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50章 運8的機翼結冰,老大難問題了

夢想島中文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1996年,我國花費6600萬美元的巨額經費,從英國購買了8套搜水2000MS雷達,計劃安裝在運8平臺上,交給海軍航空兵使用,用于對水面目標進行搜索,從而引導殲轟7發射反艦導彈進行攻擊。

  最終總共生產了4架運8J海上警戒機。

  這四架飛機也是在世紀之交的時候,我國僅有的空基遠程探測力量。

  性能么…只能說差強人意。

  但至少算是解決了有無問題,而且這種飛機還有一定的指揮能力,讓我軍提前對真正預警機的戰術安排和使用保障積累了不少經驗。

  因為從英國購買的雷達目前還沒有到貨,所以常浩南面前的這架運8Y實際上還只是一個等待改裝的平臺機型,現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在各種環境下進行試飛,以獲得足夠的飛行數據。

  而此時,這架停在機庫里的飛機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損傷,經過改進的機頭雷達罩,以及前起落架都因為降落時的沖擊而變得幾乎不成樣子。

  好在駕駛艙和機翼部分都保持得比較完整,因此機組成員只是受了些傷,而且后續也還有進行修復的可能。

  已經有不少182廠的工作人員在這里對飛機進行檢查了。

  見到杜義山和常浩南走進停機棚,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走了上來,用一口帶著些許湖南口音的普通話說道:

  “杜院士,我們已經按照您的分析,對飛機降落過程中的飛行數據進行了還原和模擬,發現跟實際情況完全能對的上。”

  “另外,剛剛從總裝車間里臨時調了一架運8F,可以用來配合您進行試驗,安12測繪仿制的資料以及后續幾個改進型的設計圖也已經準備好了,我們182廠從我以下,不,從王總經理以下所有人都聽從您的調遣!”

  本來,常浩南對于面前的這個人并無什么印象,但是聽到他的口音之后瞬間就反應了過來。

  這位是日后一系列運8平臺改進型號的總設計師,梁紹修。

  由于原本負責運8原型到運8C的徐培麟總師去年已經退休,技術實力本就比較薄弱的182廠此時只能由他來挑起大梁。

  偏偏就在最青黃不接的時候,還遇到了這么一次要命的事故。

  “我這把年紀,跟你們徐總師都差不多了,分析問題還可以,但是其它方面已經趕不上年輕人咯。”

  杜義山擺擺手,然后向對方示意了一下身邊的常浩南:

  “這是我的學生,常浩南,我想,這次改進的主要工作,應該是由他來完成。”

  “這…”

  梁紹修看著面前比自己還要年輕的常浩南,一時間有些遲疑。

  但很快他就想起來自己似乎見到過這個名字:

  “哦…606所那邊今年申報的那個…”

  殲8C目前還沒有設計定型,并且畢竟是涉密項目,也不會用特別公開的形式進行宣傳,因此常浩南現在更具知名度的身份還是那個先進技術成果第一完成人的身份。

  這種頭銜擱在外面幾乎沒有影響力,但在航空系統內部完全可以作為硬通貨。

  “梁總師,您好,很高興能跟您和182廠的同志們一起合作。”

  經過八三工程的歷練之后,常浩南的管理能力有所提升,已經逐漸習慣了應對類似的場面,再不是前世那個連參加研討會都有些緊張的小角色了。

  “您好,常浩南同志,能有杜院士和您的幫助真是太好了,感謝你們。”

  “現在我們面臨的時間壓力非常緊,運8J是在運8C全氣密型的基礎上發展的,改進部分并不涉及飛機的翼面部分,所以這次事故對于整個運8型號來說都是一個大麻煩。”

  “我們馬上就要交付給郵政航空一批新型號的運8F,如果不能妥善解決機翼結冰隱患的話,可能會導致用戶拒絕接收,還有正在和波斯那邊洽談的出口訂單,同樣會受到影響。”

  “嗯…關于時間方面我沒辦法保證什么,但肯定會拿出最快的效率。”常浩南點了點頭:

  “要不我們先去看一下設計資料?”

  “好,跟我來。”

  看著常浩南信心滿滿的樣子,原本心急火燎的梁紹修也跟著冷靜下來了不少。

  實際上,常浩南知道運8機翼結冰問題的癥結所在。

  只不過他在這一世從未接觸過運8相關的資料,直接拍胸脯打包票實在過于違和了…

  簡單來說,就是安12/運8飛機的除冰系統設計不夠合理。

  以結冰情況最嚴重的水平尾翼為例,其只有一套分布在整個平尾表面、雨露均沾的電加熱除冰系統,而且這套系統還只有一檔最高電流模式可用。

  在蘇聯那邊,考慮到北極圈附近的氣候條件,這個設計還是勉強可用的,反正溫度夠低,大電流就大電流了。

  即便如此,安10/安12的飛行安全記錄也相當糟糕。

而到了溫度相對較高的華夏,如果在還沒結冰的情況下長時間開啟加熱系統,就會導致絕緣膠層急劇升溫碳化,進一步產生短路并燒穿平尾蒙皮  所以飛行員必須在確認平尾有結冰風險,甚至已經開始結冰的時候,再把電加熱裝置打開。

  就算這樣也會面臨風險。

  因為機翼不同部位的結冰厚度是不一樣的,而除冰裝置的加熱功率卻是平均的。

  很可能出現有些地方的冰還沒除掉,有些地方的絕緣膠層已經開始損壞的情況。

  當然,也有猛人可以憑借經驗,通過多次短時間打開加溫裝置提前預防結冰,但這顯然不應該作為對一般飛行員的要求。

  至于飛機主翼,如之前杜義山所說,由于使用了效率更高的氣熱防冰系統,所以在防冰能力方面確實無需擔心。

  但也絕對不是沒有問題。

  氣熱除冰需要抽取發動機燃燒室內的高溫高壓燃氣作為熱源,因此不可避免地會導致飛機的動力受到影響。

  所以應該在滿足除冰能力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所使用的燃氣總量,保持發動機的性能。

  然而運8這套系統的設計同樣突出一個大力出奇跡的思想——

  要知道,飛機在起飛、降落、低空低速飛行這些過程中最有可能遭遇機翼結冰。

  同樣也需要發動機輸出足夠的功率,或者準備輸出足夠的功率。

  在這個時候你一次抽走10的高溫高壓燃氣去除冰,動力怎么保證?

  況且低空低速飛行的環境本來就復雜,再人為增加一個吹拂機翼表面的高速氣流,只會進一步增加不穩定性。

  這一切,都讓運8本就糟糕的低速性能愈發雪上加霜。

  “對了,梁總師。”

  走出機棚之后,常浩南突然叫住了前面的梁紹修:

  “最好能有一個氣象學方面的專家來協助我們,這樣效率會高得多。”

  感謝兄弟們的支持,明天上暢銷精選,加更!

  (本章完)

夢想島中文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