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你死我活的戰爭(5)

夢想島中文    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這不是玩笑,也不是清談,這是幾十萬人的廝殺,是無數生命的毀滅,戰爭不應該是這樣的,它應該如兵書上所說,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那是何等的神氣活現!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是不會獲勝的,這不是我應該呆的地方。

  李景隆打定主意,連夜南逃,按說這也算是保存主力的一種方式,因為估計他確實也打不過朱棣,但此人可惡之處在于,他只顧自己逃跑,卻忘記通知還在圍攻北平的士兵!

  那些攻打北平的仁兄也真是可憐,遇到這么個破天氣,又攤上這么個破主帥,豈有不敗之理。在城內城外的圍攻下,攻城部隊全線崩潰。

  至此,鄭村壩戰役以李景隆的徹底失敗,朱棣的徹底勝利而告終,此戰對很多人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在這場戰役中,李景隆用實際行動表明了他的無能名聲并非虛傳,也算是證明了自己。而朱棣獲得了大量生力軍并初步確立了戰場的主動權。朱棣的長子朱高熾借助北平防御戰的勝利獲得了父親的重視和喜愛,累積了政治資本。而那位叫馬三保的人也因在此戰中的優秀表現為朱棣所重用,并引為心腹,此人出生時父母為世道平和,平安成長之意,曾給他取名為和,又由于他在鄭村立下大功,被朱棣賜姓鄭,此后他便改名為鄭和。

第二次機會  戰敗的消息很快傳到了黃子澄的耳中,他十分驚慌,因為李景隆是自己推薦的,如果李景隆倒霉,自己也會被拖下水,他經過仔細思考,下定決心隱瞞真實情況。保住李景隆的指揮位置。

  既然已經把寶押在了李景隆身上,就只能和他一起走到黑了,李景隆,我再信你一次!

  慘敗后的李景隆終于有點清醒了,他算是明白了打仗到底怎么一回事,不是風花雪月,不是夜臥談兵,而是刀劍刺入身體時那令人毛如悚然的聲音,是四處噴濺的鮮紅的血,是垂死士兵聲嘶力竭的慘叫聲。

  李景隆對自己產生了懷疑,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我真的能夠戰勝朱棣嗎?但是無論他怎么想,只要朝廷沒有命令撤換指揮官,他還是幾十萬人的統帥。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沒有其他辦法了,且把死馬當活馬醫吧。

  戰敗之后,李景隆退到德州,整頓自己的部隊,并在這里準備下一次的決戰。

  他很清楚,雖然他可以以勝敗乃兵家常事來開脫自己,但如果他再次失敗,那可就不是常事了。手握幾十萬重兵卻不斷輸給人數少于自己的北軍,別說回到京城無法交待,就連部下的臉色也是不會好看的。

  他畢竟是名將李文忠的兒子,他還是要面子的。只要擊敗朱棣,就一定能挽回自己的聲譽。

  可是擊敗朱棣又談何容易,很明顯,這位兒時伙伴的軍事能力要遠遠強于自己,手下的士兵雖然不如自己的多,質量卻比自己的高,還有那些殺人不眨眼的蒙古騎兵,這實在是一個可怕的對手,要想擊敗他,必須尋求幫助。

  找誰來幫助自己呢,這個世上有人可以與朱棣匹敵嗎?答案是肯定的,李景隆找到了可以為他打敗朱棣的人。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也確實找對了人。

  李景隆的心里總算是有了底,他開始認真謀劃進攻的準備。

  其實在李景隆看來,自己打不過朱棣的主要原因在于自己能力不如朱棣,而南軍的實力比不上北軍。不可否認,這些都是原因之一,但絕對不是主要原因。他和朱棣之間的根本差距在于決心。

  此時,勝利的朱棣正面帶笑容的慶祝自己的勝利,但他的內心仍然是忐忑不安的,他很明白,對他而言,每一次戰斗都是決戰,從他起兵的那一刻起,自己就已經背上了反賊的罪名。除了那幾個唯恐天下不亂的心腹外,天下是沒有幾個人支持他的。

  面前這些興高采烈的部下真的信得過嗎,誰能保證他們不會在某一個夜晚把自己的腦袋拿去求一個官位,我有著過人的軍事天賦,我的鐵蹄曾踏遍蒙古,縱橫千里,但我并不是皇帝,我可以擊敗朱允炆十次,他依然是皇帝,但朱允炆只要擊敗我一次,我就可能永不翻身,淪為死囚!

夢想島中文    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