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百一十四章

夢想島中文    大唐再起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如此一來,在麓山寺后院,一個小院子中,上書房也就成立了,幾個皇子們結束了優哉游哉的幼童時代,開始進入了學習時代。

  李嘉見到幾個小人兒一臉稚嫩和好奇的臉龐,頗有些心疼:“還是年紀太小,終究是自己的骨肉,還是舍不得啊!這時候你們感到好奇,以后就不一定了!”

  “你們分別是律學、書學、算學,太學中的博士,育人這方面,你們比我在行,但有一點,皇子們如今年歲還小,我怕你們不習慣,教導他們,主要以寓教于樂,待年歲稍長一些就好了!”

  李嘉作為父親,說出最后疼愛之語。

  “臣等曉得!”王坤立馬就勝任了上書房總師傅的職位,連忙抬頭挺胸,說道:“皇子們雖天資聰穎,但教學自當適應他們的年歲,畢竟孔夫子有言,因材施教,這是我等之責!”

  “好!”李嘉拍了拍手,說道:“你們出了國子監,來到簡陋的上書房,作為皇子的師傅,我也不能虧待你們,就賞一些蜀錦和金銀與你們,改善一下伙食吧!”

  見到幾個博士立馬要拒絕,李嘉毫不猶豫地打斷他們的話:“你們在國子監,清貧的很,這些算數給予你們的補貼吧!”

  這般,幾個博士們低頭拜下。

  唐朝時期,皇子都教育一般分兩種,認真和忽視。

  其中,認真的只有對于太子,也就是詹事府,比如少師少傅等等,他們也算是有品級的官員,教育太子,是他們的職責。

  而其他皇子們學習呈隨意態度,基,就是為了杜絕其向太子爭位,不過就算如此,只要皇子們認真學,教學資源雖然不及太子,但還是可以的。

  如李嘉這般,遲遲未定太子位,自然詹事府沒有,而且他還將所有的皇子集合起來一起學習,更是混淆視聽,讓朝臣們難以抉擇。

  “陛下,幾位皇子如今已到了開蒙的年歲,只有小名而無大名,怕是不妥吧!”

  王坤瞅了一眼陷入深思中的皇帝,諫言道。

  “哦,朕得子不易,效仿民間百姓家,取賤名好養活,至今日,也是要好好的取一下了!”

  李嘉頗為尷尬,要是沒人提醒,他還真是忘了自己的幾個兒子,竟然還只有乳名而沒有大名。

  “你們下去吧,明日正式開學,先去安排一下課表吧!”

  “喏!”幾人連忙拜下。

  “你們也回母妃那里去,記住明天要上學了,要認真點知道嗎?”

  看著幾個眉清目秀的兒子,李嘉感覺他們完全繼承了自己英俊的基因,長大后定然俊朗不凡,他輕聲說道:

  “學了字,就與以后不通了,要謹記哦!”

  “兒子曉得了!”幾個小人歪著頭,樂呵呵地應下,然后被宮女宦官們牽引而去。

  李嘉這邊,則開始陷入了取名的糾結之中。

  他是個取名廢,這等難題,真是讓人煩躁。

  “來人,拿紙筆來!”李嘉喊了一聲,開始準備取名了。

  提筆,猶豫了許久,李嘉嘆了口氣。

  一個個取,著實太麻煩了,三個名字,必須吉祥有新意,難為人啊!

  “不如,取個輩分吧!”李嘉眼前一亮,瞬間就想偷懶了。

  中國人的輩分一般起源于唐宋,發揚光大于明清。

  比如此時獨眼龍李克用,號稱13太保的養子們,都以存字為輩分,親兒子李存勖,五代第一猛將李存孝等等,還有朱溫的兒子朱友圭、朱友貞、朱友文等等,可以說,輩分在此時,已經習以為常了。

  輩分這東西,是具有文化底蘊深厚的,在儒家忠孝社會環境下,人名被賦予了深刻的文化意義。

  輩分具有行輩之序和長幼之別,所以沿用至今。

  對于李嘉而言,皇帝的子嗣總是不愁妻妾的,所以繁衍生息肯定厲害,子孫后輩肯定多,如果不區別,在幾十上百個子孫中找出自己的兒子,還真不容易。

  所以,日后宗室之間,可以直接根據姓名,就可以區分輩分。

  當然,像老朱這樣,不僅為二十多個兒子各想了一套輩份,而且還提出五行更替來取名字,這著實太難為人了。

  于是,為后人貢獻了大半的元素周期表。

  李嘉想的也不多,先把自己這代的輩分想好再說吧!

  大唐再立,這是天大的好事,可以用“復”字為輩。

  好極了!!

  大兒子心哥兒,就叫李復歆(xin)。

  二兒子水哥兒,就叫李復睢(sui)。

  三兒子亮哥兒,就叫李復湸。

  果然省事又方便,我真是個天才。

  一個個取,著實太麻煩了,三個名字,必須吉祥有新意,難為人啊!

  “不如,取個輩分吧!”李嘉眼前一亮,瞬間就想偷懶了。

  中國人的輩分一般起源于唐宋,發揚光大于明清。

  比如此時獨眼龍李克用,號稱13太保的養子們,都以存字為輩分,親兒子李存勖,五代第一猛將李存孝等等,還有朱溫的兒子朱友圭、朱友貞、朱友文等等,可以說,輩分在此時,已經習以為常了。

  輩分這東西,是具有文化底蘊深厚的,在儒家忠孝社會環境下,人名被賦予了深刻的文化意義。

  輩分具有行輩之序和長幼之別,所以沿用至今。

  對于李嘉而言,皇帝的子嗣總是不愁妻妾的,所以繁衍生息肯定厲害,子孫后輩肯定多,如果不區別,在幾十上百個子孫中找出自己的兒子,還真不容易。

  所以,日后宗室之間,可以直接根據姓名,就可以區分輩分。

  當然,像老朱這樣,不僅為二十多個兒子各想了一套輩份,而且還提出五行更替來取名字,這著實太難為人了。

  于是,為后人貢獻了大半的元素周期表。

  李嘉想的也不多,先把自己這代的輩分想好再說吧!

  大唐再立,這是天大的好事,可以用“復”字為輩。

  好極了!!

  大兒子心哥兒,就叫李復歆(xin)。

  二兒子水哥兒,就叫李復睢(sui)。

  三兒子亮哥兒,就叫李復湸。

  果然省事又方便,我真是個天才。

夢想島中文    大唐再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