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42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

夢想島中文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最新網址:

  震驚歸震驚,常浩南還是很快意識到,能在這種相當重要的人事任命上征求自己的意見,那絕對是組織對自己的高度信任。

  雖然丁高恒嘴上說的是他準備讓蘭新志去管裝備工業司,部委機關的二級局領導一般情況下也并不屬于中管序列。

  但這畢竟不是一次普通的崗位調動,而是在一輪大規模機構調整中催生的新部門領導崗位人選。

  而且這個新部門還是多方針鋒相對的焦點。

  絕對不是科工委主任一個人隨隨便便就能拍板的。

  包括來直球詢問自己對候選人的看法,恐怕也不是,或者至少不只是丁高恒的意思。

  “好,我會在大會之前把結果拿出來。”

  常浩南正色回答道。

  把這件涉及到組織任命的事情確定下來之后,丁高恒的神情也放松下來不少。

  實際上,在裝備工業司的領導人選一事上向常浩南征求意見,確實不完全是他本人的意思。

  但上級對此的指示也比較模糊,只是提到“在關鍵崗位任命中注意征求部分核心技術人員的意見”。

  并沒有直接出現常浩南的名字。

  所以剛才丁高恒在開口之前才一度有些糾結。

  畢竟,機構調整改革這個事,確實有那么點如履薄冰的意思。

  現在話說出來,反倒沒那么多顧慮了。

  當然,另一方面,常浩南多方面的可靠和不符合年齡的成熟是這兩年來被他自己多次證明過的。

  尤其是通過波音麥道并購一案,幾乎盤活了整個華夏的民用航空工業。

  不客氣地說,他在最近兩年時間里對航空產業的推動,已經超過了過去反反復復的二十年。

  堪稱高瞻遠矚。

  那么,也有道理相信,同樣一個人,在機械工業領域,哪怕不能創造同樣的奇跡,但至少也不會過于糟糕。

  這也是丁高恒最終下決心開口的重要原因。

  當然,那些想要阻撓華夏工業發展的勢力也不可能就此善罷甘休。

  航空和機械制造,畢竟是兩個有關但平行的產業。

  老是把過去的成績拿出來當籌碼,顯得有些說服力不足。

  最好是能整出點什么新的活。

  “小常啊,你跟我交個底。”

  丁高恒重新恢復了放松的坐姿,不過卻并沒有轉移到其它話題上面:

  “這個模鍛壓機,你的計劃是什么時候完工投產?”

  “我需要根據你的時間表,確定這兩年往裝備工業司分配多少資源。”

  雖說科工委手里的職權比以前多了太多,但是權責統一,也多了很多要花錢,甚至花大錢的地方。

  就比如那個已經確定在廬州的航空產業園,就占掉了今年的不少經費份額。

  而制造業又是典型的高投資、長周期產業,不可能在一兩年內就看見回頭錢。

  所以資金這方面,不說緊張,至少也沒到財大氣粗的程度。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常浩南略加思索,還是決定交底。

  畢竟,這也影響到模鍛壓機在進入生產過程之后,他能夠獲得的資源數量。

  “如果資源充足的話,我們第一優先級的計劃是力爭設備在99年10月之前投入生產,也算是給國慶50周年獻禮。”

  國慶獻禮這東西,實話說,既有形式主義的一面,也有提振士氣的一面。

  不過放在1999年這個黎明前的黑暗階段來說,顯然還是更傾向于后者一些。

  這個年代的華夏,實在是太需要信心了。

  上一世,99年國慶閱兵的時候,不僅把剛剛打完試射還沒定型的導彈給拉出來撐場面,甚至還把進口的S300防空導彈硬安了個紅旗15的名字,假裝已經像十一號工程那樣拿到了生產線。

  一度還真起到了以假亂真的效果。

  以至于直到二十多年后仍然流傳著相關的都市傳說。

  這種大背景下,重型模鍛壓機這種全世界都沒幾臺的大國重器要是真能投產,那絕對要被當成一等一的模范效應。

  順便帶來的經濟效益就更不用提了。

  丁高恒剛剛拿起保溫杯的手抖了一下。

  饒是他此前已經做足了心理準備,也完全沒想到過常浩南定下的時間節點竟然是在新世紀以前。

  勉強壓下心中震驚,保持了表面上云淡風輕的丁高恒放棄了喝水,把杯子放回桌上,又不動聲色地擦了擦剛剛灑到襯衫上的水跡:

  “50周年獻禮…倒是個不錯的名頭,如果能搞成的話,對咱們,尤其是對于裝備工業司來說,絕對是個極大的利好消息,也可以堵住很多人的嘴。”

  說到這里,或許是擔心給常浩南太大壓力,他又話鋒一轉:

  “不過,這個時間節點有點太夸張,我暫時不會往外說,所以你這邊壓力也別太大,保證項目順利和設備可靠性是第一要務。”

  “那…裝備工業司的資源…”

  常浩南試探著問道。

  “就按照你說的這個時間節點來配置,在保證其它部門基本業務不受影響的前提下,只要咱們科工委系統能搞到的,全都由你優先調用!”

  丁高恒在電光火石之間做出了判斷——

  加強對于模鍛壓機的投資,值!

  要緊的事情聊到這里就差不多了。

  他本來還想留常浩南一起吃個午飯,但一想到對方最近的工作安排,還是決定暫時先放一放。

  丁高恒看著常浩南準備出門的背影,又突然把他叫住,補充了一句:

  “關于蘭秘書的事情,直接跟我匯報就行,不需要提交文字材料。”

  “明白。”

  跟渦扇10那邊的情況差不多,模鍛壓機的設計方案,也不可能是一次就完全確定下來。

  在總體研發路線確定之后,還有很多具體技術上的細節需要優化。

  而常浩南開的這個技術研討會,也正是要解決這些問題。

  “常總,按照你之前指導的方法,我們已經完成了對于鍛壓機整體框架的模型建設和網格劃分,設備的靜力學分析也很順利,沒發現什么問題。”

  顏永年站在小會議室的講臺上面,指著幕布上面的PPT對坐在會議桌首位的常浩南介紹道:

  “之前您強調過的,鍛壓機前十階固有頻率分別是0.40618、0.43178、0.64196…”

  “我們查閱了國外同類型模鍛壓機的資料,發現工作狀態下的頻率在0.3附近,不存在共振風險…”

  “等一下。”

  到這里,常浩南突然抬起手,示意顏永年先暫停:

  “參考國外的成熟資料分析當然沒問題,不過這個工作頻率,咱們自己算一下應該也不難吧?”

  “雖然我對0.3這個數值沒什么異議,但有些東西最好還是自己上手做一遍為好。”

  面對常浩南的提問,年近五十的青華大學正教授竟然破天荒地感受到了一絲壓迫感。

  他抬手擦了擦額頭上不存在的虛汗,才有幾分弱勢地解釋道:

  “這個就是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

  “靜力學計算之后,原計劃是計算工作狀態下各結構件的應力分布,但我們發現很難對局部組合承載結構進行受力分析。”

  “我們的網格劃分,是在TORCHMultiphysics軟件上面用六面體單元完成的,但是計算過程中,計算出來的局部應力總是過高,這一方面表明力流在組合承載構件間的不均勻傳遞,另一方面也說明接觸體之間的變形不協調…”

  “考慮到疲勞破壞本來就是重型設備出現失效的主要原因,這個問題必然相當致命,如果不解決的話,很容易導致受到載荷作用后相互接觸的零部件在接觸界面上出現開縫,對設備產生致命破壞…”

  “所以肯定得先完成優化設計,再著手進行工作狀態下的動力學數據計算,否則算出來的結果就都沒什么意義…”

  實際上,要是按照以前的工作習慣,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確定問題的具體所在,已經可以說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

  但是在常浩南這,顏永年解釋到最后,都給自己整緊張了。

  “相互接觸的零部件開縫…”

  常浩南看著顏永年PPT上面C型板和十字鍵的等效應力圖,低頭在面前的紙上記了一下。

  “也就是說,應該是過盈聯接結構這部分建模出了問題?”

  顏永年和另外幾個子系統負責人面面相覷,然后紛紛點了點頭:

  “應該是,模鍛壓機各個部件之間的接觸屬于三維接觸問題,接觸表面的力學狀況存在不確定性,我們嘗試過用試驗誤差法常規迭代,但是計算效率很低不說,收斂性還差…”

  顯然,他們是思考并努力過的。

  只不過失敗了。

  常浩南視線緊盯著電腦屏幕,那上面是顏永年等人進行計算的設定程序。

  應力不集中,如果是制造問題另說,如果是設計問題,那絕對是巨大隱患。

  一段時間的沉默過后,從北方車輛研究所被借調過來的林慶松再次開口解釋道:

  “這算是整個設計方案里最棘手的一個問題,等下次開會,常總能帶來解決方案的話,后面的優化部分,效率應該就會很快了。”

  “不。”

  常浩南仍然沒有抬頭,只是擺了擺手:

  “不用下次開會。”

  “這個問題…大體上有四種解決方案,至于用哪種,你們自己評估一下。”

  “啊?”

  剛剛本來只是想給顏永年找個臺階下的林慶松直接人傻了。

  這可不是茴字的四種寫法,只要多看看書就能知道,還沒什么實際用處。

  應力分布不均勻導致的薄弱點開裂問題,不僅僅國內,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是個巨大的難題。

  一般情況下,如果影響不是特別大,就只能咬咬牙,更頻繁地更換零部件。

  反正疲勞破壞本來也不是不能用,無非是個壽命問題。

  而如果影響很大,那一般就只有針對性補強了。

  包括林慶松的本職工作——重型車輛設計,也面臨類似的情況。

  每一次都得花上幾年,甚至更長時間慢慢測試和解決。

  結果常浩南一上來就是四種解法…

  常浩南示意顏永年先回座位,然后自己走到了講臺上面,拿起一根教鞭指著幕布上的設備模型:

  “在工作狀態中,在鍛壓機的上部由C型板、十字鍵、大拉桿、夾緊梁形成一個小的閉環力循。在鍛造過程中,液壓缸產生的力作用在上板梁上然后傳遞給C型板,通過十字鍵依次傳給大拉桿、夾緊梁,最后再回到C型板上。”

  “所以,這里面最重要的部分是十字鍵和C型板之間的配合,此二者之間的接觸狀態,不但會影響力流傳遞的特征,還會對整機在各個方向的變形產生影響。”

  “所以重點在于,在組合結構有較平緩的過渡,使應力和變形順暢協調傳遞。”

  講到這里,他回過頭,看向下面坐著的十幾個人:

  “到這一步,認可?”

  眾人的反應有快有慢,不過基本都點頭表示能理解。

  “那么,相應地解決方案就是。”

  常浩南拉過旁邊的黑板,拿起一支粉筆:

  “第一,可以在不改變任何構件形狀的條件下,設置不均勻的過盈量,這樣不會削弱部件本身的強度,至于具體的方法,TORCHMultiphysics中提供了一個叫做‘粘合’的功能,可以把具有不同網格的兩部分粘連在一起…”

  “這里面,只要過盈量的設定滿足Δ(min)pd(C1/E1C2/E2)103即可,其中E1和E2分別是被包容件與包容件材料的彈性模量…”

  “第二,是根據我剛剛進行的力流分析,對十字鍵和C型板的接觸面進行外形修配,減少受壓狀態下兩個零部件的位移量…”

  “第三,剛剛說到的開縫問題,實際上是因為預緊力和主作用缸的反作用力產生了一個附加力矩,可以考慮把楔鍵的下部修配成具有一定斜度的形狀,用以平衡這個附加力矩…”

  “第四個方法的思路和第三個差不多,不過是通過改變部件結構的方式實現…”

  臺上,常浩南的思路越講越通透。

  臺下,眾人也跟著他的思路奮筆疾書。

  當然,寫著寫著,就只能奮筆疾書了。

  思路只能回去以后再慢慢回味。

  一直到寫滿兩面黑板,常浩南才算是把剛剛臨時想到的四種解決辦法給講清楚。

  他回過頭,本來想問問大家的想法。

  但看著或是皺眉思索,或是茫然無措的表情,這個問題終究是沒問出來。

  有些話,說出來就不禮貌了。

  好在能坐在這里的人,也都不會是泛泛之輩。

  一時間跟不上思路只是因為他講的太快太跳躍,而不是真的完全理解不了。

  回去多復習一下,總會明白的。

  “常總,為什么會這么熟練啊…”

  一個稍微年輕一些的技術人員看著面前自己的筆記本,長長地嘆了口氣。

  常浩南自然不可能直接說我開了掛,只好在憋了半天之后回答道:

  “或許是因為,TORCHMultiphysics,是我設計的吧…”

  (本章完)

  最新網址:

夢想島中文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