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一十九章 建立政制院框架

夢想島中文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早朝在喧鬧中開始,又在沉默中結束。

  以往如果皇帝任性地任命一位非官僚士大夫階級的人,往往會被整個官僚士大夫針對。

  比如目前的樞密副使王德用,這個人跟狄青一樣,也是武將出身,遭到了整個文官集團的打壓,甚至還有人說他樣貌獨特,有皇帝之相,誣陷他可能造反的奇葩言論。

  這就導致王德用謹言慎行,平日里在廟堂上跟泥塑的菩薩一樣,緘默其口,輕易不會發言,以免說錯了話,就被文官集團群起而攻。

  但今日趙駿卻得到了宰相團體的支持,其余高官又因看不清形勢,不敢貿然發言,因此處境比王德用以及后來的狄青強了太多。權勢上也比之他們厲害,令官僚士大夫處于分裂狀態。

  有人支持有人反對,總體上就遠不像王德用以及狄青那樣,堪稱一個人面對整個階級的打壓。

  再加上趙駿本人也果斷,剩下的那些反對派被他輕易分化處理,因此政制院的建立以及執宰的人員毫無懸念地通過,至此政制院位于兩府三司之上,節制百官!

  下朝之后,諸多官員都回去換上了常服,各自回自己衙門辦公。趙駿也回家換上了一身紫色大袍,頭上戴上了有兩個翅膀的官帽子。

  用電腦自帶的攝像頭照了照,還挺好看。

  趙駿把筆記本帶上。

  筆記本的壽命一般在五到七年左右,但這也跟電腦配置、使用頻率、使用方式、維護保養等有關。

  現在這個狀態肯定沒法維護保養了,不過降低使用頻率,不運行大型游戲,只做一些資料存儲和資料錄入,小心別摔到或者磕壞,用個十年應該還是沒問題。

  所以他打算每天帶上筆記本前往政制院辦公,主要是用于資料錄入,把各個衙門上交的數據統一篩選,然后再派人調查,看看情況。

  從西華門進入皇宮,一路往東過承天門,沒多遠就到了大慶殿后門,穿過后門就是后閣,如今的政制院辦公處。

  趙駿住的地方就在西華門外,距離上班地方也就四五百米左右,走路不到八分鐘,非常方便。

  政制院所在的后閣大小堪比紫宸殿,畢竟大慶殿是皇宮最大的建筑物,占地面積也大,除了主殿和左右東西挾以外,就只有一個后閣矗立,自然修得大些。

  殿閣恢弘高大,巍峨聳立,上面用琉璃瓦鋪著,雕梁畫棟,四周各有翹起的飛檐斗拱,角落里還掛著鈴鐺,秋風吹動,清脆作響。

  趙駿步入殿內,殿內環境早就布置好,主位正對著大門,是趙駿的辦公桌,左右各布置了數個桌案,兩側還有廂房以及大量小房間,用于儲存資料和政制院其余辦事員的工作間。

  “知院!”

  看到他進來,一些官員紛紛打招呼向他拱手行禮。

  政制院的整體框架已經做好,大體是按照政事堂的標準來做,似乎相當于一個翻版的政事堂,只是比政事堂權力更大而已。

  趙駿覺得這個框架還是有些問題,便在自己辦公桌上隨意看了些各地送來的公文,等著其余人上班。

  呂夷簡他們住得遠點,回家換衣服也慢,一直過了半個時辰,才陸陸續續到齊。

  “開會!”

  等人齊之后,趙駿大手一揮。

  在后閣右側廂房里間有一個會議室,是專門布置出來用于開會用。

  眾人就跟著他進入會議室內。

  趙駿坐在主位上,呂夷簡王曾各自在他的左右手兩邊,接著王隨、蔡齊、盛度、宋綬、范仲淹、晏殊各自坐好,總共八個位置。

  由趙駿自己擔任會議記錄員,畢竟他可以字,打字速度又快,比用毛筆字寫肯定要快得多。

  大家坐好之后。

  趙駿環顧四周說道:“今天是政制院第一天上班,也是第一次開會,我認為應該先不急于著手政務,而是把政制院的整個框架弄好,你們覺得呢?”

  “就按照政事堂的準則一樣不就行了嗎?”

  王隨說道。

  “那可不行,政事堂是政事堂,政制院是政制院。”

  趙駿搖搖頭說道:“而且各個時期的政制院都應該有不同的框架和政務標準,要隨著情況不同而隨時進行變更。”

  呂夷簡說道:“那你說。”

  趙駿一邊打字一邊說道:“首先是政制院目前的規劃和戰略,現在我兩眼一抹黑,直接干事肯定是不行。雖然你們有經驗,我有理論,互相結合興許能行,但至少我這個知院也該弄清楚情況。”

  王曾提議道:“我們可以讓各個部門將所有的文件遞交過來,讓他們進行整理,我們來管理并且給出解決的辦法。”

  “那怎么行?”

  趙駿搖頭道:“這不扯淡嗎?我們是來解決國家存在的問題,不是為了解決各個部門的問題。他們部門內部的事情就應該他們內部解決,我們需要的是布置戰略任務,要求他們去執行,而不是他們把問題甩給我們!”

  “原來如此。”

  眾人一下子就覺得目標清晰了許多,頓覺豁然開朗。

  以前他們處理國家事務的時候,都是各地把問題上報,提交到政事堂里,然后他們來解決。

  比如今年哪里出天災了,要賑災云云。今年稅收沒達標,請朝廷原諒云云。或者某御史發現一個貪官污吏,上報過來,請朝廷決斷云云。

  國家的事物全都擠壓在政事堂上,各個相公自己處理,實在處理不了就找皇帝決斷,造成了他們成為問題解決者。

  但在后世,一個龐大的國家每天都有很多事情,不可能任何事情都要麻煩國務院。地方上能處理就處理,實在處理不了再上報就行,國務院再給出指導方案。

  要是屁大點事就全都報過來,那還要什么發展?

  趙駿說道:“政制院的目標很簡單,一是要維護國家安全、官員辦事效率高、讓政治清明、減少甚至消滅地方對百姓的壓迫。二是要提高生產力發展、強大國家實力、處理對外關系、解決經濟和農業發展等等。”

  他環顧四周,提出自己的見解道:“總得來說,政制院應該做的是大方向給出指導意見,小問題地方和各個衙門自行處理,構建和締造隸屬于政制院的直屬部門,進行統一規劃和上下整頓。”

  “伱覺得我們現在該怎么辦?”

  范仲淹問。

  趙駿想了想道:“現在已經是九月份,那么我們就要完成今年的目標。萬事開頭難,直接上手就動工肯定是不行。接下來的三個月,我要求各部門把年底統計數據報告做出來。成立一個新的部門,大宋國家統計部,直屬政制院,核查全國數據。”

  “這得多少人?”

  范仲淹皺起眉頭道:“之前還說要精簡官員,解決冗官之事,怎么又要成立新的部門呢?”

  趙駿笑道:“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就算是后世我們國家也有統計局用于全國統計和國民經濟核算工作,擬定統計工作法規、統計改革和統計現代化建設規劃以及國家統計調查計劃,組織領導和監督檢查各地區、各部門的統計和國民經濟核算工作,監督檢查統計法律法規的實施。”

  他說完后舔了舔舌頭,站起身走到會議室門口,對外喊了句:“來個人。”

  “知院!”

  一個小宦官點頭哈腰地跑過來。

  政制院會議非常重要,目前政制院隸屬人員還沒有調齊,所以趙禎就派了一些宦官過來聽候差遣。

  趙駿說道:“拿九杯水。”

  “是。”

  小宦官心里一驚,忙不迭去辦事。

  由于趙禎性格不嚴厲,所以宮里人做事也經常丟三落四。

  比如有一次連趙禎自己都沒喝水,但又怕王守忠責備宮女,就強忍著不喝水。

  等招呼了小宦官去拿水的功夫,趙駿又坐回位置上,然后繼續說道:“統計數據有利于我們從中找出問題,解決問題,再尋求更好的發展。以后國家統計部,下面還要有路統計署,州有統計廳,縣有統計局,統計一切經濟、農業以及政制院需要的統計數據。”

  “這會不會與三司職權相撞?”

  呂夷簡思索道:“我記得太宗淳化四年,就有總計司,負責統籌全國計數,但因為三司也有同樣的功能,所以僅僅存在了一年多,最終還是撤銷掉,并入了三司里。”

  “這就是趙光義短視的地方,各個衙門肯定要有自己的統計數據,但國家也要有統計數據,這樣才好拿來比對,找出問題。”

  趙駿說道:“后世不管是我們國家還是西方國家都是這樣,統計數據不能怕麻煩,一定要多統計,多找出錯誤漏洞,否則還怎么看到發展的成效,還怎么找出發展中存在的那些問題?”

  現在位置不同了,就不能只著眼于懲處貪官污吏,或者發現民間有哪些冤屈,然后出手平息冤案,讓百姓稱贊。

  一個國家總理一天天只處理這些問題,那不是扯淡嗎?

  所以在其位就得某其政。

  上述那些問題遇到了肯定是隨手解決,但主要的方向還是以國家發展為主。

  而要想了解國家的發展以及制定未來規劃方向,就必須要了解國家的整體數據,從而針對性地找到解決辦法。

  雖然對于大宋的問題,趙駿其實已經了解了個七七八八,比如三冗之害,土地兼并,軍隊戰斗力不高等等。但具體有多嚴重,危害到哪個地步,還是不太清楚。

  他需要一邊看數據,一邊實地考察才能做出判斷。

  這也是后世我們國家領導者的做事方式,只有發現問題,再提出問題,才能解決問題,而不是坐在這位置上,一拍腦門就決定。

  因此趙駿才選擇剛上任后先啥事不干,就進行數據統籌,之后再辦一些其它事情。

  而眾人聽到趙駿又開始說趙光義,就一臉無奈。

  別說他們。

  就連官家都阻止不了他罵太宗。

  算了。

  反正趙駿罵的也是自家先祖,跟他們有屁關系?

  呂夷簡等人權當沒聽見。

  “那今年的戰略規劃,就是做統計嗎?”

  晏殊問。

  趙駿搖頭道:“不止,還要大力推動交引法,為邊軍糧草最足準備。之后要成立火器局,創造局,召集人才,進行秘密制造。槍械、大炮、蒸汽機之類,要提前做好準備。除此之外,還要成立地質部,探察全國礦產,特別是煤礦和鐵礦。”

  “嗯,這是為了工業革命?”

  “是的。”

  “就這些嗎?”

  呂夷簡問。

  趙駿想了想道:“三司的權太重了。”

  “你要拆解三司?”

  眾人大驚。

  趙駿點點頭道:“嗯,以后再說吧。我認為現在各個部門的職權劃分不清晰,官員職責細分不明確,這是個大問題,必須要進行整改,確定責任制度。比如政制院,我是責任人。政制院為國家第一權力機構,只向官家一個人負責。”

  “能詳細說說嗎?”

  王曾問。

  “很簡單,官府機構應該層層分級,明確官府職能以及官員職能,在后世,我們把這個叫做集體責任制度以及個人責任制度。”

  趙駿便解釋道:“后世我們有大量部一級的部門,用來統籌全國事務,將大量的事務進行細分處置,如外交部,國防部,發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族事務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監督部,民政部,司法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資源部,農業部,商務部,文化部,衛生部,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等等。”

  “這些部門的作用就是在各自領域實行自己的職權,實際解決百姓的困難,成為職責部門,為國家的發展和建設提供幫助。”

  “大宋的國情不一樣,還處于封建社會,就應該按照目前的情況進行整改。比如樞密院可以單獨做為一個部門,但政制院下面依舊需要有國防部,也就是兵部,如今的六部名存實亡,還是要負擔起它的責任。”

  “我的建議是在宋朝原有的基礎上,進行職責明確劃分,確立個人責任制度。明確各個衙門的領導任期,政制院只做要求,比如我設立一個農業部,要求今年的農業部提高全國糧食產糧10。”

  “等會.”

  趙駿的話還沒說完,宋綬就打斷道:“我記得你教過孩子百分比,10,是不是要求提高全國糧食產糧十取一?”

  “是的。”

  趙駿點點頭。

  “那怎么能做得到呢?”

  宋綬愕然。

  其余人也是一臉驚詫。

  雖說趙駿提出過要去海外尋找高產農作物。

  但這種東西是個長遠計劃,可能要好幾年才能夠做到。

  在原有生產力就這么大的情況下,根本就很難完成這樣的任務指標。

  趙駿不滿道:“怎么做不到?緩解土地兼并,進行品種改善,建立直屬農業部的大學,細分農業學科,培養農業專家,研究更多的農業知識,政制院會提供指導方向,只要朝著這個方向前進,就必然會達到任務目標。”

  “那要是還達不到呢?”

  “如果政制院已經提供了正確引導,他們卻還是達不到的話,就說明下面都是群尸位素餐酒囊飯袋之輩。能力不行就換人,貪官污吏該查的查,該抓的抓,該殺的殺,不用我多說了吧。”

  “好吧。”

  眾人只好應下,現在趙駿是老大,而且他說的好像也沒什么毛病,就只能點頭答應。

  “具體各個部門我會在最近的幾個月做出章程,在今年之內,我要完成數據上的統計,以及各個職能部門的調查報告。而且要放出風聲,告訴大家明年要進行各部門重組改革的事情。”

  趙駿環顧眾人說道:“部門的名字還可以用原來的名字,比如兵部不需要改變為國防部,禮部也不需要改變教育部,但必須要明確這些部門的職責要求。將來政制院必須要看到各個部門都有自己部門的內務事情,而不是出現什么你不管,我不管,大家互相踢皮球,明白了嗎?”

  “是。”

  幾個人看到趙駿的雷厲風行,不自覺都應了一下。

  事后再想,就覺得既驚訝,又感慨。

  驚訝的是他們竟然已經發現自己漸漸開始服從起了趙駿的領導。

  感慨的是趙駿的領導能力已經得到了他們的承認,甚至比他們想象中的還要好。

  原因在于他的規劃是合理,且有目的性的。

  如果他一開始就大刀闊斧地改革,他們肯定心里會抵觸,從而希望能夠勸解。

  但現在趙駿并沒有馬上進行制度變化,而僅僅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職責明確,細分權力。

  這對于官僚士大夫來說,并非一件壞事。

  畢竟以前皇帝特意把這些職能部門的職權模糊、重疊,就是為了防止職能部門權力過大,對皇權造成威脅。

  趙駿卻反其道行之,細分權力,不在乎是否出現官員權力過大的問題,那么對于官僚士大夫們來說,這反而是一件提高他們權力的好事。

  這種情況下自然無人反對。

  并且到現在為止,趙駿也并沒有立即提出罷黜大量官員,進行如范仲淹那樣對門蔭入仕嚴厲把控,讓九成官員都反感的情況。

  那么就說明趙駿至少暫時還沒有打算動士大夫們的基本盤,也沒有觸碰他們的底線。

  改革的路程,相對溫和了許多,自然讓他們能夠接受。

  唯一的問題就是趙駿的處理方式屬于溫水煮蛙式,明面上提高了官員的權力,但在職責劃分清楚之后,又拆解了一些部門,單獨列出來。

  比如把三司拆解后,計相的權力就會弱化許多,還把三司的部分職能轉移出去,財政權被大大削弱了。

  不過這也在能接受的范圍之內。

  反正他們又不是計相,程琳等人要是反對,那就讓他們去頭疼去吧。

  “今年的任務就是數據,一切以數據為標準!”

  趙駿最好做出會議總結,隨后咧嘴一笑道:“我聽說你們的工資一個個都挺高的,先把全國官員收入數據統計上來吧,官員級別不同,工資待遇可以不同,但不能差得太遠,你們說是吧。”

  “啊?”

  場間一片傻眼。

  什么意思。

  剛上臺,就要砍我們工資了嗎?

  (本章完)

  請:wap.ishuquge.la

夢想島中文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