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23章 醬油拌飯香得很

夢想島中文    文豪1978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來到黃島七天時間,在傅用林和章德寧每天高強度的監工之下,作家們的新作陸續出爐。

  這么短的時間內寫出作品,自然都是短篇,其中面世以后最受好評的是汪曾琪寫的短篇《徙》。

  講的是汪曾琪家鄉的人物,在汪曾琪的和散文中對于家鄉向來是不吝筆墨的,而且因為有著長期的、細致的觀察以及濃厚的鄉情在,他作品中的家鄉總是讓人感到親切和清新難忘。

  寫完了,眾人總算是擺脫了枷鎖,可以沖出賓館這間囚籠,往海岸沖去。

  黃島的旅游資源尚未開發,少有人跡,沙灘上只有水鳥的爪痕和各種殼類生物,細密的黃沙手感甚好,脫了鞋走在上面更加舒服。

  憋了快一個星期,有兩個人還換上了泳衣跑到海里去游泳,游出去幾十米不見人影,嚇得傅用林和章德寧高聲呼喊,過了幾秒才露出頭。

  “真是的!一個個四五十歲的人了,一出來就跟帶著小學生一樣。

  就不應該放他們出門,都圈在賓館里寫就對了。”

  章德寧的抱怨讓一旁的林朝陽忍不住打了個寒顫,這幫編輯心真黑啊!

  抱怨完,章德寧又看向他,“你那動筆了沒有?”

  “沒想好呢。”

  這幾天,林朝陽已經不知道用這個理由搪塞她和傅用林多少次了,說得多了,顯得很沒有誠意。

  章德寧嘟囔道:“你就裝吧,我還不知道你?”

  林朝陽不給她發揮的機會,岔開了話題,“大家的都寫的差不多了,咱們什么時候回去啊?”

  “有玉書在這,你還會想家?”章德寧調侃道。

  “我這不是為了編輯部考慮嘛。這么多人人吃馬喂,一天花不少錢呢。”

  “什么都考慮,就是不考慮是吧?”章德寧挖苦了一句。

  “跟你說正事,你老跑什么題啊!”

  章德寧說道:“明天就走,先去濟南轉轉。在島上關了這么多天,也得讓大家放松放松。”

  “還算是良心未泯。”

  林朝陽評價了一句,惹來章德寧的怒視。

  晚上,得知明天就要離開的消息,眾人難免遺憾。來島上一周時間,好不容易寫完稿子想放松放松,結果第二天就要離開了。

  大家忍不住又發了幾句牢騷,章德寧逮住了李拓,“別人這么說也就算了,伱有什么資格說這話?”

  林朝陽來島上沒動筆是因為《棋圣》剛在《燕京文學》發表,李拓卻是真正的毫無成果。

  這兩年他的重心全在研究電影理論和寫電影評論上,在創作方面已經被同輩作家拉開了差距。

  這次筆會,他也沒什么靈感,寫不出來東西。

  他不像陳健功,寫不出來東西,面對著編輯的催稿還有些愧疚,理直氣壯的說道:“我怎么沒資格說這話了?別人寫,我也寫了,只是沒寫出來而已。”

  章德寧頓時無言以對,“你可真行!”

  “客氣客氣!”

  李拓恬不知恥的笑著,引來眾人的哈哈大笑。

  翌日一早,眾人正準備出發,傅用林聽說杜鵬程正在青島休養并修改他的長篇《太平歲月》,臨時改變了行程,在離開黃島之后來到qd市區,帶領著作家們拜訪這位文壇前輩。

  提起杜鵬程的名字,大多數人并不熟悉,但要是提起他的代表作《保衛延安》,許多人應該都有印象。

  《保衛延安》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首次大規模正面描寫解放戰爭的長篇,后世曾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典藏”。

  杜鵬程的多為重大歷史題材,也因為主旋律的創作內容和風格,讓他在官方價值體系里享有了較高的地位和評價。

  林朝陽隨著大流來到杜鵬程的住處,老同志對于大家的到來倒是很熱情,打招呼的時候見到林朝陽,他滿臉笑容的夸獎道:“我昨天還在看你的新,那部《棋圣》寫得真不錯,有態度!有風骨!”

  本來像拜訪老作家這樣的官方行程,林朝陽是不太感興趣的,畢竟大家連面都沒見過。

  但現在林朝陽覺得,能夠聆聽文壇前輩的教誨和指導,這個行程還是非常有意義的。

  杜鵬程的夸獎不是客氣話,打完了招呼他便拉著林朝陽聊起了《棋圣》這部。

  “江南生這個人物很有意思,我能感覺出來,你對這個人物是花了很大心思的,從結果來看,塑造的也很飽滿。

  從前期的不問世事,到中期的沖冠一怒,再到后期的舍身取義,寫的流暢自然,一氣呵成。

  情緒上又做到了層層遞進,直到結尾爆發出來,讓人讀完熱血沸騰和感動之余,也充滿了爽快感。

  抗日戰爭這個題材這些年來我們文學界的人寫了很多,但你這部以圍棋入手,寫出了新意,寫出了水平。當時是怎么想著寫這么一部的?”

  杜鵬程問寫的由來,林朝陽也不好說得太直白,本想用春秋筆法一筆帶過,不想陶玉書卻一股腦的將在燕影廠發生的事說了一遍。

  她一直對燕影廠的做法耿耿于懷,今天好不容易有人問起這件事,便毫無顧忌的一股腦都說了出來。

  這件事其實也算不上是秘密,在燕京文學界早就傳開了,只是外地的作家們不知道而已。

  聽著陶玉書說完整件事的來龍去脈,杜鵬程沉吟了一會兒,說道:“朝陽同志有心了!”

  “目前中日友好是趨勢,也是國家的外交政策,這一點是沒辦法否定的。

  但這不代表我們就要忘記過去,去原諒那些侵略者的累累罪行。

  你這部《棋圣》發表之后,肯定會受到一些人的非議。不過我覺得,這樣一部,是基于歷史和民族苦難創作出來的,它一定會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的。”

  以杜鵬程的眼力和見識,自然能夠看出《棋圣》發表后可能會引發的反應,他歷來是寫主旋律作品的,對于這類作品有著天然的好感的,對于《棋圣》也給予極高的評價。

  今天來拜訪他的作家有好幾位,聊了一會兒《棋圣》,杜鵬程又把話題轉移到其他人身上,畢竟不能冷落了客人。

  跟大家交流了一番,杜鵬程欣慰的說道:“好啊,你們這幾位的作品都得了全國優秀中短篇獎,我幾乎都讀過。這幾年文學界涌現出這么多的新人,是解放以來所罕見的。江山代有才人出,這樣的文學界才是廣闊天地,諸位大有作為啊!”

  交流過后,眾人坐上了火車,一路輾轉到濟南。

  沒有高樓大廈,沒有霓虹閃爍,統一的中山裝,滿大街的自行車,八十年代初的濟南跟如今絕大多數的城市一樣。

  許是黃島一周的黑心壓榨讓傅用林良心發現,到了濟南之后竟然還有心的領著眾人游覽起了市區,可惜這個時候的jn市區實在是乏善可陳。

  到了飯點兒,眾人懶懶散散的尋找著可以進餐的飯店,這個時候私營的飯店才剛剛冒頭,那門臉看起來就跟做賊一樣賊頭賊腦的。

  找了半天,最后大家隨意的進了一個掛著食堂招牌的小飯店,一排條桌,表面略顯油膩。

  飯店里正坐著一位中年婦女,坐在靠門口的位置吃飯,她左手端著白色的粗釉瓷碗,碗里是大米飯,呈醬紫色,一看便是用醬油調味變色的。

  桌上也沒有下飯菜,她就那樣扒拉著米飯往嘴里送,大口大口的咀嚼。

  明明很簡陋的一餐,卻讓人看得食欲大開,同時又讓人覺得心里酸酸的。

  林朝陽心里正感嘆,一旁的程忠實卻比他還感懷。

  “我上中學那會兒,一周要背著玉米面饃到三十里外的城郊中學去念書。有時帶的糧不夠吃不到周六,有時又因為天熱把饃給放壞了,我大每周就給我兩毛錢以備急用。

  我那時候,最盼的就是周五下午放學,帶的糧吃完了,兜里還剩兩毛錢。

  和同學相約著走進一家食堂,我倆各花一毛錢買四兩大米飯。

  白生生的大米噴香噴香的,比又冷又硬的玉米面饃好吃得多了。

  我那同學,拿起食堂的醬油瓶子往碗里倒,還跟我說,醬油不要錢,調醬油香得很。

  我也把碗里倒上醬油,再攪開。吃著確實香,是我沒吃過的那種香,幸福嘞!”

  程忠實樸實的描述讓眾人心中感動,他說完后便要了一碗米飯,眾人受到他的感召也都只點了一碗米飯,想嘗嘗美味的醬油拌飯。

  對于這幫人的不切實際,林朝陽只能搖了搖頭,給自己和陶玉書點了一份油爆雙脆。

  其他人的大米飯先上的桌,眾人按照程忠實的說法,將醬油倒進碗里,攪拌均勻,滿懷期待的大口送進了嘴里,然后便是長久的沉默。

  眾人默默的吃著飯,看著林朝陽點的油爆雙脆上桌,他和陶玉書夫妻二人一口飯,一口菜,吃的那叫一個香!

  “要不要給他們分點?”陶玉書低聲對林朝陽說道。

  “不用,想吃他們自己就點了,沒點就說明還是愛吃。你看他們幾個,吃得多香啊!”

  林朝陽的語氣滿是幸災樂禍的嘲諷,讓眾人心頭暗恨。

  程忠實對醬油拌飯的懷念就好比朱元璋登基之后想念珍珠翡翠白玉湯的傳說,他們懷念的并不是那一碗飯,而是逝去的青春。

  其他人也跟著上頭,要體驗一把質樸少年記憶中的美味,完全是出自于文人的浪漫主義情結。

  但回憶與浪漫終究是撐不起現實,倒不是說醬油拌飯這玩意真有多難吃,畢竟大家都是從苦日子里過來的,沒飯吃的日子都熬過來了,只是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太大,讓眾人有些猝不及防。

  醬油拌飯吃得眾人不吱聲,林朝陽還不忘發揮一下馬后炮精神。

  “醬油拌飯要想好吃,得燒點葷油淋進去才香,你們這個吃法可不對。”

  “那下次你給我們做。”

  李拓將鍋甩到了林朝陽身上,他的話贏得了眾人的一致贊同,根本不給林朝陽機會反對,眾志成城的讓林朝陽欠下了大伙一頓飯。

  在濟南待了兩天,眾人又轉戰泰安、曲阜,頭一個星期悶頭寫作,后一個星期游山玩水,總算是讓《燕京文學》挽回了一些在口碑。

  筆會進行了半個月時間終于結束了,上火車之前陶玉書在火車站的書報攤買了兩本雜志作消遣用。

  等上了火車,大家說說笑笑,陶玉書卻指著手中的雜志對林朝陽說:“朝陽,你看!”

夢想島中文    文豪1978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