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零一章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夢想島中文    民國大文豪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上海新舞臺的普通票價是一塊大洋,貴賓席則是兩塊,因為今日是新劇首演,所以票價上浮不少,普通票價就要一塊五角。

  這種消費水平把普通民眾排除在外,觀眾大多是中產階級。

  他們對陳白露這種裝扮非常熟悉,良家女子絕不會如此,只有混跡歡場的交際花才如此的嬌艷嫵媚。

  陳白露出身書香門第,上過學,是一名受新思潮洗禮的少女,對未來充滿了幸福的幻想。

  然而,因為父親去世,家庭敗落,被生活所迫,成了名噪一時的高級交際花,終日周旋于潘月亭、張喬治等巨商富賈身旁,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舊時戀人方達生的到來,喚起了陳白露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新生活的憧憬。

  可她雖厭惡和鄙視周圍的一切,但已無力擺脫奢侈的生活。

  《日出》的第一幕就是陳白露和方達生的見面,從他們的交談中可以知道陳白露的往事和如今的處境。

  也只有在方達生面前,陳白露才表現出了往日的孩子氣,而不是現在的風塵氣。

  方達生想讓陳白露和他一起走,被陳白露拒絕了。

  有一天,陳白露從流氓黑三手中救下一個小女孩,叫做小東西,并認她做了干女兒。

  她從這個小女孩身上看到了自己影子,并竭盡全力保護著小東西。

  隨著張喬治、潘月亭、顧八奶奶等人的登場,把一個交際花的日常生活活生生的展現在觀眾的面前,陳白露憑著美貌周旋在這些男人之中。

  她抽煙、打牌、喝酒、嘲弄著男人。

  她嘴角上總掛著嘲諷,她聰明又糊涂,她驕傲自負但又軟弱。

  有時看來她對生活的態度就是那么一回事,有時做起事來又格外認真。

  她厭倦上流社會勾心斗角、爾虞我詐、醉生夢死的腐爛生活,但又無法抵御這種生活對她的腐蝕。

  于是,她只好麻醉自己,得過且過。

  觀眾剛開始看的津津有味,可看到陳白露在夜深人靜時的空虛寂寞,不由得憐憫起來。

  他們來看《日出》是有心理準備的,因為《雷雨》是一出悲劇,那么《日出》也應該是一出悲劇,觀眾是想找到能夠打動他們心靈的東西。

  交際花陳白露的確是個值得同情的人物,但還不能打動觀眾的心靈。

  接下來,悲劇開始了。

  即便陳白露極力的保護小東西,可小東西仍未逃出黑三的魔爪,被賣入妓館。

  在那里,雖有好心的翠喜照應,但小東西終因不堪凌辱,上吊自盡。

  小東西的死亡對陳白露觸動很大,讓她認清了這個殘酷的社會,但她又能怎么樣呢?

  房間里那群上流社會的人們還在喝酒嬉鬧,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沒有誰會去關心一個小女孩的死活,但陳白露在乎。

  魯訊說過一句話:人生最大的苦痛是夢醒了無路可以走。

  陳白露夢醒了,卻發覺自己不知道該怎么辦。

  這時候,銀行家潘月亭被幫會的金八爺算計,做投機生意失敗,破產倒閉。

  沒有了潘月亭的金錢供養,陳白露債臺高筑。

  金八爺是惡的代表,他權勢滔天,逼死了小東西,算計了潘月亭,覬覦著陳白露。

  陳白露只有依附于金八爺,才能繼續過上紙醉金迷的奢華生活,如果是以前的陳白露,恐怕會如此選擇。

  但小東西死了,她在這個世上看不到希望,更不愿意沉淪到黑暗之中。

  于是,她選擇在日出之時結束自己的生命,服用安眠藥自殺。

  當觀眾看到小東西被逼死的時候,充滿了憤懣和悲痛,可當陳白露死去的時候,觀眾卻沉默下來,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日出》沒有《雷雨》那種暢快的宣泄感,而是極度的壓抑。

  對于這些上海灘的中產階級來說,劇中的情節他們很熟悉,甚至就發生在他們身邊,上海灘的交際花不計其數,他們也會逢場作戲。

  可他們從來沒有考慮過交際花的感受,也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

  陳白露為什么而死?

  她是被這個社會逼死的。

  在《日出》中,小東西被逼死了,小職員黃省三被逼瘋了,陳白露同樣被逼死了。

  這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在話劇的結尾,方達生迎著太陽離開了,把黑暗留在了身后。

  觀眾的反應和觀看完《雷雨》時完全不同,他們沒有鼓掌。

  這出話劇的確觸動了他們的心靈,但因為劃得太深,讓他們感覺到了痛,這不是他們想看到的戲劇,這就是他們的生活。

  因為太真實,所以他們覺得害怕。

  正如洪慎擔心的那樣,目前國內的觀眾還很難接受這樣現實主義題材的悲劇,從觀眾的反應看,《日出》的公演算是失敗了。

  只有一些話劇界的觀眾熱烈的鼓掌,作為一出現實主義題材的話劇,《日出》是不容置疑的經典。

  然而,或許是太過超前,觀眾還沒有做好準備。

  公演在沉默中結束了。

  和觀眾的反應不同,第二日,報紙上對《日出》贊譽有加。

  特別是一些傾向于進步的報紙,認為《日出》和魯訊的《狂人日記》一樣,都揭示了這是一個“人吃人”的社會,需要進行革命。

  以郭沫偌為首的創造社也為《日出》唱起了贊歌。

  還有人從話劇本身來分析,認為長達三個小時的《日出》,標志著中國話劇走向了成熟,這是一部現實主義的杰作。

  在輿論的吹捧下,仍然有觀眾前去上海新舞臺觀看《日出》,不過和前一批觀眾一樣,都被虐的沒有言語了。

  于是,《日出》這部話劇在上流社會傳播開來,當然不是什么好名聲。

  他們每天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誰沒事愿意去看一出自己的生活,然后還被郁悶的不行。

  《日出》沒有繼續火爆下去,因為上座率不高,上海新舞臺在半個月后停止了《日出》的演出。

  事情傳到北平,在新文學的發源地,《日出》卻得到了熱烈的追捧。

  周作仁拿著《日出》的劇本給魯訊看,他們都知道曹愚就是林子軒。

  原本林子軒向著胡拾靠攏,和周氏兄弟有些疏遠,魯訊覺得林子軒研究《紅樓夢》太過暮氣,和時代潮流脫節。

  但《日出》改變了他的看法。

  他認為林子軒能夠如此深刻的剖析自己的生活,甚至是把心挖出來給人看,這一點,很少有人能做得到。

  能夠寫出《日出》,至少說明林子軒是個真誠的人。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

夢想島中文    民國大文豪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