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078鹵肉

夢想島中文    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79章  張桂芳欣然接受了姐妹倆的孝心,嘗了口鳳頭,唐植桐吃了根爪子,剩下的讓姐妹倆給分了。

  這玩意進嘴第一口脆,后面開始粘牙,距科技與狠活還有一段距離。

  晚上又是水餃,豬肉南瓜餡的。

  豬肉餡是張桂芳早收拾好的,半斤來沉的樣子,帶點點肥肉星子。

  南瓜是自家儲藏的老南瓜,去皮去瓤,擦絲切碎,加鹽、醬油,與肉餡充分攪拌。

  攪拌的時候,唐植桐偷偷摻進些料油,一會那小味肯定撓撓的。

  老南瓜不用攥水,但也要在拌好后抓緊包,否則會有湯滲出來。

  豬肉南瓜餡的水餃、蒸包味道都很贊,肉味中夾雜一絲南瓜的香甜,軟糯適口,老少皆宜。

  煮好水餃,依舊是盛上三茶碗,先放八仙桌上。

  盛出剩余水餃,一家人才開始吃。

  吃著吃著,張桂芳冷不丁的朝唐植桐來了一句:“今年也沒買到豬頭,手藝你沒忘吧?”

  “沒忘,我記著這事呢,您放心吧。”電石火花之間,唐植桐想起了為啥今年感覺糗著無聊了,因為少做了一件事――鹵豬頭肉!

  本著技多不壓身的樸實想法,自打唐植桐記事起,家里每逢過年都會鹵一副豬下水。

  唐奶奶看著兒子傳授技藝給孫子,主要為了練手藝,改善伙食只是捎帶的。

  來到這個年代過的第一個春節,竟然把這茬給忘了,罪過罪過。

  “年三十的時候,我跟那邊提過一嘴,想整幅豬下水。領導答應給問問,說明兒給信。明天我上班的時候聽電話吧。”唐植桐咽下嘴里的餃子,跟母親解釋道。

  “行。能淘換到咱就煮,沒有的話就等明年。”張桂芳也不強求,外面的情況明擺著,肉都比以往少了,強求只會難為孩子。

  “嗯嗯。”唐植桐點頭答應下來,心里卻想著:自己空間有的是豬下水,挑兩副肥的,明天下午煮了!

  吃完水餃,再每人來一碗餃子湯,原湯化原食,就一個字:舒坦!

  吃完飯喝完湯,碗筷由鳳珍收拾。

  爐子上蹲著一壺水,唐植桐掏出洗腳盆,調好水溫,舒服的燙燙腳準備睡覺。

  大年初二,信件依舊不多,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帶著大嘟嚕小滴溜的禮品,大多是走親戚的。

  現下百姓對親戚關系極為看重,姑、姨、舅輪換著串門,孩子們也盼著。

  只要去走親戚,哪怕年齡再小,也是客,吃飯能上桌那種,這意味著能好好犒勞一下自己的五臟廟。

  今年雖然供應緊張,但并未到吃飯給糧票的地步,等明后年,走親訪友留飯的話,就得給糧票了,所以到那時一般沒人留下吃飯。

  唐植桐家人際關系簡單,門前冷冷清清。尚未找到大伯小姑,至于姥姥家跟斷絕關系沒什么兩樣。

  這事,唐植桐知道一些。

  鬼子進村后,糧食緊張,張家就把女兒給賣了,死契,親爹媽死了都不用服喪,老死不相往來那種。

  按張桂芳的說法,當時老張家還到不了賣閨女的地步,無非是重男輕女,認為女兒早晚是外人,養著不如賣了劃算。

  張桂芳曾經說過,自己從小不受待見,干得多,吃得少,穿的爛,在自家受盡了欺負,甚至以為自己是撿來的野丫頭。

  干干巴巴的丫頭賣不上價,幾十斤玉米就被唐奶奶領走了。

  張桂芳說以為更沒活路,不曾想到了唐家先養了半年,這半年張桂芳人長了個,開了身量,后面才圓房有了唐植桐。

  所以,張桂芳是真的把唐奶奶當親媽待,這輩子活的也只是這一家老小。

  張桂芳也沒真正斷了與老張家的關系,只是她不上張家的門。像上一次,張家老大結婚來打秋風,張桂芳最終還是給了兩塊錢。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唐植桐站自己媽媽這邊。自己如何對待老張家,最終得看母親的態度。

  等唐植桐中午下班后,車把上就多了兩副豬頭肉,倉庫有好多,唐植桐都是撿個頭大的挑的。

  顯眼,引得行人側目,過年走親戚,有一些拿得出手的東西,親戚臉上有面子,人人恨不能這樣的親戚多給自己來兩個。

  鹵豬頭肉是唐家的家傳手藝,鹵好后大多自家吃,也送些給鄰居。

  早年唐爺爺走街串巷售賣時,由于沒有冰箱,為了防止變壞,鹵肉味道會咸一些。

  最近幾年,由于沒有親戚來往,為了保存更長時間,鹵肉味道愈發的咸,咸的那種。

  唐植桐記得有一年鹵肉時放了很多鹽,那次的鹵湯,單獨挖一勺燉顆白菜,白菜出鍋后,咸淡正合適。

  今年他不打算整這么咸,沒法吃,糟蹋肉。

  “怎么這么多?”回到家后,張桂芳看著兒子自行車上掛著的兩副豬頭肉,大為吃驚。一副就是一套,連豬頭帶內臟,十多斤的樣子。

  “在工地的時候,人家嘗過我的手藝,這不,聽說我要做,讓給加工一副。另一副才是咱的。”唐植桐的瞎話張口就來,哪有什么領導,他只是打算做好放空間,方便以后應急食用。

  “哦,那我去你馬大爺家借鍋,咱家的太小。”張桂芳瞅瞅豬頭的大小,提議道。

  “好嘞,您慢點,我先處理下豬毛。”唐植桐讓鳳珍把土灶升起來,墩上鍋熬瀝青。

  用鐵鉤子烙豬毛,不僅效率慢,還容易有殘留,吃到嘴里有刺撓感。

  用瀝青就好多了,豬頭粘上瀝青,等瀝青冷卻后撕下來,干干凈凈的。

  唐植桐想用松香,但那玩意是工業原料,自己根本搞不到。就連手里的瀝青,還是唐植桐在工地的時候吳海洋從路面硬化材料里給摳出來的。

  烙豬毛的味不好聞,瀝青的味道也不好聞,但倆妹妹都沒跑開。

  唐鳳珍燒著鍋,用的雜草、麥稈、細小的樹枝,一會要拿爐灰清理豬腸里的異物,去除異味。

  張桂芳回來后,在院子里刨了個坑,一會清理豬腸的廢水、爐灰都要倒在這個坑里掩埋,好歹也算肥料,為開春種菜攢著。

  一家人好一通忙活,等鹵好后,已經是晚上十點。

  先在八仙桌上供上一盤,又讓兩個妹妹嘗了肉,大家才心滿意足上床睡覺。

  發燒了,37.5…

夢想島中文    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