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5章 成事百千擾(中)

夢想島中文    宰執天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過了年,假期也結束了,不過人心還是散著——畢竟上元節還在前頭。

  韓岡回到軍器監的時候,衙門中的氣氛也是懶懶散散。而新年當頭的第一件事,就是軍器監丞白彰站出來說,今年監里的燈山在過年的時候不知怎么壞了,要趕緊修好,不然趕不上上元燈會,可是會在天子面前丟臉的。

  ‘哦,這可真是不得了!’韓岡將諷刺的話埋在肚子里,如今的風俗如此,他也無意頂著來。

  元旦的熱鬧只在家中,上元節時的熱鬧卻在街巷上。地方上的州縣都是放燈三日,而京城則是放燈五日,從正月十四一直持續到正月十八。府院監司、皇親貴胄,甚至各家行會,幾乎都要扎彩燈、造燈山。

  這些彩燈、燈山,從冬至之后就開始打造。到了臘月十五,便有許多家彩燈放到景龍門‘預賞’。不過府、院、監、司各衙門的燈山,則是上元節時方才亮相。

  誰家的燈山在亮相時博得喝彩最多,誰家的面子上就有光彩,若能得到天子垂顧,那就更是不得了,一年之中都是個榮耀。真正要等到節日的氣氛過去,那是要到正月十八之后。

  曾孝寬今天人在樞密院,并沒有來監中,韓岡也無意等待他的意見,直接問道:“燈山之事,監中由誰人主持?”

  白彰恭聲道:“正是下官。”

  想想也是,若不是白彰主持,他也不會主動站出來稟報。韓岡道:“即是如此,那就由你全權負責。監中人事,你比我要熟悉,人手由你來點選。必要時可以日夜趕工,多出的花銷則從公使錢賬上走。”

  “…”白彰猶豫了一下,并沒有立刻應承。

  “難道修補燈山要用到多少人手不成?”

  白彰道:“燈山下官已經去看過,整個都垮了下來。新造反而比起修補還要容易一些。”

  韓岡心頭微感不耐:“那就新造!方才也說了,由你全權負責,我和曾都承只要在正月十四見到監中的燈山擺在御街上。”

  白彰拱手接了命。

  把燈山的事做了決定,將這個不著調的任務推回給了下屬,擺在韓岡手上的還有監中一個年假積攢下來的諸多公務亟待處理。

  軍器監中的屬吏并沒有給韓岡玩什么花樣,遞上來的卷宗和文案,都是分好了類別,并將建議貼在了文案上,以供他參考。

  許多衙中胥吏,為了給新任的上官一個下馬威。往往都會將大量的公務部分門類的一起堆上來,讓上官批不勝批,最后知難而退。韓岡本也有了心理準備,但軍器監的屬吏卻是老老實實的找著規矩來——不知道這是不是呂惠卿和曾孝寬釋放的善意。

  不過事情畢竟不少,等到韓岡將手上的公務都處理完,已經是下午了。幸好并不是天天如此,要不然呂惠卿和曾孝寬也不可能將三四個、五六個,多的時候甚至有十幾個兼差都給背到身上。

  喝了杯熱茶,歇了一陣,韓岡將門外聽候使喚的小吏叫了進來:“去把金作和爐作的作頭都找來。”

  聽了韓岡的吩咐,小吏忙跑了出去。不一會兒,大小金作、大小爐作,軍器監中負責鍛鋼冶鐵、打造鐵質零件的四個作坊的作頭都被找了過來。

  這些作頭都算是官員,身上帶著的是武職,穿著一身青色官袍。不過有的已經入流,從九品、正九品都有,有的則是尚無品級的流外官——他們是被特許穿了青袍。基本上都是熬年資熬上來的,各個都有四五十歲,從外表上看,也都是工匠模樣,與身上的官服一點不配。

  等他們行了禮,各自坐下,韓岡開門見山的道:“想必諸位都聽說了本官打算做什么了吧?”

  一眾點頭回應,齊刷刷的回答:“下官明白。請舍人盡管吩咐。舍人說什么,下官們就做什么。”

  韓岡打算打造鐵船的消息已經在京中傳播開,但軍器監中的官吏都知道,至少在過年前,這位新上任的判軍器監并沒有動靜,想來到了年后,肯定就要調集人馬開工了。

  “要造鐵船,第一個就是要有上等好鐵,必須要堅韌,易于彎折打造,能受風浪沖擊。這是擺在頭里的第一件事,所以本官想要問一下,爐作和金作能不能提供合適的鐵件。”

  坐在這里的四位都是真正專家,韓岡要想打造鐵船,第一步就要聽取他們的意見。

  說句實在話,官員中不學無術的有之,只知道吟詩作對的有之,但的的確確也有許多出類拔萃的人才,而更多的官員,尤其是參與實務的底層官僚,對于手上的工作熟悉和精通程度都遠遠超乎后人的想象。道理也很簡單,若盡是些無用之輩,如何治理一個偌大的國家?

  大爐作的作頭臧樟,就是這樣的專家。他已經有六十歲了,在軍器監五十一作中,名望不低,在四人中也最敢說話:“若說好鐵,那就不能用石炭煉的北鐵了。北方冶鐵用石炭,南方用木炭,而蜀中用竹炭。石炭煉出的鐵性多脆,南方和蜀中的鐵便堅實許多。現在監中用鐵,多從徐州來,斬馬刀若是換作河北鐵,斬不了幾人就會壞了。也就鐵鞭、馬鐙可用北鐵。如果要造鐵船,肯定要用徐州鐵。”

  軍器監多用徐州鐵的事,韓岡知道。鐵礦石一般在礦場直接冶煉,礦石鍛煉成鐵后,再將生鐵錠送入京中。徐州的利國監,有三十六冶,從事冶煉的工匠總數多達四五千人,而礦戶更是有數萬之多,乃是北方鐵業的重鎮。但徐州此時并沒有發現煤礦,所以只能靠著木炭來冶煉。

  不過用煤炭就煉不出好鐵,韓岡就不知道到底是為什么了。

  好罷,其實韓岡對于鋼鐵工業的認識,僅僅局限于高爐煉鐵,平爐煉鋼,爐渣可以廢物利用,這些教科書中出現過的常識。僅此而已,對個中技術完全是一竅不通。高爐、平爐的模樣都記不太清了。

  對了,煉鐵的原料是鐵礦石和石灰石還有焦炭,這也是教科書中插圖的功勞。另外他還知道,焦炭是煤炭干餾后的產品,副產品則是煤焦油和煤氣。至于其他,真的是一頭霧水了。只能靠著這個時代已經出現的技術和專家。

  “是不是石炭的產地不合適?”韓岡問道。

  “并不是北方水土不合。論鐵性,契丹鑌鐵為最上。下官記得不知慶歷還是皇佑年間,也就是仁宗皇帝還在位的時候,北使賀正旦的禮物中就有鑌鐵。”小爐作的作頭譚運答道:“只是五行金木水火土,要鍛鐵煉鐵,五行都不能缺。可石炭煉出的生鐵,卻是五行缺木,故而少了韌性。”

  韓岡暗暗的搖了搖頭。這個理由肯定有問題。他當年述說醫治骨折傷時,就拿著五行之說作為論據,如今都已經被寫入了太醫局的醫書。想不到眼下,煉鐵的事上也跟五行摻合上了。

  小金作作頭緊跟著:“若說石炭,如今北方人家家中,絕不下于柴薪的使用。下官記得關中用得也很多,就如延州延安,尋常人家幾乎都不用柴草了。”

  韓岡對延州記憶猶新,當年他可是被王安石和韓絳逼著去了那里。對延州堪比后世的空氣質量更是記憶深刻:“沙堆套里三條路,石炭煙中兩座城。延州人的確都是用著石炭。”

  “開封也是一樣。”譚運接口道:“開封用得起木炭的盡為富貴之門,宮里更是多用不生煙的貢炭。不過尋常人家用的就都是懷州今河南沁陽、焦作九鼎渡運來的石炭了,就是因為便宜啊!”

  九鼎渡是開封附近最大的一個煤炭交易和轉運場所,河東山西的煤炭開采出來之后,穿過太行陘運抵懷州,再從九鼎渡由汴河水運進京城。

  “如今河東、河北的多少富戶都靠著石炭營生…”臧樟轉頭對著一直沒有做聲的大金作作頭李泉,“李小乙,現在管著河南第九石炭場的,就是你的內弟吧?”

  李泉點了點頭,簡短的回了一個字:“是。”

  這兩位說的河南,不是黃河之南的河南,而是汴河之南的河南。在開封城外,沿著汴河和五丈河,有河南第一到第十石炭場,河北第一至第十石炭場,還有京西、豐濟等石炭場。

  這些石炭場中,煤炭堆成了山,每天京城百萬軍民消耗的煤炭多達數十萬斤,全都是從石炭場運進京城。住在城西的韓岡只要出門離了坊門,如今天天都能見到運煤進京的雪橇車,在汴水河道長長的拖出了一串。

  不過今天討論的可是鐵,而不是石炭。話已經說偏了,韓岡將話題拉了回來,“”

  “如果換成鑄造如何?”“明道年間,寶相禪院鑄鐵佛,千手千眼。那可是一次鑄成,手、眼無一缺失。就是李小乙他老子親自監造的。”

  “不行。”韓岡立刻搖頭,“那樣的鐵船只能在水上漂的玩具。真正的船只,都從龍骨、船肋再到外殼,都是分部組合而成。不過龍骨和船肋,可以試試鑄造,最好能用上鋼而不是鐵。”

  “這可就難了。”臧樟皺著斑白的雙眉,“如今的鋼多出于磁州——團鋼,也叫灌鋼。用來打造斬馬刀的就是磁州鋼。可即便是斬馬刀也不能都用鋼來打造,千百鋼刀倒也罷了,可一年就是二十萬柄,完全用不起!只能在夾在刃上。”

夢想島中文    宰執天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