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三十章 如猛虎下山一般

夢想島中文    水滸逐鹿傳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趙構之所以遲遲不答應宗澤的出兵請求,其實是有他的實際難處的。

  首先,表面上趙構統領了十七萬大軍,可實際情況卻并不是這樣的。

  趙構目前真正能控制的兵馬其實并不多,甚至連三分之一都不到——這十七萬大軍中的大部分實際上是掌握在趙野、范訥、翁彥國的手中。

  而趙野、范訥、翁彥國雖然接了大元帥府的命令,名義上隸屬大元帥府,可實際上他們跟大元帥府卻有些貌合神離——趙野、范訥統領的兵馬分駐在應天府的西邊和南邊,根本不讓北邊的趙構染指,而翁彥國則干脆帶領他自己的兵馬在泗州駐扎,根本就不去應天府報道。

  像趙野、范訥、翁彥國這樣的人其實還有很多。

  這些人大多都信奉,亂世英雄出四方,有兵就是草頭王。

  這也是,今后趙構極度不信任統兵武將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些武將真是喜歡擁兵自重。

  其次,這十七萬大軍并不真正聽從趙構指揮。

  就以救援東京汴梁一事為例。

  趙構讓大家商量一下甚么時候可以出兵救援東京。

  結果:

  有人主張開戰,建議與各勤王之師約好日期,同日大進兵,與金軍鏖戰,一決勝負。

  有人反對開戰,他們認為,金軍現只控制外城城墻,尚未入城,如果現在開戰,勢必將金軍逼入城內,那樣,很可能發生屠城之禍。

  還有人認為,趙桓曾有蠟詔送來,已明確指示(金人登城不下,方議和好,可屯兵近甸,毋輕動。),現應遵守趙桓詔令,靜觀其變。

  再次,這十七萬大軍的組成很復雜——他們有的是招安而來的盜賊,有的是收攏而來的潰兵、軍賊,也有臨時組建的勤王兵與民兵。

  這樣一支雜牌軍,其軍紀與戰斗力,可想而知。

  另外,底層士兵,尤其是那些曾被金軍打敗嚇破膽的士兵,不愿意再跟金軍交戰,為此,他們甚至不惜嘩變。

  事實上,這段時間,已經有過兩次嘩變了。

  第一次,在相州時,不少亂兵不愿意跟趙構來應天府,更不愿意跟金軍開戰,所以,這些不想跟隨趙構南下的亂兵,聞聽大元帥府欲遷往應天府之后,趁天色未亮,偷偷在城北門與府衙前放火,企圖造成混亂,然后逃跑。

  幸虧張俊反應快及時將那些縱火的亂兵捉了,并將大火撲滅,然后凌遲處死了這些縱火的亂兵,才鎮壓住那次嘩變。

  大軍南下了之后,又有些不想南下的亂兵企圖搞事。

  結果,又被張俊給捉了,然后被趙構凌遲。

  軍中兩次謀亂,皆剛剛露頭,便被張俊所粉碎,張俊的敏銳洞察力與果敢魄力,由此可見一斑,這也說明,張俊并不是后世傳說的那樣無能,位列中興四將之首,也不能說是一點原因都沒有。

  其實,仔細翻翻張俊的履歷,就會發現,張俊也是從一名小兵,開始其軍旅生涯,從軍隊最基層,一步步拼搏上來的。

  讓趙構領著這樣一支大軍去跟強大的金軍一決高下,也真是考驗趙構的勇氣。

  而事實上趙構就是一個外強中干沒有勇氣的家伙。

  當然,你也可以說,趙構的政治水平高,能隱忍,會做正確的取舍。

  總之,趙構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選擇,暫不出兵,再觀望觀望,然后再做決定。

  宋軍在那邊躊躇不前,梁山軍這邊卻如猛虎下山一般,尤其是左路軍的前鋒,也就是由第一營和郭浩郭所組成的選鋒軍。

  這一萬多人馬皆是騎兵,又有攻無不克的第一營做矛頭,以至于選鋒軍就像一根長矛一般直直的插向東明縣。

  在與金軍接戰之初,選鋒軍一連挑了十八座金營,將金軍都打懵了。

  要不是韓世忠得知此事了之后,連下三道命令,不準選鋒軍再往前沖了,以選鋒軍之前的兇猛勢頭,三天就能打到汴梁城下。

  不過,這個前提是,他們不中金軍的埋伏。

  事實上,完顏宗望已經針對這一萬多選鋒軍做出了相應的部署,他們如果再像之前那樣冒進,很可能會吃一場大敗仗,要知道,完顏宗望也是百戰名將,豈能這么輕易被郭浩和楊再興擊敗?

  不過,戰爭當中是沒有如果的。

  借著左路選鋒軍最初的猛攻,左路軍只用了六天時間,就拿下了東明縣,然后劍指汴梁城。

  順便說一句,在東明縣,韓世忠將之前一直猛沖的第一營撤了下來(楊再興不服,找韓世忠理論,韓世忠表示自己實在是無法駕馭第一營這柄利刃,于是干脆將第一營還給李衍。),只留郭浩部擔任選鋒,之后繼續向前推進——小心向前推進。

  與左路軍這邊快速推進到了東明縣不同,右路軍那里,劉锜實施的是穩扎穩打的打法,所過之處,必定將所遇到的金軍,全部都清理干凈,然后再往前推進,絕不給金軍任何破綻。

  因此,右路軍的行軍速度要慢上一些。

  與右路軍交手的是完顏宗翰。

  見右路軍打得如此穩健,完顏宗翰頓生大敵之感。

  因此,完顏宗翰一邊控制軍隊穩步往后撤、一邊準備跟右路軍進行決戰,準備一舉擊敗右路軍。

  完顏宗翰不僅是西路軍主帥,還是金軍的統帥,所以,完顏宗翰的目光不能只盯著梁山右路軍,還得看目前的全面形勢。

  一看之下,完顏宗翰頓感不妙。

  如今金軍所面臨的形勢是,北邊和東邊是梁山大軍,南邊是宋國大元帥府的三十萬大軍(大元帥府自稱的,實際只有十七萬),西邊是范致虛所率領的二十萬大宋西軍(實際上只有十萬)。

  這么一看,金軍的形勢極為惡劣,被數十萬大軍所包圍,其中更是有十幾萬南征北戰無敗績的梁山軍。

  這種情況下,哪怕狂妄如完顏宗翰,也不禁有些慌了。

  另外,自從八月出兵以來,金軍已經征戰近半年了。

  雖然連戰連捷讓金軍上下的氣勢還都不錯,可無論將帥還是士兵,無論精神還是體力,金軍上下都深感疲憊,都需要休整。

  這其中又以東路軍統帥完顏宗望最為疲憊——完顏宗望的疲憊不僅僅是因為這些年一直連連征戰,還因為好色的他,這幾年,尤其是這兩次南下,夜夜笙歌,身體嚴重透支。

  所以,完顏宗翰不敢也不想再在東京待下去了。

  基于此,在趙桓因為怕死而閉著眼睛簽署了金人單方面制定的不平等條約之后,完顏宗翰立即給汴梁城中的人下了最后通牒。

  換而言之,金軍準備撤軍了…

夢想島中文    水滸逐鹿傳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