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七十一章 宋江死水滸結

夢想島中文    水滸逐鹿傳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宣和五年,二龍軍隨童貫和蔡攸凱旋。

  歷數往日之功后,脅迫衙內軍斷后的宋江,被趙佶加授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

  吳用授武勝軍承宣使。

  戴宗授兗州府都統制。

  李逵授鎮江潤州都統制。

  黃信授武奕郎兼諸路都統領,仍任青州。

  其余二龍軍的幸存人員皆有封賞。

  可以說,宋江和二龍軍的人,終于得到了他們想要得到的。

  就是代價太大了一些。

  從北到南,又從南到北,二龍軍最早的一百單八將,如今只剩五個,中途招降的將領全部戰死。

  宋軍雖然連敗兩場大仗,可未有一支軍隊像二龍軍這樣戰損這么大。

  也正是因為如此,趙佶才對剩下的宋江等人大加封賞,準備重用。

  連年征戰,宋江也累了,受賞之后,便向趙佶請了圣旨,回鄉省親。

  趙佶準了。

  數日之后,宋江帶著二百隨行軍健,挑擔御物、行李、衣裝、賞賜,離了東京,衣錦還鄉,回歸故里山東鄆城縣宋家村。

  鄉中故舊父老親戚,都來迎接宋江,回到莊上。

  可惜老父宋太公已死,兄弟宋清也亡,家早已不是原來的家了。

  宋江來到宋老太公的墳前,痛哭傷感,不勝哀戚。

  宋家在鄆城的名聲極好,宋江后來又受了招安,因此,雖然多年未歸,莊院田產,家私什物,皆如舊時。

  昔日州縣官僚,探望不絕。

  在莊上住了數月之后,宋江擔心趙佶怪罪他,因此,設了一場大宴,請當村鄉尊父老,飲宴酌杯,以敘闊別之情。

  次日,宋江便啟程回京。

  宋江一回到京中,神行太保戴宗便來探望宋江。

  二人坐間閑話。

  戴宗道:“小弟已蒙圣恩,除授兗州都統制。今情愿納下官誥,去廟里陪堂求閑,過了此生。”

  宋江不解道:“賢弟何故行此念頭?”

  戴宗道:“前些日子,小弟夜里夢見崔府君勾喚,因此發了這片善心。”

  宋江道:“既是崔府君召賢弟,為兄也不好阻攔。”

  自此相別之后,戴宗納還了官誥,去到泰安州一處廟里,陪堂出家,每日殷勤奉祀圣帝香火,虔誠無忽。

  數月之后,戴宗大笑而終。

  宋江聽后默然不語。

  不久,宋江到楚州為安撫,兼管總領兵馬。

  到任之后,宋江惜軍愛民,百姓敬之如父母,軍校仰之若神明,訟庭肅然,六事俱備,人心既服,軍民欽敬。

  時間匆匆如流水。

  轉眼間,一年多過去了。

  這天,宋江忽聽得朝廷降賜御酒到來,與眾出郭迎接。

  入到公廨,開讀圣旨已罷,天使捧過御酒,教宋江飲畢。

  宋江亦將御酒回勸天使,天使推稱自來不會飲酒。

  御酒宴罷,天使回京。

  宋江備禮,饋送天使,天使不受而去。

  宋江自飲過御酒之后,感覺肚腹疼痛,心中疑慮,然后想到自己定是被下藥在酒里。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兩年前,宋江挾衙內軍共同對敵,李逵更是一斧砍了高衙內的狗頭,得罪自高俅以下無數達官權貴。

  當時,國家大事頻發,趙佶焦頭爛額,而宋江脅迫衙內軍一同應敵又無錯有功,高俅等人自然不敢動手中有數千軍馬的宋江。

  如今,宋江手上已經沒有多少軍馬,立功一事又過去兩年,關鍵是,大宋這兩年,暴民四起,京中早有風聲,宋江會復起裹民暴動,自立為王。

  也正是因為聽到了這些風聲,這兩年宋江一直老老實實的在楚州治軍治民,想要造福一方。

  可惜!

  高俅等人最終還是沒有放過他!

  宋江嘆曰:“我自幼學儒,長而通吏,不幸失身于罪人,并不曾行半點異心之事。今日天子輕聽讒佞,賜我藥酒,得罪何辜。我死不爭,只有李逵現在潤州都統制,他若聞知朝廷行此奸弊,必然再去哨聚山林,把我等一世清名忠義之事壞了。”

  宋江因此心生一計,然后連夜使人往潤州喚取李逵星夜到楚州,說有要事相商。

  且說李逵自到潤州為都統制之后,好不痛快,只能終日飲酒、賭錢打發時間。

  聽得宋江差人來請他,李逵道:“哥哥取我,必有要事。”,便連夜去了楚州。

  李逵來到楚州拜罷宋江,宋江道:“兄弟,自從分散之后,日夜想念眾人。吳用軍師武勝軍和黃信兄弟青州遠,難以前來,只有兄弟在潤州鎮江較近,特請你來商量一件大事。”

  李逵道:“哥哥,甚么大事?”

  宋江道:“你且飲酒!”

  宋江請李逵進后廳,現成杯盤,隨即管待李逵酒食。

  將至半酣,宋江才道:“賢弟不知,我聽得朝廷差人赍藥酒前來,賜與我吃。這該如何是好?”

  李逵大叫一聲,道:“哥哥,咱們反了罷!”

  宋江道:“軍馬盡都沒了,兄弟們又各自分散,如何反得成?”

  李逵道:“我鎮江有三千軍馬,哥哥這里楚州軍馬,盡點起來,并這百姓,足可湊出萬余大軍,如今天下大亂,有這萬余大軍做基,我等同弟,天下盡可快活,強似在這奸臣們手下受氣!”

  宋江聽罷,暗道:“我做對了。”

  原來,那接風酒內,已下了毒藥。

  李逵追問道:“哥哥幾時起義兵,我那里也起軍來接應。”

  宋江道:“兄弟,你休要怪我。前日朝廷差天使,賜藥酒與我服了,死在旦夕。我為人一世,只主張‘忠義’二字,不肯半點欺心。今日朝廷賜死無辜,寧可朝廷負我,我忠心不負朝廷。我死之后,恐你造反,壞了我等忠義之名。因此,將你請來,相見一面。你喝下的酒中,我已下了毒藥。你我兄弟一道去了吧。”

  李逵見說,垂淚道:“罷,罷,罷!生時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個小鬼!”

  聽了李逵之言,宋江含淚而終。

  稍后,李逵跪死在宋江身前。

  武勝軍承宣使軍師吳用,忽一日,心情恍惚,寢寐不安。

  至夜,吳用突然夢見宋江、李逵二人,扯住衣服,說道:“軍師,我等以忠義為主,替天行道,于心不曾負了天子。軍師若想舊日之交情,可到墳塋親來看視一遭。”

  吳用剛想細問,就醒了過來,原來是南柯一夢。

  吳用淚如雨下,次日,便收拾行李,徑往楚州而去。

  吳用到了楚州,才得知宋江和李逵已于數日前被毒酒毒死。

  吳用稍稍一想,便知個中緣由。

  尋到墳塋,吳用置祭宋公明、李逵,然后以手摑其墳冢,哭道:“仁兄英靈不昧,乞為昭鑒。吳用是一村中學究,始隨晁蓋,后遇仁兄,救護一命,坐享榮華。到今數十余載,皆賴兄之德。今日既為國家而死,托夢顯靈與我,兄弟無以報答,愿得將此良夢,與仁兄同會于九泉之下。”

  言罷,自縊于一旁的槐樹之下。

  楚州百姓,感念宋江仁德,忠義兩全,又見吳用義氣,遂在宋江墳旁為吳用堆了座新墳。

  月后之后,黃信獨自來祭拜宋江、李逵、吳用,在三人墳前大醉了一場。

  酒醒之后,黃信回到青州,掛印離去,然后去了膠州半島,之后輾轉去了漢城。

  原來,黃信就是水泊梁山在宋江身邊埋下的那根釘子。

  有絕句一首:

  天罡盡已歸天界,地煞還應入地中。

  千古為神皆廟食,萬年青史播英雄。

  史官有唐律二首哀挽,

  詩曰:

  莫把行藏怨老天,韓彭赤族已堪憐。

  一心報國摧鋒日,百戰擒遼破臘年。

  煞曜罡星今已矣,讒臣賊子尚依然!

  早知鴆毒埋黃壤,學取鴟夷范蠡船。

  又詩:

  生當鼎食死封侯,男子生平志已酬。

  鐵馬夜嘶山月曉,玄猿秋嘯暮云稠。

  不須出處求真跡,卻喜忠良作話頭。

  千古豪杰埋玉地,落花啼鳥總關愁。

夢想島中文    水滸逐鹿傳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