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20章冰火兩重天(6)

夢想島中文    韓娛之影帝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一個新電影,在它首映式當天晚上以及第二天早上的新聞里,是經常會出現最直接最露骨評價的。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電影上映前評價是沒有依據的,而且電影制作方經常性可以采用金元戰術控制輿論;而等到電影上映三四天后,票房這個具有一錘定音性質的東西一般就會開始展現威力,到時候大家都會一窩蜂的跟風吹捧或者是落井下石,立場自然也就大同小異了。

  所以,媒體關于一部電影的爭論一般都是在電影剛剛上映的時候,而這個時刻也是最能夠展示出這些媒體眼光和能力的。

  實際上,前一天晚上,大多數網絡媒體還都是對《那些年》這部電影采用了比較溫和委婉的評價的,諸如什么雖然、但是、可能、或許這樣+++m的字眼比比皆是。不過,考慮到網絡媒體大多根基淺,在判斷力方面缺乏威信和信譽度,一般也只是來個短評,所以他們這么說也無可厚非。

  但是等到第二天一早,隨著各種底氣十足的紙質媒體以及專業影評人、影評機構紛紛出手,有些東西就顯得眼花繚亂了起來。

  因為這些評價太過于兩極化了!

  讓我們拋開那些亂七八糟嘩眾取寵的東西,單單就拿最具代表性的韓國三大報來說吧,這三家報紙基本上囊括了一半的韓國民眾,各自也都有著自己的鐵桿擁躉。

  這其中,《東亞日報》給出的評分是6.5分,這在十分制的環境中是個非常低的分數。它意味著剛剛及格;而《朝鮮日報》則是五星中的三顆半星。這根十分制的評分不是一回事。它意味著中規中矩,事實上影評內容也是中規中矩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對張東健的采訪,他們自己的話倒沒多少;不過,《中央日報》卻直接給了一個五星中的四星,這在比較苛刻的紙質媒體中算是高分了!

  其中,《東亞日報》是這么寫的:

  “或許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本報記者抱著對金鐘銘的信任前往了首映式。而在電影放映之前對方的從容和淡定也讓人感到安心,可是這一切的一切在電影放映完畢后都徹底轉化為了不解。

  首先是結構失衡。這點不需要多說,當晚各種網絡媒體都已經點了出來。電影的前七十分鐘意圖還原一種真實而青澀的青春,但是全程枯燥無味,讓人昏昏欲睡。

  其次是惡俗。估計金鐘銘也感覺到了電影前七十分鐘的平淡和枯燥,所以他設置了很多用來提點觀眾興趣的夸張橋段,卻不料用力過猛了,這些橋段不是打手槍就是露大腿,要么就干脆是看以及男生浴室里的四腳獸!很難想象這是拍出了《我愛你》這種佳作導演的手筆。直言不諱,這些東西非但不能讓記者提起興趣反倒是讓人作嘔!我不知道這種惡俗的東西有什么資格稱之為青春?莫非現在的年輕人在宿舍里整天就是打手槍?還是說整天搞py交易?

  總之。電影的前七十分鐘近乎空洞無物,讓人不耐。而且惡俗至極,僅是電影的這前大半段就已經使得整部電影滑入到了深淵之中!

  而說到電影的另一個要素演員,此次作為演員的金鐘銘同樣讓人失望。他在這部電影中除去最后那一幕做出了讓人驚詫的表現外,其余過程中似乎并沒有展示出鶴立雞群一般的影帝級演技,只是和其他演員維持住了基本的力度罷了,甚至還有點不如新人演員含恩靜的意味在其中。

  不過這一點倒是無可厚非,畢竟同時擔綱導演、制片人的身份會極大的分散掉他的精力。而且隱隱中,金鐘銘似乎是在努力的想去襯托出女主角含恩靜的表現,而如果這是他的目的的話那么他已經成功了,因為此次兩個新人演員含恩靜和宋仲基表現確實都很出色。

  含恩靜首次擔綱女主角就表現亮眼,兩次哭戲讓人眼前一亮,而幾次哭笑之間的轉換更是把握的極為出眾,那場月下似笑含淚的鏡頭實在是美不勝收。至于宋仲基,他犧牲形象不惜增重的努力也有了回報,在這部電影中他和其余四位拿過了各大電影獎最佳男新人的年輕男演員一樣,表現沉穩,表演力度上佳,看來sidushq的眼光一如既往的不錯。

  除此之外,電影的最后關頭那場驚天動地的吻戲,以及那數分鐘讓人感到眼花繚亂的剪切確實都讓人感到驚艷無比,再加上金鐘銘一如既往的出色配樂,使得電影在最后關頭從深淵中被挽救了出來,甚至來到了及格線以上。再加上從商業角度而言,考慮到本片由一眾向來會吸引年輕觀眾的年輕演員擔綱,那么有粉絲加成的狀態下收回成本應該并無大礙,這在黯淡的電影市場中已經是要給高分的了。

  所以,本報給這部電影以及金鐘銘打65分!及格了。

  但是仍然要多說一句,那就是還請金鐘銘先生收回你那年輕人的傲氣,擺正姿態徹底沉淀下來。而下部作品還請務必更認真一點,更尊重一點!因為我們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電影結構失衡這種近乎低級的錯誤,恐怕跟制作周期太短不無關系。那樣的話,其實就是金鐘銘為了躲避競爭激烈的圣誕新年檔期、為了商業利益,而犧牲了電影質量!

  這實在是太可怕了!”

  不過,《中央日報》的觀點恰恰相反。

  這家報紙一上來就是否定了大部分媒體持有的‘電影結構失衡,前七十分鐘爛透了或者很爛’的觀點。

  因為這家報紙認為,判斷一個電影是否枯燥或者惡俗還是要看它的受眾,而這是一個青春片,是給年輕人看的電影!既然如此的話。那么那些寫實的青春和夸張的橋段未必就是垃圾。因為這些東西對于那些大學生而言。的確是有可能夠勾起他們的回憶并讓他們哈哈大笑的。

  而關于金鐘銘不溫不火的表演,《中央日報》則干脆反過來說。

  他們說金鐘銘是在身兼導演和制片人的狀態下完成拍攝的,這已經很了不起了。更重要的是,雖然這是一個愛情青春片,但是依然有群像戲的性質,金鐘銘是需要照顧其他演員的,這種情況下,過度的用力反而容易脫節。再加上作為一名導演。所有演員的集體發揮才是第一要務,那么其他演員的出色表現毫無疑問是要歸功于這個同齡人身上的。

  前面都洗成這樣了,那對于電影剩下的那四十分鐘《中央日報》自然更是盛贊有加了,那種肉麻的程度簡直讓人無語。

  總之,這家韓國最早的紙面綜合性媒體緊扣著年齡、青春這些話題不放,實際上他們在文章最后還直言不諱道:真正的青春是如何的,或者說金鐘銘這部電影中的青春該是如何的,是需要他想展示給的人來判斷的。一群整天研究電影理論的教授是沒資格評價這部電影的,真正有資格給這部電影打分的毫無疑問是那群正在青春期中釋放著自己荷爾蒙的年輕人!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家媒體雖然極力吹捧和認可這部電影,但是對于電影的商業前途卻也只是認為會勉強收回成本罷了。這點他們到沒和隔壁《東亞日報》打擂臺。

  “可是為什么呢?”坐在沙發上的柳德煥有些不解的撓撓頭。“為什么《中央日報》和《東亞日報》的評價差距會這么大?《中央日報》不是走高端路線的嗎?《東亞日報》平時才是那個顯得比較有容納性的…”

  “那是因為《東亞日報》跟韓國電影界關系親密。”坐在辦公桌后面的金鐘銘正拿著最新一期的《朝鮮日報》在那里認真的看著呢,說這話的時候頭都不帶抬的。“而這種親密關系從光復前地皿煮派聯盟時期就已經形成了。所以,他們的影評代表著韓國電影界本身最正統的那群人的意見,這個觀點其實是屬于那群已經退休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教授、導演的,他們看不慣看不懂,或者干脆不想看我們的電影難道不是很正常的嗎?”

  柳德煥恍然大悟。

  “其實吧。”金鐘銘放下了報紙,然后笑著伸了個懶腰。“能給打6分以上已經是給我老師面子了。而且,他們真正的意思其實是最后那段話,首先他們認為這部電影失敗已成定局,所以,他們決定趁機提醒我們一下,年輕人就該安分點,不要老是想著推陳出新,認認真真老老實實的等著就是了。”

  柳德煥這下子徹底明白了:“那《中央日報》呢?”

  “《中央日報》手下有全韓國最全面的調查機構。”金鐘銘瞥了對方一眼。“他們同時負責著《福布斯》、《時尚》這些國際性雜志的韓文版,所以他們對不同年齡層、收入階層都有著的細微而敏感的觀察能力。在韓國,對于一些在特定范圍發生的事情他們其實是感知的最早最快的那個媒體。你比如…首爾大學的學校內部論壇上的事情。”

  “評價很高嗎?”柳德煥的反應非常快。

  “非常不錯。”金鐘銘笑著點點頭。“去看電影的學弟學妹們很給面子,大多都給了極高的評價,考慮到大學生之間有著自己的網絡交流渠道,我估計我們電影的口碑和影響力很快就能靠著他們傳播開來。”

  “所以《中央日報》是察覺到了學生們和成年人之間迥異的認可度…”柳德煥興奮的說道,不過他卻突然卡了殼。“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關于影片的商業前途,他們的預測也應該是比較準的了?你不是說他們不是最擅長社會調查嗎?鐘銘你跟我說實話,你對咱們這部電影的票房預期到底有多高?”

  “不告訴你,我這人向來不劇透。”如此笑道,金鐘銘再次撿起了那張朝鮮日報,然后認真的盯著其中一個版塊看了起來。

  “感覺你今天精神狀態不錯啊,竟然有心情開玩笑。”柳德煥面色奇怪的說道。“昨天晚上那樣子還怪嚇人的…”

  “哎。昨天晚上發生了不錯的事情。”說著。金鐘銘還翹起了二郎腿。“所以今天神清氣爽、精神煥發。更有一種一切都在掌握中,所以云淡風輕的感覺。”

  柳德煥:“…既然如此的話,后天的強心臟錄制能不能就不要我去了,我不太習慣那種場合,而且真要去了我覺得十個我都抵不上一個你的作用。”

  “那就算了。”金鐘銘今天心情果然很好。“其實我和恩靜、張根碩三個人去就可以了,臨時讓人更改席位也是要花人情的。話說你一大早來我辦公室這里就是為了送報紙和說這事?”

  “哎!”柳德煥尷尬的點了下頭。“我實在是不太擅長那個…你要是想看別的評論這邊都還有,正好周一,所以《韓國電影周刊》也有。不過他們也是覺得我們頭輕腳重,認為這部電影淪為了青春偶像電影;倒是《首爾體育》很意外啊,昨天那個找茬的女記者反而寫了一篇很深情很感性的文章,還給電影還打了滿分…”

  “這很正常。”金鐘銘抬頭答道。“電影周刊是專業性雜志,是面向著電影相關從業人士的雜志,所以他們會從電影語言這個角度來說話。至于昨天那個紅衣服的八卦女記者,以她那個二十七八的年齡感性起來自然是什么都不顧的,而且《首爾體育》的名聲也擺在那里,他們也不在乎內容有多離譜。所以,我也因此更加看重《朝鮮日報》。畢竟這些雜七雜八的什么報紙、雜志加一塊也比不過一個《朝鮮日報》的影響力…”

  “但是《朝鮮日報》在和稀泥。”柳德煥攤了下手。“和《韓國財經報》一樣,他們明顯有點看不過去咱們這部青春片。但是又因為和你關系不賴,所以它們都在和稀泥。唯一的區別是一個關系跟你更好點所以給了8分,夸獎的話也多一點,另一個跟你關系不是很緊,所以給了三星半…”

  “分數不要緊,星星數量也不要緊。”金鐘銘放下報紙斯條慢理的答道。“媒體打得分數都無關緊要,因為真正決定分數的是今晚上看完電影后的觀眾在網站上打的那個,而那個嘛,我覺得應該會很高…所以我們應該看內容,要是他們內容詳實豐富而又有看點的話,哪怕給我打一顆星我也樂意…”

  “可是《朝鮮日報》在和稀泥!”柳德煥忍不住重復了一遍。“我來給你送報紙之前看過了!”

  “今天這張或許是在和稀泥。”金鐘銘點了點桌子上的報紙。“這點毋庸置疑。但是,如果今天晚上初步的票房和口碑能夠產生的話,那么有些東西就不一樣了。”

  “你…聽說了什么?”

  “奉俊昊導演今天早上跟我打了個電話。”金鐘銘再次翻看了一下這張報紙。“說是給《朝鮮日報》寫了一個影評,但是這上面沒有。”

  “哦!”柳德煥興奮了起來。“換句話說,如果今天晚上電影能夠穩住陣腳的話,那么奉俊昊導演的影片也會很自然的出現在明天的報紙上…《朝鮮日報》是在愛惜羽毛,不敢賭,怪不得一個影評大部分都是張東健在那里絮絮叨叨說了十幾遍‘可惜啊’之類的東西,他們自己記者的話幾乎沒有!”

  “或許吧。”金鐘銘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然后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朝鮮日報》關于自己電影的這個中規中矩的影評上。

  在影評的最后一段的下面,一行小字赫然入目:

  本報特派記者韓文洙在觀影時兩次更改了自己的文稿,希望藉此更深入的對這部電影進行剖析,此為第一次更改后的稿件,內有張東健先生的專訪。明日,將放出第二稿,內有姜東元先生的專訪。另有著名導演的專業影評,將于第三日放出。

  敬請期待。

  話說最近寫的好糾結,不是卡文,而是好忙好累,一天睡六個小時不到,感覺再這么下去會死的。

最后,號召一下,繼續幫著雞大投點

夢想島中文    韓娛之影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