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八十八章 與遼國軍備競賽

夢想島中文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最新網址:bixiashenghua慶歷五年,隨著李元昊這場恥辱性的大敗,遼國的試探算是落下帷幕。

  耶律宗真震驚于宋人火槍的厲害,最終不敢輕舉妄動。

  實際上火槍早期并不優于冷兵器,早期滑膛火繩槍擁有射速慢、射程近、易炸膛、精度差等等缺點。

  但架不住趙駿是知道早期滑膛火繩槍的缺陷,所以他一開始就沒有奔著這玩意兒去,而是直接奔著黑火藥時代,最好的火槍,線膛燧發槍去。

  有了定裝米尼彈,加上穩定子彈的膛線,這樣的設計已經達到了火槍時代的巔峰,在發明雷汞火帽,讓火槍變成步槍之前,線膛燧發槍就代表了目前能夠達到的最高水準。

  拿破侖時代燧發槍并沒有壓制住重騎兵,特別是法國,步兵集團基本已經普及了燧發槍,而且還有火炮,但拿破侖的軍隊里,依舊有大量的重騎兵存在。

  然而那是因為拿破侖時代他們的騎兵都經過專門的訓練,不僅會有爆炸訓練,防止馬匹因巨大的聲音受驚,還有火光訓練,防止馬匹看見火槍噴出的火焰而驚慌失措。

  實在沒時間或者沒訓練好的騎兵也有辦法,那就是給馬匹蒙上眼睛。

  這樣成隊列的重騎兵方陣,在沖鋒的時候依舊能夠給沒有完全形成火力壓制的火槍隊方陣造成威脅。

  除此之外當時拿破侖時期的槍械也并非使用米尼彈的線膛燧發槍,而是滑膛燧發槍,米尼彈一直到拿破侖死后的第三年才被英國人發明出來。

  所以綜合上述,騎兵也不是不能與火槍一戰。一直要到一戰時期,裝甲汽車加馬克沁的普及,才徹底把騎兵消滅。

  只不過至少耶律宗真肯定沒有對付大宋火槍的辦法。

  他沒有為了防止馬匹受驚,給騎兵進行防火、防爆的訓練。也沒有組織一批專門針對火槍的重騎兵——他麾下的皮室軍依舊是以皮甲為主,這并不能阻止子彈的穿透。

  這就造成用輕騎兵跟大宋的火槍隊作戰,那跟送死沒什么區別。

  李元昊就是個例子。

  他的鐵鷂子其實也是一支重騎兵部隊,可并非拿破侖時代的全身甲,而是只上身帶甲胄,馬匹也沒有鎧甲。

  結果遭遇到宋軍的千人火槍小隊,三千人的鐵鷂子軍加上一萬人左右的普通輕騎兵,被打得落花流水,炮彈加上火槍噴出的火焰,還沒等騎兵靠近,馬匹就受驚四處亂竄了。

  因而見到李元昊的慘敗,耶律宗真知道,至少在找到如何防備宋人火槍的辦法,或者自己也搞出一批火槍之前,現在南下對大宋動手,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不過李元昊那邊雖然損失慘重,卻也不算太虧。因為為了讓他出兵,遼國還是給了他不少東西,也算是能夠彌補這一次出兵加上賠償的損失。

  相比于遼宋的龐大,西夏的體量還是太小。遼國和大宋從指縫間流出點東西就夠西夏用的了,倒也不至于因這次而傷筋動骨。

  但這對于西夏的政治和軍事打擊是非常大的。

  本身黨項部落從李繼遷時代就已經習慣了當大遼和大宋的藩屬國,又被大宋連續擊敗幾次,心氣神就已經先天矮宋人一頭,貴族首領們都不愿意與大宋再打仗。

  主戰派張元又被宰了當平息大宋怒火的禮物,這下整個國內都沒什么主戰派的人,李元昊再想主動挑起對大宋的進攻,怕是很難了。

  當然。

  這都是李元昊的事情,與大宋無關。

  慶歷五年新年剛過,汴梁就熱鬧了起來。

  去年臘月開封府結冰,官府雇傭百姓開展清掃積雪、破除堅冰的工作。

  汴河重新通渠,剛剛開春,才一月光景,就已經有很多商船往來。

  最近幾年,汴梁最頭疼的問題不是日益增多的打工人給城市各方面管理造成困難。

  而是汴河、蔡河、廣濟河、金水等幾條河流的承載量不夠了,每到春夏時節,商品貿易最繁盛的時候,河道堵塞的事情就屢次發生。

  這顯然嚴重阻礙了經濟發展。

  所以趙駿打算在城外新修一條運河水渠,從滑州挖到開封,直線距離為一百公里左右,動用民夫怕是得超過十萬人了。

  一月十四日,政制院內,新年剛過沒多久,明天就又是元宵節,官府才上幾天班沒多久就馬上又要休沐,因此政制院內外的官吏們個個都沒什么太大干勁,就想著明天放假去哪玩。

  趙駿卻沒躺平,他現在已經是實質性的大宋第一權力人,趙禎都得看他臉色,要想躺平過奢侈生活的話,不說生活多姿多彩,那也能算是想干嘛就干嘛,想去哪兒就去哪兒。

  但他頗有點工作狂的架勢,每時每刻都在想著強盛大宋的事情,如今來到大宋已經快九年,也做了很多事情,但他還是覺得不能滿足,依舊奮斗在工作的第一線上。

  主要也是在他眼中,大宋的發展還是太慢了。

  除了軍事上和煉鋼上比較先進,達到了工業革命初期水準以外,其它方面慘不忍睹。

  比如科學體系,實驗原理,公式設立,工業標準化、流水線都沒有。

  可以說整體進度非常慢,都已經九年了還沒搞出蒸汽機。

  但這也沒辦法。

  很多東西不是知道原理就能做出來。

  科學需要體系,需要不斷實驗和摸索,并不是知道原理就能馬上產出。

  不過火苗已經種下。

  大宋如今在全國各地開設現代化學校,教授小學和初中數理化知識,并且從去年開始,數學又再次被納入到了科舉當中,成為進士試里比較關鍵的一門課程。

  只要再耐心等幾年,等其它物理化學知識生根發芽,將來再把物理和化學納入科舉里,想信屬于大宋的完整科學體系在未來十幾年內就能誕生。

  “漢龍,在看什么呢?”

  上午辰時,早朝結束后,諸多宰相都各自回家先休息一會兒,差不多過了一個多時辰,到辰時末,早上九點鐘的就又來上班。

  晏殊算是精力比較旺盛的,第一個到,其余呂夷簡、王曾他們身體不適,遲到早退是常有的事情了。

  盛度還是沒有挺過去年冬天,在年底病逝了。

  如今趙禎也體恤這幫老臣,允許他們多休息一會兒,甚至讓他們可以不上早朝,所以有的時候經常是趙駿一個人在政制院干活。

  “今天早上朝議不是聊了汴河堵塞的問題嗎?我就在想,如果從滑州挖一條水渠直通汴梁該多好。”

  趙駿看著輿圖說道。

  晏殊走了過來,納悶道:“又挖一條河通汴梁嗎?現在城里可經不起這么大的工程。”

  “直接挖通城里肯定不行,那樣得征收多少地哦。”

  趙駿指著地圖道:“從滑州挖到開封東城外就行了,以后城市要擴張,東城外肯定會大規模發展,滑州往南挖條運河,一來可以給黃河分流,減少黃河水流壓力。二來以后從大名府來的船,就不用繞遠路先去汴口了。”

  宋代黃河跟后世黃河差別很大,后世黃河直接就是在開封市旁邊了,但在宋代卻是在距離汴梁一百公里外的新鄉市南面。途徑滑縣、濮陽、聊城、商河,最終在無棣縣與濱州沾化區之間入海。

  即便是宋代三易回河,改道的位置也并非是在開封,而是在下游的濮陽。

  這種情況一直到明清時期,黃河幾次泛濫改道,最終于明朝潘季馴治河之后,黃河從鄭州市西北的廣武鎮到濟惠區一帶,正式開始往南移,流經鄭州、開封、蘭考再往北流。

  接著光頭炸了花園口,再次大改道,形成了后世今天的黃河。

  所以說宋代的黃河距離后世的開封市非常遠,中間也沒有任何運河,雙方之間唯一的聯系就是汴河。

  這就造成了河北大名府的船運要想到汴梁,就必須要先從永濟渠駛入黃河,逆流而上一百多公里,再從后世河南滎陽市汜水鎮的板渚渡口駛入汴河往汴梁去,大大增加了航程。

  等到元朝的時候,由郭守敬大規模主持運河修建,才又挖了濟州、會通、通惠等河渠,把運河改成直線,連通南北,比隋朝大運河航程短了900多公里。

  但元代是為了讓政治中心北京與經濟中心杭州迅速連通起來才修建了南北運河,宋代的經濟和政治中心都在開封,開封已經與杭州有運河,自然不用像元代那樣修一條從北京直通杭州的河流。

  只是目前隨著河北鋼鐵工業逐步建設,加強大名府與開封府的經濟政治聯系勢在必行,因此從滑州重新開辟一條航運過來,對于兩地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晏殊看著輿圖上的標識,稍微思索后微微點頭道:“嗯,若是修一條運河,確實對大宋很有裨益,以后即便遼國打來,我們也能迅速做出應對。”

  “待會讓賈昌朝找工部的人出個規劃書給我,具體要用到多少人,挖哪里合適,方方面面,都要做好詳細的前期準備工作。”

  趙駿放下手中的毛筆,剛才他在輿圖上稍微畫了幾下,但這種隨意涂鴉肯定不行,還是得實地考察。

  不過他本人不用去,這種事情交代下面,讓工部的人去做就足夠了。

  “好。”

  晏殊應了一聲。

  剛說完,李迪就走了進來,他手里還拿著一份公文,臉色露出凝重的表情。

  “怎么了復古公?”

  趙駿看向他。

  李迪把手中公文扔在桌案上,搖搖頭道:“這些商人太大膽了,居然繞過我大宋的邊市,直接把貨送到了遼國的潤州。”

  “避稅嘛,很正常。”

  趙駿笑了笑道:“讓海軍盯著點,發現一律處理掉。”

  李迪翻著白眼道:“海軍早就發現了,但他們收了賄賂,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要不是這次軍隊改制,海軍天才一住言情小說s23us也整頓了一下,恐怕朝廷還不知道被瞞到什么地步。”

  “我看看。”

  趙駿立即意識到了問題嚴重性,拿過公文開始看了起來。

  大宋其實有海軍,或者叫做水師更貼切一點,因為所謂的海軍其實沒有什么艦隊,也疏于訓練,實力非常差。

  所以縱觀整個北宋,海軍幾乎都沒什么出場,除了平海軍在海上之盟的時候出現過以外。

  趙駿發展日本高麗貿易之后,就開始籌備組建海軍力量,于山東東萊、淮南通州、河北滄州建造了三支海軍,分別為山東平海軍,淮南鎮海軍,河北定海軍。

  現在的海軍可不是以前那種樣子貨,除了水軍士兵以外,船上都裝備了大炮的,就像加勒比海里那種兩側舷炮,甚至還有正面的主炮。

  這樣就讓海軍的戰斗力大大提升,在遼國幾乎毫無海軍實力的情況下,大宋的這三支艦隊幾乎在渤海、黃河、東海以及日本海橫行霸道,無人抗衡。

  趙駿的下一步是打算在南海再建一支艦隊,以保證海上絲綢之路的航運安全。

  可是現在居然出現了大量商人規避稅務,不從大宋位于滄州的邊市把東西賣給遼國,而是直接從日本高麗拉了貨物就往遼國跑,且海上艦隊還出現了貪污,這可是個嚴重的問題。

  這意味著艦隊腐化,戰斗力變低,那對于稱霸海洋就是個重要威脅,趙駿自然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他看完了公文,面容嚴肅道:“這個問題還是非常嚴重,海上的監管力量還是不到位,船只出海之后就與國內失去聯系,一旦整條船都沆瀣一氣,在外面大撈特撈,朝廷也管不到他們。”

  “是啊。”

  李迪搖搖頭道:“為此朝廷不知道要損失多少賦稅哦。”

  “可惜啊,還是得盡快把科學體系建好,這樣就能把電磁搞出來,以后想辦法發電報就好了。”

  趙駿嘆了口氣,說道:“我現在還是太忙了,而且從發明電力,再到有線電報,最后弄無線電波,怕是得用漫長的時間去研究,我沒辦法這么一心一意去做。”

  “萬事開頭難,大宋缺的是整個科學體系,等以后數學物理化學的基礎知識在大宋普及,形成完整的體系后,這些事情也會容易很多。”

  晏殊寬慰了一句。

  “嗯。”

  趙駿應了一聲,隨后又忽然說道:“這公文里說,日本往遼國送的東西,基本上都是硫磺?”

  “是啊。”

  李迪說道:“從去年年底開始,遼國不知道發了什么瘋,開始高價大批收購硫磺,硫磺價格日益高漲,運回我們國內的硫磺都少了許多。”

  趙駿摸著下巴,倏地笑道:“這是好事啊。”

  “這還好事?”

  晏殊無語道:“咱們自己的火藥都快用不起了。”

  “安排個人,把完整的黑火藥配方高價賣給他們,讓遼國繼續收購硫磺去。”

  趙駿笑道。

  “啊?”

  李迪大驚道:“漢龍,這怎么能行呢?”

  “行。”

  趙駿解釋道:“這是在消耗遼國的國力,軍備競賽嘛,他們傾國之力搞火器去了,國力可不就下降了嗎?我們大宋卻是蒸蒸日上,此消彼長,將來滅遼又多了幾分可能。”

  晏殊倒是聽他說過以后火藥配方可以賣給遼國,但李迪不知道。

  他納悶道:“若是遼國也發展出跟我們一樣的火器,那我們豈不是無法與他們再戰了?”

  “誰說的?”

  趙駿笑道:“軍備競賽比的是誰先發展出更好的武器,問題是,他們有合格的鋼材嗎?有米尼彈嗎?有顆粒化火藥嗎?他們的火器永遠都比大宋差,等他們搞完這些,說不準大宋都搞出黃火藥了,還用怕他們做什么?”

  工業時代就是通過科學先進碾壓農業時代,而哪怕是工業也有高下之分。

  現在大宋已經算是初步進入了第一次工業革命,趙駿的兩個劃時代的鋼鐵冶煉技術讓他們有了超快的煉鋼效率。

  這樣一來大宋就會爆發式地出現鋼鐵增長,遼國那邊卻還是農業時代,就算有了黑火藥完整配方,有了火槍大炮,質量、射程、威力、數量與大宋的比起來,天壤之別。

  所以趙駿從來都不怕遼國也發展火器,反而希望遼國如此。

  因為只有宋遼進入軍備競賽時期,遼國的國力也就會大量消耗在軍事上,于民生無補。

  而大宋的科技只要一直踩在遼國頭上,那么民生、經濟、軍事等等全面綜合發展,永遠都穩壓遼國,遼國就不可能在軍事上強過大宋。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趙駿算是在逼著遼國把重心放在軍事上。

  他們不放不行,如果不放的話,大宋的軍事只會繼續強盛,遼國依舊維持著原來的冷兵器打發,遲早有一天會被大宋的火炮、手榴彈、火槍炸飛天。

  因此這也算是個陽謀,削弱遼國的一個最好辦法。

  如今遼國也慢慢摸索出了接近完整黑火藥的配方,因而不如趁著現在,利益最大化,把完整黑火藥配方高價賣給遼國,榨取它最后的利益。

  反正完整黑火藥也不是最大威力,還可以加雞蛋清顆粒化黑火藥。

  到時候趁著這幾年大宋發展好一點,民生上有了玉米紅薯土豆之類的玩意兒可以多養雞鴨,就多收購點雞鴨蛋,囤積顆粒黑火藥,大量生產鋼制的火炮、火槍。

  遼國依舊要完球。

  (本章完)

  最新網址:bixiashenghua

夢想島中文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