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四十四章 無尖不商

夢想島中文    水滸逐鹿傳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濟州府尹之所以能夠揚名水滸,為李衍所知,并非是因為其能力出眾,官德高尚,而是在于其在辦案過程當中有過令人瞠目結舌的匪夷所思之舉,也就是他往何濤臉上刺下“迭配…州”字樣空著甚處州名一奇葩事。

  在李衍看來,斥責屬下本無可厚非,但對部屬行如此辱沒人格的卑劣之舉就只能凸顯他的蠻橫與粗暴了。

  何濤乃是三都緝捕使臣,負責一州之刑偵事宜,亦屬當地實權人物,他對何濤尚且如此殘暴,對于尋常百姓又豈會“柔情似水”“愛民如子”?

  如此殘暴無禮、極具侮辱性的統治方式,焉能不激起百姓的群情激憤?

  李衍打得可是替天行道的大旗,怎會放過這樣的人?怎么會不對他進行公審?

  其實以上全都是借口。

  李衍之所以要公審濟州府尹,真正的原因是:

  打破了濟州城,李衍等人做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清點庫房,看看此役能有多少收獲。

  結果,李衍大怒!

  堂堂一府之地,竟然只有二十二萬五千五百四十二貫存銀!

  不僅錢少,就連糧食都不到二十萬石!

  就算不算其它地區,僅濟州城內,就十幾萬人口!

  按照水泊梁山以往的慣例,所替天行道之地,每人都分兩石糧食,這點糧食都不夠給濟州城內的人分的!

  由于濟水與梁山泊相通,地處梁山泊的巨野就成了水運交通和戰略地位至關重要的地區,進而漕運大興,設在巨野的濟州,也就成了京東西路最發達的城市之一。

  如此發達的城市,怎么可能只有這么一點點錢糧?

  李衍當即下令對濟州府尹進行公審!

  梁山軍進城了之后,對百姓可以說是秋毫無犯,而且公買公賣,與盛傳的一模一樣,讓濟州城里的百姓全都放下心來。

  而水泊梁山的公審可是有口皆碑的,濟州誰不知道在水泊梁山的公審上能報大仇,而且還不用擔心被報復?

  最重要的是,積極跟水泊梁山互動,每人都有兩石糧食拿,兩石糧食可是一個人半年的口糧,如何能不積極爭取?

  因此,一聽說,水泊梁山要搞公審大會,而且第一個公審的還是濟州府最大的府尹相公,頓時就涌來了幾萬來看熱鬧的人。

  基于觀看公審的人數眾多,李衍公審弄到了府衙門口。

  坐在府尹椅子上的李衍,一拍驚堂木,朗聲道:“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現在我梁山泊公審濟州府尹,誰有冤情,速速說來,遲則大仇難報!”

  李衍以為此次公審也會跟以前的公審一樣,開頭難,然后慢慢引導,民眾才會積極踴躍!

  哪成想,李衍的話音一落,就有一個四旬左右的不凡男子分開眾人上得前來,然后行禮道:“稟報大王,小人有冤情!”

  李衍問:“你有何冤情?”

  那人道:“小人姓蘇,名長官,乃是本地米商會會首…”

  一聽這個蘇長官的身份,李衍不禁一皺眉!

  在李衍的印象當中,米商好像沒有一個是好東西。

  不過這次李衍錯了。

  這個蘇長官還真就是一個例外。

  此時買米以升斗作量器,故有“升斗小民”之說。

  蘇長官最早是在一個小村中賣米,從那時開始,他在量米時就會以一把紅木戒尺削平升斗內隆起的米,以保證分量準足,銀貨兩訖成交了之后,他又會另外在米筐里氽點米加在米斗上,如是已抹平的米表面便會鼓成一撮“尖頭”,盡量讓利,這也就是后世所說的“無尖不商”。

  當然,到了后世,“無尖不商”這個詞變壞,成了“無奸不商”。

  除了賣米時多給一些,蘇長官還對銷售過程進行記錄,記錄下客戶的飲食習慣、訂貨周期和供貨的最好時機,并且在他們那個村子里面進行了包含如下問題的市場調查:家庭中的人口數量;每天大米的消費量是多少碗;家中存量的糧崗容量大小。

  針對市場調查,蘇長官采取了兩個措施:免費送貨上門;定期將客戶家中的米缸添滿。

  例如:一個五口之家,三個大人,兩個小孩,每個大人要吃兩碗大米,小孩一碗,這樣,這個家庭一天大米消耗量為八碗,該家庭米缸容量是一百二十碗,這樣接近一袋大米,一缸米可以消費十五天,于是他決定每十五天為這個家庭送一袋大米。

  讓利于民,再通過建立這樣極有價值的記錄和推出的新服務(送貨上門,定期補貨),蘇長官的米店和客戶建立起了廣泛且深入的關系,先是與他的老客戶,然后逐步擴展到其它的村民,他的米店不斷的擴大,米店的生意蒸蒸日上,在他三十幾歲的時候,他就成為濟州有名的米商,后來更是成為濟州米商會的會首。

  不過這一切全都被濟州府尹斷送了。

  蘇長官一臉恨意的看著府尹繼續道:“自打他上任了之后,他和他弟兄用盡手段打壓我們米商,霸占我們的米鋪,現在濟州城中九成以上的米鋪都是他家的,濟州府其它地方的米鋪也有七成是他家的,讓我們米商全都沒有了活路,而且,他們弟兄不僅欺行,還霸市,他家米鋪賣的米,向來缺斤短兩,且以次充好,濟州百姓敢怒不敢言,求大王為我們主持公道!”

  沒等李衍說話,府尹就跳腳道:“蘇長官,你別含血噴人,不能因為本府與那周生同姓認識,就栽贓本府和周生是弟兄!”

  李衍看了看虛張聲勢的府尹,然后沖蘇長官道:“我梁山泊從不會放過一個壞人,同樣的,也從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你告府尹,可有證據?”

  蘇長官道:“滿城百姓皆是證據,大王只要派人查一查,必能查出小人所言是實是虛,另外三里渡那里有一片可裝五百萬石糧食的糧倉,大王派人過去一查便知官倉中為何沒有多少糧食!”

夢想島中文    水滸逐鹿傳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