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七十八章 忠奸人

夢想島中文    水滸逐鹿傳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完顏宗翰嚴戒部伍,整肅器甲,率西路軍一路小心翼翼的向代州挺進。

  在完顏宗翰看來,此番他們西路軍必然要有幾場硬仗打,完顏宗翰甚至跟副帥完顏希尹和耶律余睹說:“今日至代州,與南軍必有數戰,不可能一帆風順,你們要有心里準備。”

  然而,讓完顏宗翰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竟然一路勢如破竹,根本就沒有碰到多少抵抗。

  在朔州的時候,守將孫翊忠而勇,帶大軍出城與金軍決戰,結果他前腳剛出城,后腳漢兒們就開城投降了。

  金軍到了武州,漢兒亦為內應,武州也毫不費勁的被金軍占領。

  僅三天時間,完顏宗翰就率領西路軍來到了代州城下。

  代州也稱雁門郡,北拒雁門,山河之險,號稱據高負險、憑山控水、地形完固。

  完顏宗翰以為,到了這里,應該打一場大仗了。

  可讓完顏宗翰怎么都沒想到的是,代州的漢兒們竟然將代州的守將也就是義勝軍統帥李嗣本擒獲,然后直接開城投降。

  這些漢兒到底是甚么人?怎么紛紛投降?

  其實,他們就是義勝軍,由燕云漢人組成的義勝軍。

  義勝軍是由譚稹招募的,組建這支軍隊的本來目的是,固防和牽制常勝軍。

  可宋人當面以番人來辱罵這些燕云漢人,視其非我族類,這使得燕云漢人無法在宋人那里找到歸屬感。

  可以說,這些燕云漢人之所以叛變,與宋人對他們很不信任有很大關聯,這是宋人一貫歧視他們所產生的惡果。

  另外,宋國從李衍手上得到燕云之后,實行的政策,讓大宋失去了燕地漢人的民心。

  蔡靖妻弟許采,在反思宋國治理燕山之教訓時指出,其失燕人之心者三:一換官,二授田,三鹽法。換官失士人心,授田失百姓心,鹽法并失士人百姓心。

  換官,表面上看是在重用那些漢人官員,其實是對他們不信任,不敢讓他們繼續在原處為官,這樣做的后果,就是大失原遼國漢人官員之心,有些響應宋朝號召赴朝廷換官者,后來也都越境而逃,如趙公嚴、趙公倫、姚企望等人。

  授田,即將燕人的田地給常勝軍,后來燕人來,無田無產,不少富裕之人,淪為上街乞討。

  鹽法,則是指宋朝在燕山地區推行的經濟方面的失敗之舉李衍控制燕云的時候,燕云地區沒有稅收,鹽一元兩百斤,就是遼國后期,燕云地區的稅收也不嚴重,一貫錢得鹽一百二十斤,結果到了宋國控制燕云地區的時候,宋國的掌權者不考慮實際情況,在燕山地區大行和內地價格一樣甚至更高的官鹽制度,每斤鹽二百五十文甚至二百八十文,讓燕人吃不起鹽。

  加上,自從宋國從李衍手上接過燕云之后,燕云地區,尤其是云地的漢人,一下子就從天堂掉到了地獄,后來甚至易子而食。

  這讓漢兒們既無限想念水泊梁山的統治,又恨死了宋國,認為宋國別說跟水泊梁山相比,就是跟金國相比,都不如。

  所以,金軍一到,各地漢兒紛紛開城投降。

  金軍占領代州后繼續南下。

  幾日后,金軍便兵至忻州。

  忻州也是戰略要地,自古便有“晉北鎖鑰”之稱。

  忻州知府名叫賀權,也是一個軟骨頭,見金軍勢眾,似不可抵擋,于是放棄抵抗,開門投降。

  完顏宗翰大喜,下令,兵不入城,皆在城外扎營休整。

  金軍的下一個目標是石嶺關。

  石嶺關又稱“白皮關”、“石嶺鎮”,位于太原北面,是云中通往太原的必經之地。

  此關,地勢險峻,嶺橫東西,路縱南北,扼守著太原通往忻、代、云、朔之要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面對金軍長驅直入之咄咄攻勢,張孝純很焦急,他急切地謀求守此險關之人。

  這時,有人向張孝純推薦冀景,說冀景可以守關。

  冀景征剿過田虎、王慶、方臘,第二次北伐收復燕京時他曾擔任過選鋒將官,富有實戰經驗。

  從履歷上來看,冀景的確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張孝純于是命冀景前往石嶺關守關。

  可冀景卻以兵力不足為由推辭不去。

  張孝純無奈,只得命王宗尹統領官兵敢勇隨冀景前往石嶺關,同時又命歸朝人耿守忠率八千義勝軍助之。

  冀景見此,才不得不前往石嶺關。

  不過,冀景對耿守忠很不信任,因為耿守忠是一名漢兒,是遼國降將,是義勝軍的副帥。

  冀景因此令耿守忠擔任選鋒,走在大軍最前面他擔心耿守忠偷襲他。

  耿守忠行至忻口,突然返,對冀景說:“守忠所部盡是步軍,若借得敢勇家軍馬,則金不能至關。”

  冀景于是下令,讓敢勇軍暫且借一部分軍馬給耿守忠。

  耿守忠卻想要一半敢勇軍,認為非如此,不能抵御金軍。

  冀景感覺耿守忠行為異常,似乎有叛變之心,于是率領親隨人等棄關潛遁。

  耿守忠率軍來到石嶺關,果然敗而獻之。

  冀景聞聽耿守忠叛變投敵,不敢到太原,逃去了汾州。

  石嶺關作為太原以北最后一道天然屏障與重要關口,就這樣輕易丟失了,于是,金軍如入無人之境,直至太原。

  完顏宗翰知道宋軍的戰斗力比較差,但沒想到竟如此不堪一擊。

  從此,完顏宗翰逐漸萌生了顛覆宋朝政權的想法。

  其實,在入侵之初,金軍并沒有兩路大軍會師東京,滅亡宋朝的戰略計劃,其作戰目標只是占領燕山地區與山西之地,他們打出的旗號是以大河(黃河)為界,劃河而治。

  當然,也不是說,宋國就沒有仗節死難之臣。

  文有吏部員外郎傅察。

  武有武義郎奏差代州西路都巡檢使李翼和折家的折可與。

  都是有氣節之臣,與國仗節死難。

  前者,不顧完顏宗望威逼利誘,據不投降,據不跪拜完顏宗望,慷慨赴死。

  時人為其賦詩一首,題目叫“吏部員外郎傅公”:貪胡寒盟,兵忽逾塞。公持漢節,迓客于界。控弦琰來,草木震駭。胡雛桀傲,自矜強大。公誓不慴,有死無拜。殺身成仁,播美千載。

  又有人贊曰:方賊之始至也,事出意表,莫不錯愕失措,望風竄伏,公獨雍容,不憚一死,以為忠義之倡,可不紀哉?

  后者,率軍與敵血戰死守崞縣,后因漢兒崔忠叛變而失城,寧死不降。

  在崞縣縣城被金軍攻陷的前一天,李翼就已經做好了以身殉國的思想準備,他以四事囑其子李宗周說:“若城破,我不能茍活順從金人。聽說代州史安撫已突圍,戰役將官辛漸罵賊而自刎,此乃我輩楷模。我死以后,你要想辦法歸鄉里,將我之死訴于朝廷,使我死節不泯,則后世會說我乃有宋之忠臣,而你則為孝子矣。他日朝廷推恩,可讓你伯父遺孤受之。你繼母攜重貲嫁給我剛剛幾個月,我以國事為重,豈能顧戀她?我死后,你當侍奉她如同親母。假設你們都不幸陷敵,你也不要背棄她。我死后,如果你能返故里,則將我骨營葬于先垅,使得我死后能侍奉先人于九泉,死復何恨!”

  李翼和折可與被俘后,完顏宗翰和完顏希尹多次派人對他二人好語相勸,可二人不僅不降,還大罵完顏宗翰和完顏希尹。

  李翼道:“我乃南朝臣子,因奸賊內應,致使城破被擒,殺則任殺,豈肯拜汝番狗耶?”

  翻譯佩服李翼氣節,婉轉翻譯給完顏宗翰和完顏希尹,想保全李翼一命。

  可李翼并不領情,道:“今不幸被番狗搶辱,我豈是茍生者!”

  折可與也大聲說道:“我八十年世守之家,怎肯負國敗壞家聲,無知畜類,不若亟殺我!”

  金人惱怒李翼和折可與辱罵,一擁而上棒揍李翼和折可與,李翼的前額被棍棒擊傷,折可與則被打壞了一只眼,可他們仍然罵個不停。

  完顏宗翰嘆李翼和折可與守節,又派人諄諄告諭說:“汝等本皆合死,念汝等忠義,姑欲全貸,尚敢肆惡言罵,辱尊貴大人。”

  李翼答說:“我輩若手有寸刃,當殺爾,豈特罵耶?”

  金人知道李翼和折可與最終是不會屈服的,于是用馬車載著他們來到崞縣城里,巡行示眾。

  剛入城不久,走在大街上,李翼忽然看見了獻城的漢兒崔忠,隨即對崔忠大罵不已!

  崔忠羞愧地無言以對,掩面逃走。

  被害之時,李翼向看守的金兵提出一個請求:“冀少緩,倘得南面望拜,死無所恨!”

  金兵不答應。

  李翼于是轉頭朝南,大聲呼道:“官家啊,官家啊,臣力弱,不能翦滅此賊,以報國恩!”,悲愴之聲,至死方絕。

  【uu小說】站,让你体验更新最新最快的章节小說,所有小說秒更新。

夢想島中文    水滸逐鹿傳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