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百八十七章府庫充盈

夢想島中文    大唐再起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前唐時期的兩稅,講究的是量出為入。

  其意思就是根據國家預計的支出,來規劃征稅,預算少,征稅就少,預算多,征稅就多。

  說白了,田稅是固定的,其就是授與朝廷對商稅的加征權力,所以鹽稅越來越高,這樣彈性的財政政策,很好的顧及到朝廷的開支問題,遭受苦難的就是百姓了。

  如此一來,等到了百姓被剝削的極限,就是顛覆之時。

  黃巢就是這樣來的。

  與普通的預想不同,古代的朝廷都是一群極其聰明的人,他們早就有了年度預算的準備。

  在前唐時,一般都會根據去年的財政收入,來計劃明年的支出,每一項軍政支出,都會有詳細的規劃,若是皇帝準備打仗,那么來年的征稅,就會大幅度的提升。

  所以,待秋糧入庫后,對于來年的財政預算,就得開始規劃了,這是戶部的責任,也是整個政事堂的掌控。

  比如,神武四年的軍費問題,養著三十萬大軍,屬于戶部直接支出,一年耗費錢二百三十萬貫,糧三百六十萬石。

  錢主要是給予軍隊的餉錢,以及軍隊戎裝更替、兵器更換、馬匹購買,帳篷,牛皮,牛筋等軍事物資,還有許多鍋碗瓢盆、鹽、茶、醋等日常消耗,普通的軍餉反而只占據一小部分。

  說白了,五代時期扔一把木槍,然后從上萬的炮灰中篩選幾百個精銳的做法,只是無奈中的選擇罷了,有錢的主都不會那么干。

  因為人力也是一種財富無論是種田,還負責后勤運糧,都是最大的利用,純粹充任炮灰是不值得的。

  帶兵打仗雖然是門技術活,但是,“軍事”是一個更龐大的概念。

  想要打勝仗,將軍的韜略固然重要,但是,軍隊的士氣、后勤的補給、士兵的裝備、兵團的配合以及軍令的服從度,在此提到的每一個條件都能影響到戰局,而且這些都是最能反映出戰爭真實面目的因素。

  李嘉自詡為大唐的繼承人,自然對于唐軍的許多方面進行繼承改良。

  比如,按照盛唐的標準,一伙十人的小隊伍,就得匹配六匹馱馬。

  十個士兵的物資營帳全都放在馱馬上,實在不行,就退而求其次,就弄腳力健壯的驢子。

  除此之外,小集體需要準備,帳篷、磨刀石、鐵鏟、鑿子、斧子、鉗子、行軍床、行軍鍋、韁繩、馬盂等集體工具。

  這些加在一起,沒有十幾貫錢,是擺平不了的。

  精銳部隊,所需要的橫刀、弓弩、鎧甲,更不是一個小數字。

  組建一個軍隊容易,但養一只軍隊就難了,而戰爭期間,其耗費就更重。

  二百三十萬貫的錢,其中約莫一百萬貫,都交給了軍械司,每年產出大量的鎧甲、刀劍等,數以百萬計,還要為戰爭進行預備儲存。

  糧食反而是簡單的了,大量豆油應用,以及肉食的普及,導致糧食的消耗逐步降低,比如大米,肉和油總歸是輕便運輸的。

  這也是李嘉一直要求的。

開支的第二大,則是對于官吏的俸祿。搜狗書庫  與軍隊發錢不同,所有的官吏,以及勛貴們,一律發放糧食。

  沒辦法,國家賦稅就是以糧和錢為主,而且糧占據大部分,至于一直廣泛的布帛,只是作為賞賜來用。

  由于編制的緣故,地方州縣的官吏數目是可查的,所以可以直接從夏稅中提前扣留一部分下來,作為他們的薪俸發放。

  朝廷中樞的官吏,則按月來發放,每個月由司農寺主持。

  大唐的官吏數目每年都在增加,比如之前設立的巡檢司,通判等都是獨立于州府,需要建立自己的衙門。

  這般一來,截止到神武四年,中樞文武百官,包括那些閑散官吏,總數超過一千一百多人,地方官吏則九千人,總數約一萬一千人。

  而要知道,在神武二年,也不過五千人左右,如今僅過兩年滅亡兩國,官吏就翻倍了。

  即使如此,廣大分布在十一府,每個縣的編制人員,也不過是三十人,雖然比前唐時十幾人強,但實際上來說,掌控整個縣城都有些勉強。

  經過之前的俸祿改革,廢黜了職田公廨錢等一系列雜七八拉的福利,一律歸置為俸祿,減少了其上下其手的空間。

  官祿分為五等。

  一品為一等,年入二千五百石;二品三品以二等,年俸為二千石;四品、五品以為三等,年千石;六品、七品為四等,年俸五百石;八品、九品為五等,年俸百石。

  基本上官級與俸祿是相符的,如七品的縣令,年入五百石,可以保證衣食無憂,八九品則屬于廣數,大部分的胥吏就在九品,百石雖然看起來很少,但根據其人數,不能再多了。

  這樣計算,朝廷光是百官俸祿上的支出,就有八百多萬石,折合銅錢,就是三百萬貫左右。

  與一年兩千八百萬的兩稅相比,約莫三分之一左右。

  若是計算商稅,養軍加上官俸,也僅僅占據了財政收入的兩成五左右,絕對的屬于財政優良。

  而對于北宋,李嘉根據射聲司的消息,粗略估算,其軍政耗費,占據了財政的八成,僅余的兩成,還得獎賞將校,百官,備軍,談何來興修水利。

  “咱們一年間,除去水利維修,道路休整,軍隊撫恤,以及備軍外,還能存有錢五百萬貫,糧九百萬石有余,這可真是府庫充盈,盛世之相啊!”

  李嘉非常高興,這樣多的存余,對于古代這種脆弱的社會來說,朝廷就具有極大的應對能力。

  一場水災,禍害數縣,撫恤賑災,就得耗費數十萬石糧食,長江在此時,也不過比黃河溫順些許罷了。

  有了這些錢糧,哪怕全國都有災害,李嘉依舊不懼,可以從容的進行賑災。

  宰相們自然夸贊不已,李嘉含笑以待。

  這般積蓄,不出意外,到了神武七年,起碼聚斂兩千萬貫錢,以及近三千萬石的糧食。

  哪怕三十萬大軍齊出,也能堅持一年半載。

  到時候就是趙黑子的死期。

高速文字大唐再起章節列表

夢想島中文    大唐再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