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隆慶帝看來,顧湛還是那個顧湛。
會逗他開心,會討好賣乖,既然不過分諂媚巴結,又可以讓他暖心。
甚至他見到顧湛就覺得愉悅,這是朝臣以及后宮的妃嬪所不能給予隆慶帝的。
當皇帝這么多年,見過形形色色的臣子,他也曾同陸恒交心過,可他們都不如顧湛。
顧湛坦誠又小人,嬌縱蠻橫卻又心存正道,貪婪好色卻尚存一絲正氣。
沒有正道,不存正氣,顧湛在梅縣同李縣令面前做不出那樣的決定。
隆慶帝無法說出當聽到這兩樁事的心情,既欣慰又憂傷。
欣慰于顧湛的成長,憂傷于是他讓顧湛遭遇到了危險。
事后,隆慶帝仔細琢磨一番,覺得對顧湛似有對陸錚的感情!
雖然沒有那么重,這個認知讓隆慶帝嚇了一跳。
他從不想把顧湛當兒子養的。
可顧湛就是有那個本事,讓喜愛他的人舍不得委屈了他,甚至不由自主的維護他荒誕幸福的紈绔子弟生活。
隆慶帝對冊封顧湛為世襲永樂侯便沒那么多抵觸了。
這很好呢。
顧瑤同陸錚顧瑾一直有聯系,因此聽到太監宣旨冊封永樂侯世襲爵位,賞賜丹書鐵券時,她面帶驚心,內心并不意外。
唯一擔心是三哥會不會被世子這個爵位給毀了。
何大人等人雖然也知道世襲永樂侯,可聽到圣旨,見到隆慶帝帝手中的丹書鐵券,心頭難免又有幾分嫉妒。
在這一刻,何大人更是化身為檸檬精。
哪怕有未來女婿是世子爺的甜都無法沖淡顧四爺帶給他的酸兒。
何況何大人擔心顧四爺看不透世襲侯爺的得失,萬一他歡天喜地接受,甚至請封顧瑾為世子的話?
何大人眼睛一直眨著,有點擔心顧四爺了。
“顧湛,過來接下丹書鐵券,以后顧家會與國同戚。”
顧湛沒有露出狂喜,反而抹起了眼淚。
隆慶帝捏著丹書鐵券,問道:“你這是喜極而泣?”
“歡喜是真歡喜,畢竟是陛下給臣的厚恩,可是臣…”
顧四爺眨著泛淚的眸子反問:“在臣面前擺了兩道菜,一個粉蒸排骨,一道西湖醋魚,都是香甜可口,臣不知道該怎么選?”
隆慶帝:“…”
“到底是哪個王八羔子看臣不順眼?竟然讓陛下冊封臣為世襲永樂侯?這不是故意讓臣為難嗎?”
王八羔子何大人咬著后槽牙。
另一只背后推動的王八羔子陸錚站在御書房門外,遲遲不敢進去。
顧四爺反應真快,陸錚本打算等顧四爺接旨后,在顧四爺歡天喜地回府,由顧清說清楚真相,顧四爺為難時,他再過去幫忙顧四爺解決難題。
然后他再順便說定下婚期的事,如此一來,顧四爺也不好再說留顧瑤兩年的話了。
陸錚的算盤打得很好,可是他面對得是從來不在常規之下的顧四爺。
御書房內,顧四爺著急揪著胡子,突然他想到顧瑤曾經說過的話,小孩子才做選擇,成熟人該是都要的。
顧四爺自認是成熟理智的人。
他直接滾到隆慶帝身邊。
隆慶帝預感到不好,還沒來得急收回的大腿被顧湛抱住了。
“你…”
顧湛的眼淚一顆顆滾落,莫入隆慶帝的龍袍。
他又該換龍袍了。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臣特別感激陛下,您對臣太好了,不僅保證臣一世永樂,還讓臣的兒子也能一世富貴,甚至臣的孫子重孫子都可以繼續富貴下去。”
顧四爺死死抱著大腿,即便在哭,他吐字依然清楚。
這是他從小就練出來的本事,否則老侯爺同顧清也不會因他的狡辯而停下家法。
“可是顧瑾,他——他不是臣啊,臣就想著吃喝玩樂,偶爾在京城橫行霸道一下,彰顯陛下對臣的寵愛。”
隆慶帝默默點頭。
顧四爺繼續哭訴:“臣吃不了讀書的苦處,也曾鄙視過讀書人都是沒用的,可臣不能無視顧瑾多年的努力,他三歲啟蒙,嚴寒酷暑從未間斷過讀書,大冷天,外面下著大雪,他小小年紀依然背著書箱去上學堂。”
“這些臣都看在眼里的,他要走科舉文臣之路。臣在文臣中名聲一直不好,即便現在依然有很多人對臣是敢怒不敢言,臣倒是喜歡看他們對臣不滿,又對臣無可奈何的樣子,在朝廷上做文官的顧瑾因為臣已經很難了,臣無法再讓他多年的辛勞白費。”
“怎么能白費呢?做世襲侯爺的世子一樣不影響他做官。”
“…陛下,一群羊羔中間突然出現一個異類,羊羔再不爭再友愛,也會先把異類排除掉。”
顧四爺喉結滾動,苦著一張俊臉,“倘若顧瑾有陸侯爺一半的騎射功夫,臣也會歡歡喜喜接下圣旨,畢竟無論是從文,還是武勛都是為陛下效力,為國盡忠,可是顧瑾他頂天就是個紙上談兵的,領兵出去,臣怕他不僅自己性命不保,更讓陛下的將士損失慘重。”
“陛下,臣指望著顧瑾養老送終的,您這是讓臣不得安生。”
“若是臣為顧瑾請封世子,臣回去雖然不至于同顧瑾父子成仇,但是顧瑾他一輩子就毀了,而且臣也沒法子面對大哥,顧瑾是他一手教大的,臣給顧瑾的爵位恰恰毀了大哥一生的心血。”
“當日你父親老侯爺不是也帶著爵位。”
隆慶帝說道:“雖然沒有世襲武爵做文臣的,但是朕相信顧瑾能做得很好。”
“臣的父親爵位是開國時的功勛爵,也不是世襲的。”
顧四爺可憐兮兮說道:“陛下,臣不想所剩的兩個兒子為世襲爵位打起來,最后臣落的無子送終。”
“那朕就不賞你世襲爵位了?”
顧四爺掙扎了一下,眼珠快速轉動,“世襲武勛爵同家族財產不一樣,有能居之,若是長子文弱,無法承擔武勛爵的重任,他自然要讓給兄弟。”
“臣建議讓顧瑾同顧玨打一架,誰贏了,誰為永樂侯世子!”
顧四爺高聲道:“臣覺得這個法子,特別妥當,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