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零四章 提前慶祝勝利

夢想島中文    水滸逐鹿傳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得知郭藥師和常勝軍投降,趙佶君臣興奮不已!

  翰林學士承旨尚書右丞李邦彥對趙佶說:“官家連得易、涿二州,打破燕京城前的最后一道屏障,是一件大喜事,臣建議設宴相慶。”

  李邦彥外表俊爽,美風姿,出身于一個銀匠世家,因此從小熟悉市井社會,唱戲作歌填詞踢球都很內行,尤其擅長踢球,與趙佶、高俅同屬一流球員,因而得到趙佶寵幸。

  另外,李邦彥與蔡攸關系不錯,但與王黼不和,他與王黼時常爭寵,兩人經常明爭暗斗。

  趙佶接受了李邦彥的提議,命內侍童師禮去延福宮安排曲宴。

  君臣們一起相聚,飲酒屬對,填詞作詩,唱歌演戲,尋歡作樂——在北宋是一件常事。

  當然,趙佶似乎更加突出,也更加熱衷——因為趙佶喜歡舞文弄墨,身上有文人氣息,他與王黼、蔡攸、李邦彥等大臣,私下里交往比較隨便,甚至都不用行君臣之禮。

  這天中午,趙佶在延福宮睿謨殿設宴招待大臣。

  參加宴會的大臣有,宰相王黼、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內侍梁師成、中書侍郎張邦昌、尚書左丞王安中、翰林學士承旨尚書右丞李邦彥、中書門下侍郎白時中等。

  殿外高竹崇檜,林木蓊郁,殿內觥籌交錯,歡聲笑語。

  御宴所用之器皿,瑰麗無比,光彩照人。

  美酒加佳肴,韶樂配美女,香氣四溢,猶如天境。

  君臣歡聚一堂,其樂融融。

  酒過五巡,趙佶忽然產生了藝術沖動,他起身說:“朕忽然想揮毫作書一幅。”

  眾臣興高采烈,前呼后擁著趙佶沿著一條花徑前往保和殿。

  保和殿里珍藏著數不清的寶玩、古鼎、彝器和玉器,還有大量儒家經典諸子百家的著作,以及道家金柜玉笈之書,這全都是趙佶從全國各地收集而來的。

  來到保和殿,趙佶鋪開宣紙,提筆凝神,屏氣片刻,然后突然下筆,接著龍飛鳳舞起來,洋洋灑灑的一篇巨幅千字文竟然一氣呵成。

  眾臣看之無不詫異無比——趙佶這次一反常態,不寫他擅長的瘦金體,而是大書狂草,這令眾臣大開眼界!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眾臣望著這幅長達十一米的描金云龍之作,紛紛贊不絕口。

  王黼說:“官家的草書,就像那騰猿過樹,逸虬得水,舒展自如,氣勢宏偉。”

  李邦彥說:“官家的草書,或連或斷,既像綻開的春花,又像散亂的珠玉。”

  張邦昌說:“官家的草書,更像是飛鳥出林,驚蛇入草。”

  白時中說:“官家的草書,像翠松臥高嶺,奇石立鴻溝。”

  王安中說:“官家這幅狂草,跌宕起伏,變幻多姿,恰似行云流水,又似電閃雷鳴,藝術水平已遠遠超出唐代的張旭和懷素。”

  梁師成朝眾臣掃了一眼,說:“你們呀,都只看到些皮毛,沒看出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含義。”

  眾臣望著梁師成,等著他繼續說下去。

  梁師成見之,洋洋自得地接著說:“你們看,縱觀全書,飛動若虎踞龍騰,飄然若風云際會,汪洋恣肆,氣貫長虹,難道你們沒體會出一種勝利的喜悅?”

  眾臣一聽,恍然大悟。

  趙佶點點頭,對梁師成的評價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十月十三日,蕭普賢女的稱蕃奏表送達東京。

  趙佶閱后更高興!

  他立即召集王黼等大臣來崇政殿,研究處理辦法。

  大臣們對此的意見很不一致。

  王黼認為,蕭普賢女只是納款稱臣,這不能接受,必須納土才行。

  李邦彥則認為可以接受,他的理由是,契丹能夠納款稱臣,這已經是一個歷史性的勝利,納土又能怎樣,燕地民族眾多,管理繁瑣,如果朝廷直接去接管,說不定還要倒貼,將成為一個沉重的負擔。

  王安忠贊成王黼的觀點,他認為,契丹不納土就予以駁回,大軍應繼續北上,因為收復燕京,并不全是為了經濟利益,還有邊防軍事利益,以及重要的政治意義。

  他們爭論了很久,誰也說服不了誰。

  最后,趙佶采納了王黼和王安中的建議,決定駁回蕭普賢女的上表。

  蕭普賢女上表求稱蕃這件事,在朝廷震動很大,對于宋朝來說,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歷史性的勝利成果。

  太宰王黼率百官上表稱賀,表曰:

  制軍命將,用申中夏之威,取亂侮亡,遂復全燕之地,盛超振古,喜溢綿區。臣聞舜肇十二州,始別冀都之壤,周建八百國,首疏召奭之封,當天津析木之交,實上谷廣陽之勝,形勢有金湯之險,膏腴號陸海之饒,石晉不納契丹,始大割土地,而失金河之險…

  恭惟皇帝陛下,性備堯仁,智兼湯勇,誕敷文德,同四海之車書,肅將天威,辟三王之境土,凡此濯征之策,仰系獨斷之神,料纖悉於九重,契幾微於萬里,神祗效職,天地合符,亟臻復古之勛,仰快在天之憤,受端闈之獻,方陳希闊之儀,增輿地之圖,更闡文明之化…

  從這份奏表可以看出,王黼的確是竭盡阿諛之能。

  趙佶也有些飄飄然,他下詔回應道:

  朕嗣纂丕圖,日新庶政,思加大信,式協萬邦,每敦鄰國之歡,用遵帶礪之約,豈意蕃族自叛宗盟,命帥出師巡邊…

  燕民效順,束身請命以來歸,將盡復燕云之故疆,聊共成祖考之昔志,君臣有慶,中外交歡,成此膚功,賴予良弼,丕揚偉績,實系嘉謀…

  隨后,趙佶連續發布了四道手詔。

  一、改燕京為燕山府,并賜涿州、易州等八州新名。

  二、賜新收復州縣曲赦。

  三、蠲除科率,即免除新收復州縣的各種苛捐雜稅,對貧乏饑餓之民,以官粟賑濟,勿使百姓流離失所。

  四、甄擢賢才,對于新收復各州縣,那些懷才抱藝,湮沒在民間的各類人才,或者素被鄉里所推薦而沒有試用者,還有那些因忠直而得罪權貴或者被權貴排斥者,以及因失誤而獲罪的官員,都要加以甄別擢用。

  朝廷安排快馬將趙佶的手詔送達雄州河北宣撫司。

  接到趙佶的手詔,蔡攸親自來到驛站對遼使說:“我們已接到詔書,對你們稱臣納款不予接受,除非是你們納土,否則免談,現在請你們馬上離境。”

  蕭容大吃一驚!

  韓昉則苦口婆心道:“若大遼不存在了,將來你們必然會被女真和李衍所擾,唇亡齒寒!”

  蔡攸不聽,轉身離去。

  韓昉站在庭院中大聲說道:“遼宋已結好百年,誓書具在,汝能欺國,獨能欺天耶?”

夢想島中文    水滸逐鹿傳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