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可怕的陳友諒(2)

夢想島中文    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但是陳友諒當時并未掌控天完國的政權,所以最先與朱元璋發生沖突的是張士誠,雙方從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克應天后,就沒消停過,大大小小打了上百仗,朱元璋對張士誠極為頭疼,自己只是占了點地盤,干嘛總和自己過不去,本來兵力已經不堪敷用,但屋漏偏逢連夜雨,同年六月,朱元璋的部將投降了張士誠,此時朱元璋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他要和張士誠談判,并寫信給張士誠,大致內容是:我是貧苦農民,你是私鹽販子,大家都是苦人啊,干嘛非要打我呢,咱們兩家和平相處吧,時不時去串個門不是很好嗎。

  朱元璋這樣做是因為他已經和徐壽輝開戰,兩線作戰非常不利于他,可張士誠也不是等閑之輩,看出了朱元璋的計謀,他回信給朱元璋,大意是:你是從哪里來的就滾回哪里去,我已經和徐壽輝約好,非滅了你不可。

談不攏,那就打吧  同年七月,張士誠大舉進攻朱元璋控制的鎮江,朱元璋早有準備,命令當時手下的王牌將領徐達和常遇春應戰,大敗張軍于龍潭,然后猛將常遇春一路打過去,到了第二年(1357年)攻克了常州,之后在攻克寧國的戰斗中,常遇春充分繼承了夏侯敦受傷不下火線的精神,身中三箭(貫通傷)仍然堅持作戰,又攻下了寧國。張士誠一敗涂地。

  其實張士誠的軍隊戰斗力并不差,人數也多于朱元璋軍,但卻慘敗,從以上情況我們可以得出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結論。

常遇春  常遇春跟隨朱元璋的時間并不長,他于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朱元璋攻克和州的時候才來投奔,雖然晚來,他卻一點也不客氣,開口就說,我到這里來就是當先鋒的,把先鋒印給我吧。

朱元璋見過的狂人不少,但從來沒有見過這么狂的,他很生氣的說:你小子不過是個吃不飽飯的難民,到我這里來混飯吃的,我怎么可能給你這樣的官位呢(明史記事本末)。常遇春卻笑著說:你等著看吧  他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在朱元璋攻克采石的戰役中,元朝軍隊在岸邊列陣,朱元璋的水軍無法靠近,看著干著急,正在此時,常遇春的船只經過,朱元璋頓時想起了他的話,對常遇春大喝道:小子,你不是要當先鋒嗎,現在是時候了!常遇春應聲奮勇向前,單槍匹馬持長戈向岸邊元軍刺去,元軍接住了他的長戈(遇春應聲,奮戈直前,敵接其矛),卻沒有想到常遇春的目的正是在此,他手握長戈順勢跳上了岸邊(這似乎是個撐桿跳的動作),連殺數人開辟了灘頭陣地,后面士兵一擁而上,占領了采石。

  此戰后,朱元璋重新認識了這個叫常遇春的年輕人,并親自授予他總督府先鋒的官位。

  常遇春是個天生的先鋒材料,他善于使用騎兵進行突破,選擇進攻位置準確,能冷靜判斷戰場形勢,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個武林高手,個人武藝也甚是了得,這一優點在后來起了極大的作用。

但他也有個致命的弱點,他嗜好殺戮,而且是最不道德的那種——殺降  古語有云,殺降不祥,從道義上說,對方已經投降,再動手似乎就不那么光彩,可他偏偏嗜好這個,這個嗜好也為朱元璋惹來了大禍。

夢想島中文    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