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十九章 島國?辦它

夢想島中文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出海尋找高產農作物是趙駿想到的第一條。

  因為古代生產力有限,宋朝如今的人口已經接近一億,土地兼并嚴重,大量失地農民已經成為了一個火藥桶。

  而光憑他一個人的力量,很難立即進行土地改革,把土地分配給農民,緩解社會矛盾。

  所以他就只能先提出一些切實有用的辦法,比如去美洲尋找土豆、紅薯、玉米等高產作物,先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再推動社會進步。

  這也是新時代新中國的發展道路,“先吃飽飯,才能有力氣干活。”

  趙駿把第一條說完之后,就停下了,環視四周。

  眾人現在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每個人都認真聽著,像是求學若渴的學生。

  看到他不說話,呂夷簡問道:“趙駿,你怎么不說了?”

  “我是想知道大家對這條的看法。”

  趙駿笑道。

  “說得很好,真是讓人拍案叫絕,我一直在認真聽著。”

  呂夷簡連連點頭。

  “嗯,這些天我們也探究了很久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提高糧食的產量,確實是當務之急。”

  “我記得趙駿以前說過一句“先求生存,再求發展。”,這句話是對現在最好的詮釋。”

  “在這一點上趙駿的想法真是令人嘆為觀止,你的智慧足以當得起一國宰輔了啊。”

  幾名平章國事宰相以及參知政事副相,都對趙駿的話感覺到非常滿意。

  甚至已經超出了預料,覺得官家這次真是撿到寶了。

  因為國家長久的本質還是國民必須生存,滿足基礎物質條件,才能夠展望未來,尋求更好的生活質量。

  飯都吃不飽,就想著工業革命?

  所以趙駿能夠先抓住主要矛盾,再提出解決主要矛盾的辦法,這樣的才能和思路,本身就證明了他擁有治國的能力。

  “不錯,生存是第一要務,所以我才會提出來去尋找高產作物,這件事早做早好。”

  趙駿見大家都很滿意,就知道過了這關,于是繼續說道:“現階段我們沒辦法立即就能提高生產力,而想進行大范圍變革我認為可能不太行,需要我進行調研之后,才能夠著手,所以第二步我認為先開源節流。”

  “開源節流?”

  盛度就是搞經濟上的副相,這方面他是專家,便提出質疑道:“怎么個開源節流法?這種事情,也依舊需要你去了解吧。”

  “當然不是在已有的基礎上開源節流,而是尋找到合適的方向。我記得伱們之前一直詢問我茶法的事情,我給出了你們答案是交子鋪,你們別告訴我,過了兩三個月,你們還沒有動靜。”

  趙駿目光疑惑地看向眾人,這幫家伙不會啥事都沒干吧。

  就看到趙禎臉上露出得意的表情,說道:“這些事情朕自然早就已經著手在做,如今汴梁交子鋪開后,來交子鋪存款者不計其數,朕還挫敗了茶商們的陰謀。”

  “茶商的陰謀?”

  趙駿一頭霧水,看來在自己瞎的那段時間里,大宋還發生了不少有趣的事情。

  趙禎就把情況簡要說了一下,末了得意洋洋地道:“若非諸多大臣們鼎力相助,恐怕還真讓他們得逞。”

  “官家謬贊了,都是為陛下分憂。”

  “這都是陛下運籌帷幄的功勞,臣等不敢貪功。”

  “官家早有應對之策,臣等也只是出了一點微末之力罷了。”

  幾名大臣們紛紛謙虛,把功勞推到趙禎頭上。

  其實仁宗朝早期士大夫們之間的斗爭還是特別有意思。

  李迪和呂夷簡爭權,就互相打對方小報告,然后在奏折里一邊稱贊趙禎的英明,一邊貶低對手禍國殃民。

  王曾和呂夷簡爭權,也是互相打小報告。呂夷簡說王曾結黨營私,王曾說呂夷簡貪污腐敗。

  趙禎猶豫不決,就問盛度,盛度就給兩個人下套,給趙禎出了個主意,最后讓呂夷簡和王曾同時被罷相,然后他上位當了宰相。

  所以后世人以為的古代朝堂斗爭——雙方斗智斗勇,兩邊都是陰謀詭計頻出,最終某方棋差一招,滿盤皆輸。

  實際上的朝堂斗爭——吹噓皇帝英明睿智,拉近自己與皇帝之間的關系,然后趁機給對小報告,讓皇帝厭惡自己的對手,最終把對手趕出朝堂。

  這簡直與后世的真實商業斗爭其實是搶公章一般如出一轍。

  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仁宗朝中后期,由于趙禎性格本就比較軟,再加上他中后期身體不太好,處理政務的時間很短,導致朝堂上的宰相們權力越來越大。

  后來的富弼、包拯、文彥博、韓琦、歐陽修等人都曾經照著宋仁宗懟。比如包拯因為張堯佐的事情噴得趙禎一臉口水,歐陽修更是懟天懟地懟空氣,直說宋仁宗昏庸。

  造成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原因在于仁宗朝早期的宰相基本都是宗真朝過來的,更擅長表面一套背面一套。

  真宗晚期昏聵無能,把朝堂搞得烏煙瘴氣,如果不順他的意,就會被貶官,所以這些宰相們也就習慣了功勞推給皇帝,吹捧皇帝英明。

  而仁宗朝中后期上來的都是早期仁宗朝的少壯派,這一批已經習慣了趙禎的性格軟弱,趙禎身體不好管理朝堂的時間就少,導致這一批宰相上位之后,頗有點“猴子稱霸王”的感覺。

  所以形成了這種較大的差異。

  不過對于眼下的趙駿來說,這卻是一件好事。

  因為至少仁宗朝早期的宰相雖然有斗爭,但還是比較懼怕趙禎,不敢做得太過分。

  即便想搞小動作,呂夷簡也是到萬不得已才下黑手,最后還被晏殊阻止。

  要是穿越的是仁宗晚期,一旦趙駿說那些損害他們利益的話,恐怕以文彥博、韓琦、富弼這些人的性情,早就跳起來反懟他了。

  所以他現在能暢所欲言,不用擔心被這些士大夫們用歪理邪說帶偏了路,還真要感謝穿越的時間點不是仁宗后期。

  只是趙駿聽到眾人吹捧趙禎,還是心里不爽,但顧及趙禎面子,沒有發作。

  等他們吹完之后,才忍著鄙夷和不適說道:“雖然搞定了這些,但還遠遠不夠。交子本質上只是加快了商品和金錢流通速度,把經濟盤活,而不是做大了蛋糕,要想發展國力,就必須多管齊下。”

  “有什么好主意?”

  范仲淹忙問。

  眾人也都翹首以盼,希望他能說出更多的好建議出來。

  “我目前能想到的有三點。”

  趙駿伸出三根手指頭:“一是繼續在各個主要商業城市開設交子鋪,把經濟再搞得更加活躍一些。二是立即前往日本,對島根縣,哦不對,這個時候應該叫石見地區展開探索挖掘。三是鑄造黃銅,減少錢幣流通時的損耗。”

  交子鋪的道理他們都已經懂了,但這石見地區和黃銅又是什么?

  “能詳細說說嗎?”

  趙禎說道。

  趙駿想了想說道:“交子鋪的事情應該不需要多說了,就先說說鑄造銅幣,銅幣在流通過程當中容易被腐蝕,是因為青銅和紅銅會發生氧化反應。而黃銅具有穩定性,即便是放在水里幾百年都不會腐蝕得太嚴重。”

  “所以只要把黃銅鑄造出來,讓黃銅幣取代青銅和紅銅幣,那么就可以減少銅幣在流通過程當中的損耗,也能降低被埋在地底下或者沾水受潮腐蝕的風險,從而讓經濟迅速增長,做大商業這塊蛋糕。”

  “至于怎么造也容易,明朝中后期黃銅就成為了主要貨幣鑄造材料,是通過將銅和金屬鋅按照一定比例熔化制得合金,我記得比例大概是60的銅和40的鋅,要是能再加入一點硅就更好了。”

  “不過你們可能不知道鋅,這種物質沸點低,很容易變成蒸汽狀態,隨煙散失,不易被古代人們所察覺,所以一直到明代才被發現。”

  “我記得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中記載了世界上最早的煉鋅技術,生產過程簡單,將爐甘石裝滿在陶罐內密封,堆成錐形,用木炭填充罐與罐之間的空隙,將罐打破,就可以得到提取出來的金屬鋅錠。”

  “有了鋅,加上銅,就可以制造出黃銅了。”

  “然后就是石見銀礦。”

  “這個礦是個極為富有的露天礦場,礦床很淺,里面的白銀存儲極為驚人,在17世紀,這里的銀產量占世界銀總產量的三分之一,開采了足足四百多年才枯竭。”

  “目前宋朝的錢幣還處于銅幣制度,這種制度過于落后,且不適用于大規模商品流通。如果想要盤活整個經濟,就要進行貨幣升級。”

  “如果能夠從日本得到大量的白銀流入,那么宋朝就可以施行銅幣、銀兩以及紙幣交子三方貨幣本位并行制度。”

  “到時候銅幣適用于小額交易,比如民間百姓之間貿易,生活必須品買賣等。銀兩則適用于中小型商業往來,像貴重物品交易,去高檔場所消費之類。交子則可以用于大宗商品流通,比如糧、茶、鹽、油等等。”

  “同時官府必須存儲一定的黃金、白銀、絲綢等物品作為交子信用的錨定物,用來緩解廣發交子帶來的通貨膨脹。這樣交子的本質,就成為了明清時候的大額銀票,以及后來的銀行支票。”

  “這三方貨幣本位一旦實施,將會大大增加大宋商品流通速度以及經濟增長速度。如果這個時候能繼續擴展海外,積極增加對外貿易,將會給大宋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

  “而要想達成這一點,那就必須流入更多的黃金、白銀以及青銅。我國的黃金礦和儲量不低,但很多都深埋地下,開采不太容易。并且能不開采盡量不開采本國礦產,一切都以從外界獲取礦產為主。”

  “在這個生產力較低的時代,礦產需要就以淺表層的露天礦為主,而我能想到的最近也是儲量最多的黃金白銀礦就是日本的石見銀礦和佐渡金山,以及他們還有大量的伴生銅礦、硫磺礦、硝石礦都是我們將來需要的東西。”

  “所以攻下日本,搶奪資源,刻不容緩。”

  說到最后,趙駿語氣已是十分嚴厲。

  (本章完)

夢想島中文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