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780章 湮沒之于月隕 (二百八十)

夢想島中文    光靈行傳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3780章湮沒之于月隕(二百八十)

  最初是混沌。

  那個怪物誕自深淵,通曉黑暗,在泥沼一樣沉重粘稠的東西中掙扎蠕動。

  弗里曼用無比低沉的鋼琴音,模擬著那種在泥沼中掙扎的感覺。而伊萊恩則用稍微輕快一點的碎音附和著,用以表現那個生命在抽搐搏動的畫面。

  怪物誕生自深淵,被它的創造者賦予了毀滅世界的使命。那創造者就是神明,而神明在用死板的言語教化著怪物,讓尚未出生的怪物以為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那教化的聲音如同金科玉律,雖然一板一眼端正無比,卻也是死板的教條,重復而無聊。

  宇宙需要平衡,需要像森林那樣"梳伐"。文明不可以毫無節制地蔓生,相互搶占有限的資源。必須有一些文明被毀滅,其他的文明才有嶄露頭角的機會。如果所有的文明都毫無節制地生長,擴張,壯大,宇宙很快就會突破"件"的上限,然后自行崩壞。

  因此"梳伐"是必要的,毀滅一些文明來保存另一些文明,也是必要的。

  死板的教條如同洗.腦般一次又一次地播放,讓怪物銘記于心。

  于是,尚未出生的怪物,如同武器般被投放出去,到達了某個星球,它蘇醒了。

  怪物蘇醒,開始橫行,大肆破壞著整個星球。

  它造成的恐怖如同那遍地蔓延的烈火,又如同天崩地裂,狂風呼嘯。

  人們在怪物的兇牙利爪之下喪生。人們在怪物噴吐的烈焰之中四散逃亡。建筑物倒塌,道路崩毀,各種各樣的公共設施都在怪物的襲擊下迅速癱瘓。

  這就是恐怖音樂。弗里曼演奏出的,也許是這個黃金鄉里有史以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恐怖音樂。

  臺下的聽眾們,裁判們,開始臉色慘白,面容抽搐。

  那一天,人們終于回想起了,曾一度被怪物屠殺的恐怖,還有他們的文明被滅亡的那份恥辱。

  臺下的聽眾們有些試著從座椅中爬起,試著逃離這個恐怖的氛圍。但他們做不到。

  一來是因為他們過于驚恐而雙腿發軟;二來也是因為他們有著絕對的文化修養,讓他們絕不在演奏中途離席。

  因此,哪怕弗里曼的演奏既激烈又嚇人,甚至刺耳得如同噪音,人們還是乖乖地坐在那里聽下去。也沒有人高喊著讓弗里曼停止演奏。這個禮堂里坐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音樂家和音樂鑒賞家,他們果然和普通的市井之徒不一樣。

  《怪物》最激烈、最刺耳和可怕的部分突然過去了。取而代之的,卻是一片美好。

  所以怪物吞噬了那個文明。那個文明的精髓所在,被怪物吞入腹中,和怪物融為一體。

  然后那怪物也突然看到了,那個文明最為動人的部分,它最美好的回憶。

  芳華大地,綠野茵茵。人們在這廣袤無垠的天地間載歌載舞,歡慶他們的節日。

  人們相互擁抱,相互扶持,情同手足,親密無間。即使來自最遠方的陌生人,他們也會如同對待自己的親人那樣熱情招待之。

  在燈火闌珊之處,那怪物化作一個孩子的身影,默默地看著遠方的熱鬧。

  憧憬,油然而生。

  怪物自出生以來第一次感受到了寂寞,以及有了想擺脫寂寞的那種情感。

  它在渴求著愛。它想加入到那群人之中,和人們一同歡慶,一同高歌。

  于是怪物便不再是怪物,它初始地擁有了人心,它成了[人]。

  一個新的宇宙從此誕生,默默地發展著,擴張著,如夢似幻,卻又真實。那些被毀滅的人們重新出現在這個宇宙中,仿佛什么都沒發生過一樣,平凡地生活著。

  怪物化作孩子的模樣走進這個世界里,渴望被愛,被這個世界的居民接納。

  可是它失敗了。

  火把被燃點,人們的眼中閃耀著憤怒與復仇的光芒。演奏到這個地方,音調重新變得可怖。但這種恐怖不再是怪物的恐怖,而是人心的恐怖。

  人比怪物可怕得多。

  人們認出了它是怪物,哪怕它偽裝成小男孩的模樣去討人喜歡。人們并未對這個無力的孩子心慈手軟,他們把他送上了火刑架,要把他活活烤死。

  演奏變得喧鬧起來,它昭示了烈火的猛烈,人們的喧鬧,以及孩子在烈焰中痛苦的掙扎,以及那逐漸蔓延的絕望。然后,那只怪物死了。在充滿哀怨的凄泣之中,他無力地合上雙眼,悲嘆命運的不公,不得不承認這個結局。

  然而他并沒有放棄。

  他無比渴求著人性的溫暖,渴求著愛。他不可能簡單地放棄的。

  從那一天起,它便開始了無盡的追尋。

  它復生,用盡一切的力量去追尋關愛與接納。

  努力在人們面前展露出微笑,哪怕他不想笑。

  努力在人們面前展露出他最好的一面,用各種才藝試圖引人注目,哪怕他對這些一點興趣都沒有。

  一次又一次,它非常、非常努力地活著,努力去取悅他人。

  一次又一次,他活得像個小丑,花盡一生的氣力,人生卻如同一個笑話。

  一次又一次,他掙扎然后倒下,懷著絕望迎來終結。

  一次又一次,他重新擁抱希望而降生,希望這一次輪回會有所不同。

  音樂再次變得渾濁而粘稠,如同那怪物在泥沼中掙扎。然而不管它怎么掙扎,那掙扎都不會有盡頭。

  有誰會去喜歡一只丑陋的怪物,滅世的怪物?

  哪怕這個世界是由這只怪物創造的,哪怕人們已經不記得他們原本的世界已經被毀滅的事實。

  ——人們的眼睛仍然是雪亮的。

  在無盡的輪回之中,怪物在悲泣,在慟哭,一次又一次倒在絕望的泥淖中,止步前行。

  然而他非常頑固,仍然無止盡地渴求著,那份他從未得到過的愛。

  明明知道絕對不會有希望,卻仍然不停地去嘗試。明明一次又一次地受傷,卻仍然默然前行,輪回,再挑戰。

  明明,如果他真的厭倦了,他可以終結這個世界,他要做的只是"醒來"。

  但這天真的怪物,從未放棄過去做夢。

  演奏到這里,音樂戛然而止。

  并不是演奏結束了,而是弗里曼故意在這演奏中加入了很長的,無聲的部分。

  他轉過頭來,凝神看著伊萊恩,那眼神中充滿著成千上萬的情感。

  那份復雜的情感無法用音樂表達出來。沉默,才是真正的答案。

  此時無聲勝有聲。

  數秒之后,演奏繼續。

  在那片低沉得不能更低沉的黑暗中,在那灘粘膩得不能更粘膩的泥淖中,怪物在沉淪,在窒息。

  它無法動彈,無法掙扎,從身體到心靈都已經破破爛爛,它只想放棄,任由自己被絕望所吞噬。

  然而在那片無邊的黑暗中,有一束光芒從天上輕灑而下,它穿透了黑暗,直達怪物所在之地。

  那光芒之中有一只手,朝怪物伸來。

  那光芒是那么的溫暖,那只傷痕累累的手又是那么的溫柔。怪物知道那道光芒就是他的救贖,他毫不猶豫地伸出手去,抓住了那只來自光芒之中的手。

  再一次,演奏戛然而止。

  只有短短幾秒,但整個世界仿佛都暫停了。

  世界不再有悲泣、不再有黑暗、不再有絕望,有的只是來自那只手的溫暖。

  當音樂再次響起的時候,那怪物知道了自己應該何去何從。

  在世界的中心呼喚愛的怪物,呼喚了億兆個世紀,輪回過百億萬遍,它迎來了輪回的終點。

  怪物終于在那一瞬間懂得了愛。它懂得了,想要得到愛,首先必須先學會去愛別人,愛自己,愛這個世界。

  灰暗無光的世界被染上了顏色,它五彩斑斕,它在拓展,趨于無窮。

  一切都拜那道光芒所賜,他就是他的救贖。

  演奏變得抒情,它莊嚴而溫柔,富含前所未有的浪漫。

  所以,這是關于生命的故事。

  它也是關于成長的故事。

  它是關于掙扎、關于痛苦、關于輪回、關于挫折、關于一次又一次挑戰、嘗試、失敗、然后重啟的故事。

  關于永不放棄的故事。

  但最最重要的,這是一個關于愛的故事。

  所有的一切都向著愛這個主題收束,不管是生命還是成長,不管是求道還是領悟,我們做的一切一切,最終極的目標,都是尋覓到愛。

  因此,世界變成怎樣,已經無所謂了。

  別人用怎樣的目光去看待這只怪物,也無所謂了。

  它曾經在乎他人的目光,在乎整個世界對它的看法,但現在它什么都不在乎。

  它只在乎那唯一一個的,他。

  它的救贖者(Salvatio

  演奏最終變得急促而歡快,怪物那生命中的陰霾已經徹底散去,一切變得陽光明媚,晴空萬里。

  在那之后的日子里,也許還會有烏云,也許還會有風雨吧。

  但他已經準備好了,準備好咬緊牙關,笑著去面對那曇天。

  一曲終去,會場彌漫著死寂般的沉默。

  人們驚呆,人們沉思,他們不知道該對這個演奏,如何作出反應。

  弗里曼的音樂既可怕又激烈,它甚至是一種噪音,它喚起了人們心底里最原始的恐懼。

  那音樂之中也有著無比復雜的情感,悲傷,痛苦,悔恨,絕望。它是黑暗的。

  但那些可怕和黑暗的東西,最終都被一個簡單得不能更簡單的概念所打敗,那就是愛。

  是愛,往那黑暗冰冷的世界中注入溫柔,用原本只有星星點點的光芒,照亮了整個世界。

  它顛覆了一切,把那些黑暗可怕的東西徹底驅走,用萬里晴空、用太陽的金黃色取而代之。

  那只在世界的中心呼喚著愛的怪物,它找到了容身之所。

  所以,哪怕是丑陋的怪物,如果它真心渴望被愛,為了得到愛而付出它擁有的一切——

  ——它便有資格得到愛。

  掌聲開始響起,并且在蔓延。它越來越響亮,越來越猛烈,越來越多人加入了鼓掌的行列。

  直到最后,會場里無一人不在鼓掌,無一人不因為那音樂而落下熱淚。

  這就是真正的音樂。

  真正的音樂,它訴說著真實,不帶半點虛言,用真誠來打動人心。

  哪怕是丑陋的怪物,滅世的怪物,當它持續了億兆個世紀一刻不停地吶喊,那呼喚愛的聲音,終究是會傳達到人們心中,引起共鳴吧。

  因為,誰不曾那樣絕望地呼喚過愛,希望得到愛?

  那個怪物也是曾經的我們,是我們在他人心中的投影罷了。

夢想島中文    光靈行傳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