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18章 進氣道異物,隱患解決(為盟主

夢想島中文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其實常浩南也沒有太多好講的。

  既然問題已經確定,下一步自然是解決問題。

  飛機制造作為一個復雜程度極高的工業過程,哪怕到了二十多年以后,很多步驟仍然高度依賴人工操作,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一些鉚釘斷頭、金屬碎屑這樣的金屬遺留物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情況。

  但正常情況下,一來按照規定,總裝過程中每個步驟結束開始之前,都應該對零部件進行檢查和清理,這一步應該可以處理掉絕大多數工件表面的異物,二來就算在一些難以檢測和清理的深孔中還存在一些漏網之魚,它們也不可能輕易跑到進氣道里面去。

  至于說1001號原型機在交付之前沒有檢查和清理過進氣道內部這種事情…

  常浩南看了一眼低著頭連大氣都不敢出的132廠代表,覺得這個可能性恐怕比較低。

  以十號工程的重要性,總裝過程中肯定要把所有的檢查流程反復進行多次。

  再說,即便只從邏輯上判斷,如果132廠的質量管理能離譜到這種程度,那么類似的事故以前應該早就發生過才對。

  想到這里,常浩南把自己之前從112廠那邊學到的飛機制造流程在腦海中飛速過了一遍,然后站起身。

  結果還沒等他開口,也不知道是誰起的頭,會議室里面響起了一陣掌聲。

  剛開始還是稀稀拉拉,但幾乎轉瞬之間就變得如潮一般。

  常浩南抬起手向下壓了壓,但卻并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他注意到與會人員,尤其是來自試飛站和總裝車間的人員眼神相比前些天,甚至相比今天上午都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那是“聽說一個人很牛逼”和“意識到一個人真的很牛逼”之間的區別。

  一直到大概一分鐘過后,掌聲才終于平息下來。

  “首先,從檢測報告的內容來看,附著在進氣道末端和發動機葉片上的金屬碎屑基本可以確定來自鉚接過程中的鉆孔和壓釘過程。”

  雖然這是大家都已經意識到的問題,但是當在會議上正式被總結出來的時候,不少人心里還是咯噔一沉。

  尤其是薛熾夀。

  作為總工程師,在原型機的生產制造過程中出現如此大的質量紕漏,他是肯定免不了要負責的。

  當然,他也已經做好了這方面的心理準備。

  不過,就在薛熾夀已經準備進行一番自我批評的時候,常浩南卻緊接著話鋒一轉:

  “但我認為,這并不是一次由于生產責任或者質量檢測規則落實不到位而產生的問題,主要原因應該還是技術層面上的。”

  這一句話,讓不少人忐忑不安的內心瞬間平靜了些許。

  “相比于132廠過去生產的多種型號殲7飛機,十號工程在工藝和設計的復雜程度上都前所未有,而生產檢測的標準卻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完成提升,也就是說,很多以前沒有問題的操作流程和生產規定,放到現在可能就會有問題。”

  “所以,針對目前的情況,我認為馬上應該進行的有兩項工作,一是對飛機進行徹查,對于蒙皮鉚接過程中不慎掉入機體內腔中的多余物進行一次徹底的查缺補漏,二是全面檢查飛機的設計,搞清楚飛機內腔中的異物到底是從哪里進入到進氣道里面的。”

  簡短的發言結束,常浩南回到了座位上。

  他雖然被請過來擔任十號工程的顧問,在項目方面的權限和話語權不小,但畢竟不是611所和132廠內部的人員,對于更加具體的責任歸置問題肯定不能再說太多。

  那是他們組織部門的事情。

  “我再補充兩點。”

  薛熾夀把面前的話筒稍稍拉近到自己面前,

  “無論最終排查出來的問題原因是什么,主要責任都是由我來負,所以大家在工作中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包袱,另外,在排查結束之后,要根據殲10的特點制定相應的生產規章制度,確保以后在生產的任一環節中,都不允許有多余物進入機體內腔。”

  “散會!”

  明確了接下來的任務,又吃下薛熾夀喂的定心丸之后,第一次試車工作遭遇失敗的陰霾總算被掃除,眾人也迅速按照會上的部署展開后續的工作。

  132廠轉過頭去直接開展了一個“質量文化月”的建設活動不提,611所這邊,對于進氣道設計方面的排查速度比常浩南想的還要更快。

  第三天一早他剛剛吃過早飯來到辦公室,就接到了一個來自楊韋的電話:

  “進氣道和機體內腔之間的連接,找到了。”

  “這么快?等我馬上過去。”

  幾分鐘之后,常浩南在一間設計室內找到了埋頭在圖紙堆里面的楊韋——

  由于十號工程的設計開始于90年代初期,并且基本設計在常浩南重生之前就已經完成,因此自然沒等到用上數字化設計技術的機會。

  現在611所已經開始組織部分人手從601和603所吸收相關經驗,不過這種活注定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

  所以還是得慢慢翻紙圖。

  “常工,我昨天確認了好幾遍,殲10的進氣道與機翼以及機體隔框等腔體并沒有物理聯系,就算這些部分里面殘留了異物,也絕無可能被吸入進氣道之中,所以我今天早上換了個思路,你看這里。”

  楊韋說著指向了進氣道入口附近的幾個地方。

  “二元三波系可調進氣道為了保證各種工況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里面有幾個球面單向活門,這個部件的制造流程是把彈簧、支架和活門安裝到殼體內部之后直接收口,屬于一個下線只后就不可分解的部分。”

  “我詢問了負責制造這個活門的配套廠家,得知他們過去是使用簡單的煤油沖洗方式進行清理,而經過分析,這種辦法并不能很好地去除殼體內部可能殘留的異物。”

  “正常情況下,這個活門在發動機工作的過程中應該會關閉,但如果有東西卡在軸承部分,就會導致復位不良,這種情況下,進氣道內部強大的負壓就很可能把里面的金屬異物給吸出來!”

  常浩南拿過進氣道和球面單向活門的幾張設計圖,攤開在桌上仔細觀察了幾秒鐘。

  然后,他想起來自己曾經見過類似的結構。

  “等一下…這東西不是應該有一個專用的清潔芯軸么?”

  “專用芯軸?”

  楊韋一愣:

  “他們沒提過這回事,說是直接用的高壓流體沖洗法。”

  “唔…”

  常浩南意識到,自己前世見過的那個清潔工具,應該就是在殲10連續兩次試車失敗之后,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被搞出來的。

  好在結構并不復雜,他現場逆推很容易就能拿出設計圖。

  “你這有電腦么,帶作圖工具的。”

  “隔壁有,我帶你去。”

  當天中午,常浩南就把一份打印出來的圖紙交給了楊韋。

  “這個設備的原理就像是圖2這樣,清洗之前用圖3所示的芯軸頂進去,推開活門10,然后用反向壓力進行沖洗…”

  楊韋聽著常浩南的介紹,整個人突出一個目瞪口呆。

  許久之后,他才從后者手中接過圖紙,頗為感慨地說道:

  “我以前覺得,我在工程方面多少還是有點水平的。”

  “現在看來,還是得繼續追求進步啊…”

  (本章完)

夢想島中文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