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95章 九州鼎?

夢想島中文    撿漏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紅綠燈拜求支持  于飛之所以會邁不動腳步,那是因為他從來都沒見過任何一個古玩的氣息比這個青銅大鼎更雄厚更久遠,于飛甚至懷疑是混沌之氣看錯了。但是自從混沌之氣進化之后,他對年代的探測更加的精細,他敢肯定,這個鼎的年代甚至還在商周之前,也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

  夏朝時制作的青銅大鼎?!于飛第一個就想到了九州鼎。但是他很快就將這個念頭給否定了。九州鼎只是流傳于故紙堆中的玩意,是不是真的存在都難說,怎么可能是九州鼎呢?等等,剛才老肖說,這是在彭城陶老宅子的時候收到的?

  彭城是劉邦的龍興之地,也有很多漢墓,所以很多陶老宅子的人會去彭城鄉下去尋摸一些古玩。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在傳說中,秦王移動九州鼎,就有一只落入了彭城的泗水中。而這只鼎也是清理河淤的時候發現的,難道說這只鼎就是九州鼎之一嗎?

  關于九州鼎的傳說,于飛也是了解一些的。據載,禹王以九州進貢的青銅鑄了九只鼎,鼎上分別雕鑄九州物產、奇禽異獸的圖象,精致無比,代表當時的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等九州。《拾遺記》中解釋道:“禹鑄九州鼎五者以應陽法,四者以象陰數。”象征天下九州方園盡歸于夏,九州鼎就是鎮國之寶,王權之象征。

  后來夏桀失道。眾叛親離,湯王伐桀,商朝取代夏朝,取桀之九州鼎為鎮國之寶。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述道:“桀有亂德。九州鼎遷于殷。”商朝在殷建都近三百年,所以不少人把商朝成為殷或殷商。

  公元前1088年,武王伐紂滅商而建周,在洛水之北營建城廓,取名洛邑,并把象征國家政權的重器--九州鼎從商朝國都朝歌遷于洛邑。

  公元前606年。周王室權力衰微,諸侯爭霸,楚莊王向王孫滿打聽九州鼎的大小和輕重,流露出有取而代之之意。后世稱其有“問鼎之心”,當然,也只是問問而已,并沒有真的干什么事。后來楚國發生內亂,楚莊王的問鼎之心也就死了。

  戰國時期,秦國并吞六國統一中國,天下盡歸。自然要占有國寶九州鼎。公元前258年,秦國滅周,秦昭襄王就把九州鼎遷到秦國國都咸陽去了。這標志著秦國完全取代了周王室的地位。相傳遷鼎途中,船過泗水時,豫州鼎(即洛陽鼎)突然由船上飛起,化為巨龍沒入水中。尋而未果。

  所以秦始皇登位時鼎只有八只了。九是數中之最,秦始皇希望自己的權力達至無以復加的程度,自然要極力尋回那只失落的鼎。《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說:秦始皇“過彭城,齋戒禱祠,欲出周鼎于泗水,使十人沒水求之,弗得。”意思說,秦始皇經過彭城的時候,齋戒起到,想把九州鼎從泗水之中撈出來。派遣了很多人下水尋找,但是沒找著。而另外的八鼎也漸漸失傳,不知所蹤了。九州鼎的下落終成千古之謎。

  為了彌補這樣的遺憾,秦始皇將和氏璧雕琢為玉璽,成為新的王權象征。

  女皇武則天為了昭示自己的正統地位在洛陽重鑄九州鼎耗銅56萬斤。其中神州鼎最大。九州鼎落成后,宰相、諸王率南北牙宿衛兵萬人簇擁入城,置于通天宮。當然,這是后話了。

  關于九州鼎下落的傳說很多,而且前后不一,出入很大。

  比方說司馬遷就在他編纂的《史記》中給出了兩個下落,第一個下落說周赧王死后,秦兵把九州鼎從洛陽掠到了秦國。第二個下落又說“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也就是說九州鼎失蹤了。而“宋之社亡”還在秦國滅周這前。既然九州鼎在之前已經失蹤了,那么秦并自然無法將它掠到秦國了。

  至于九州鼎沉入彭城泅水之下的說法則是班固在《漢書》中給出的。周顯王四十二年,即公元前327年,九州鼎沉沒在彭城泅水之下。后來秦始皇南巡之時,派了幾千人在泅水中進行打撈,然而江水滔滔,無從尋找,只得徒勞而返。

  連司馬遷、班固這些漢代的史學家都無法考證的事情,后人就更無法考證了。到清代的時候,王先謙在《漢書補注.郊把志》中認為:東周王室在衰落的過程中,已無力量保護自己。而戰國時期各個實力雄厚的諸侯國卻虎視眈眈,力圖統一中國,取周而代之。因此,象征王權和“天命所歸”的九州鼎,自然成為各諸侯必欲奪之的稀世國寶;加之此時周王室財政困難,人不敷出,于是銷毀九州鼎以鑄銅錢,對外則詭稱九州鼎已不知去向,甚至說其中一鼎已東飛沉人泅水之中,免得諸侯國興兵前來問鼎,自找麻煩,王光謙的說法雖似有理,但提不出任何一點史料加以證實,因此,是難以使人置信的,想來只是隨意揣測之言了。

  縱觀中國歷代史籍,關于九州鼎下落的材料雖多,但往往自相矛盾,提不出充分可靠的依據。甚至有人懷疑,九州鼎是否真的存在。

  于飛強抑激動的心情,裝作很隨意的看了看鼎上的紋飾,想看看是否有銘文。

  但是他很快失望了,因為這個鼎上紋飾非常的繁復,但是卻沒有任何一個銘文。

  一般來說,有銘文的青銅器要比沒有銘文的青銅器要貴的多。因為銘文是重要的歷史文獻,甚至有一個銘文一萬元的說法。

雖然失望,但這也在  于飛的意料之中,如果這個鼎上真的有銘文的話,恐怕也等不到他了,早就被老肖這些人看出端倪了。

  “于飛,你磨蹭什么呢?趕緊回去吧。”宋喜才見于飛對著個大瞎活在那研究,不由催促道。

  這時,齊志和宋喜才帶的兩個保鏢也走了過來。剛才宋喜才和于飛在參加交易會,保鏢們在休息室中休息。齊志放心不下,轉了幾圈,熟悉了一下周圍的環境,以防出現突發情況。同時,他也注意到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別墅,防衛竟然非常的森嚴,這也讓他愈發的小心。

  “小王,去把車發動了。”宋喜才對其中一個保鏢說道。宋喜才并不愿意在這個地方多呆,只等于飛一看好就馬上離開。

  而于飛則完全被大鼎上面的紋飾吸引了。

  青銅大鼎上的紋飾大體上可以分為九塊,每一塊都不相同,有的是山川,有的是河流,有的是城池,有的是鳥獸,還有一些連于飛都看不出來到底是什么樣的東西。

  于飛的呼吸都快屏住了。傳說禹將九州的物產、奇禽異獸雕鑄在九州鼎上,以代表“九州方園盡歸于夏”,顯示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義。

  但是,傳說中不是說九州鼎共有九只嗎?而每一只代表了一個州,上面雕鑄相應的物產和奇禽異獸,為什么在這個鼎上會有九塊紋飾?難道說這就代表著九州?難道說九州鼎根本就不是九只,而是一只?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九州鼎?!

  于飛都快被自己的想法給嚇住了。

  關于九州鼎到底是九只還是一只,歷史上也有過爭論,但是大部分的人還是認為應該是九只,畢竟與九州想對應。而且是最大的單數,代表著至高無上的王權。

  在周代,更是制定了嚴格的禮儀。《周禮》就規定了貴族飲宴列鼎的數量和鼎內的肉食種類:王九鼎(牛、羊、乳豬、干魚、干肉、牲肚、豬肉、鮮魚、鮮肉干)、諸侯七鼎(牛、羊、乳豬、干魚、干肉、牲肚、豬肉)、卿大夫五鼎(羊、乳豬、干魚、干肉、牲肚)、士三鼎(乳豬、干魚、干肉)。

  于飛之前也是傾向認為九州鼎為九只的。但是有一點想不明白,大禹統一九州,鑄鼎是為了顯示統一和王全,如果是這樣的話,他為什么要鑄九只鼎呢?那不是顯得分裂嗎?和以往的諸侯割據有什么區別,只有把九州的銅合二為一才能顯示出九九歸一的統一的意思吧?

  “于先生?于先生?”老肖見于飛在那摸索了半天,似乎出了神,不由出聲提醒道。因為擔心條子前來,老肖他們也不想在這個地方多呆。

夢想島中文    撿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