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四章 趙光義是蠢豬

夢想島中文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接下來的時間,出乎趙駿意料的是,孩子們完全沒有產生宇宙原來這么廣闊,世界如此美好,將來我要努力學習,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廣闊天地的心思。

  而是追著趙駿一個勁問太陽系到底是什么,宇宙具體有多大,一個個好奇寶寶,就像是小時候趙駿看十萬個為什么的時候。

  孩子們的熱情讓趙駿有些頭疼,愛學習肯定是一件好事,但他主要精力還是語數外等正課,不能全放在課外知識上,所以正式講課的時候,肯定不能天天說天文學知識。

  不過好消息是趙駿記得當初自己在讀小學初中的時候,學校放了很多科學雜志,山村小學沒有這種條件,雖然有捐贈圖書,但他早就考慮到僧多粥少,尼尼村小學可能沒有圖書,所以自己帶了一些。

  他一邊進行簡單地講解了一下太陽與地球月亮的關系,一邊告訴大家以后等正式上課,就把帶來的圖書雜志發下去,給大家科普一下宇宙的科學常識。

  而就在房間內趙駿通過電腦視頻的幫助給大家講宇宙科普的時候,趙禎和呂夷簡幾個人已經出來了。

  “沒想到天地萬物,居然如此廣闊。”

  趙禎感嘆了一句,抬起頭仰望著天空,不自覺竟說了一句:“不知道為什么,一想到廣闊宇宙的無限時光與世界,朕就覺得人生毫無意義。縱使帝王將相,權傾天下,亦不過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終有盡頭之日。”

  “官家還是不要妄自菲薄,趙駿不是說了嗎?后世的人早就已經知道了天地萬物的廣闊,可他們依舊努力學習知識,就是為了有朝一日,深入宇宙,探索宇宙,了解宇宙。”

  呂夷簡耐心勸說道:“我們雖然只是世界的一粒塵埃,可千千萬萬的塵埃匯聚在一起,就能迸發出無限的力量,這也是趙駿想表達的意思。”

  王曾也說道:“是啊官家,人生只有一次,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如今我們也算是從趙駿那了解到了天道,雖然大道遙遠,但我們至少應該為了追求這遙遠的道路,而做出努力。不僅在于人生應該有追求和意義,還在于為子孫后代打下基礎。”

  “按照趙駿所言,未來的世界充滿了科技,那都是因為人們通過自身的努力而進行的改變。我們只是走在歷史長河的前沿,如果連我們都不愿意努力拼搏的話,那子孫后代又如何能探索到更廣闊的星空呢?”

  晏殊從房間里走出來,恰好聽到了趙禎那略有些自暴自棄的話,就走過去認真說道:“官家,趙駿之前跟我說過,人之所以是人,是因為我們擁有智慧以及復雜的情感。正因此,才能夠通過螻蟻般的力量,實現一些不可能的事情。人生有涯而知無涯,萬不可有涯追隨無涯,卻也不能因無涯而棄知者。”

  “嗯。”

  趙禎被他們勸說,就點點頭道:“朕自然知道這些道理,只是未免一時感慨。”

  里面還在講天地萬物。

  外面趙禎他們聽了一會兒,就要去上朝了。

  趙駿不管是講課還是講歷史,他們其實也不一定一直都在那聽。

  因為晏殊和范仲淹會把趙駿說的話全都記錄下來,還會編纂成冊,事后大家再坐在一起分析就是。

  甚至趙禎哪怕有“瓦扎木果”這個身份了,也寧愿少在趙駿這里呆。

  一是國事繁忙。

  二是在這里待久了,容易血壓高。

  很快天還未亮,皇帝與三相三參就都上朝,今天范仲淹留在了趙駿那做記錄,晏殊總算是清閑了一次,隨眾人上朝。

  早朝各路大臣們紛紛入殿,百十號人站在垂拱殿內向趙禎拱手行禮,之后就是就是眾人上奏稟事。

  大宋的國土面積雖然比不上唐漢,但人口卻比唐漢更多,有戶大概一千二百多萬戶,男丁就有兩千六百萬,算上女人和小孩,仁宗執政初期估算人口為六千萬左右,執政晚期估算約一億。

  正因如此,包拯才夸耀仁宗盛世,為“自三代以降,跨唐越漢,未有若今之盛者。”意思是連唐朝的貞觀開元,漢朝的文景明章等盛世,都比不了現在仁宗盛世。

  人口多,事兒自然也多。各地災害、民生治理、官員彈劾、州府大事等等,都會一一呈上來,在政事堂交由宋朝皇帝以及文武大臣們商議。

  不過一般也就是趙禎過一下目,具體處理方式則由宰相、樞密使和三司使幫忙,解決方案得到趙禎首肯后再由翰林學士院起草詔書,這樣政務就算是完成了,實際上的工作量并不是特別大。

  所以總得來說早朝的議會基本上就是各個衙門向皇帝匯報工作以及呈交解決方案的地方,工作做得好,方案做得佳,得到了皇帝的同意,那么政令自然就下達。

  今日政務很快就處理了大半,就在這個時候,學士院權直孫睪站出來說道:“官家,見錢法和貼射法復用之后,各地茶商紛紛抵制,朝野上下反對的聲音也都絡繹不絕,這件事情,是否還是要商榷一二?”

  知樞密院事李諮低下頭,臉上的表情露出苦澀的笑容,隨后老態龍鐘,顫顫巍巍地出列拱手說道:“官家,臣老邁體衰,已不能再為國家效力,請乞骸骨。”

  “仲詢公!”

  趙禎皺起眉頭看著他,隨后扭過頭問三司使程琳道:“此事難道不可為也?”

  程琳搖搖頭道:“見錢法開后,朝廷用度恐怕.......”

  “這......”

  趙禎就揉搓著太陽穴,隨后擺擺手道:“仲詢公尚不足六十,正是為國為民之際,豈能現在就棄國家而去?不準!”

  “臣......”

  “好了,此事先擱置,容朕好好想想。”

  “是。”

  李諮就黯然退了下去。

  趙禎心情不免有些低落,又強打起精神,繼續處理政務。

  很快昨日積攢的政事就全都做完,到早上的時候群臣散朝,各回各衙門辦公去了。

  本來呂夷簡等三相三參也應該回各自衙署,但現在全都跟著趙禎離開。

  群臣們都習慣了,官家和幾位宰相最近神神秘秘,每天就往宮里呆著不出來,有關系親近的去問,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令人十分困惑。

  散朝后趙禎并沒有直接去后苑,而是在垂拱殿后殿和幾名宰相召開了會議。

  “現在朝廷每年用度非常高,除三冗之害外,邊防軍費耗資無度,加之趙元昊猖獗,屢屢挑起邊患,邊軍不能無糧。”

  趙禎坐在后殿的太師椅上,看著下面三相三參等重臣說道:“然交引法虛估愈加高昂,商人入粟邊郡,算茶與犀象、緡錢,為虛實三佑,出錢十四文,坐得三司錢百文,六七倍不止,河北沿邊十六州軍,自天圣九年至景祐二年終,五年便糴糧草,計虛費錢五百六十八萬余貫。”

  下方呂夷簡等人臉色凝重。

  大宋每年的軍費高達四五千萬貫,其中大頭由各地廂軍、禁軍和鄉軍占據,邊軍的開支則只有一千多萬貫。

  因為宋朝不抑制土地兼并,使得失地流民極多,造反起義者如過江之鯽。

  為了安撫造反軍,朝廷就只能招安,養著他們。

  甚至不僅是養著這些流民,目前軍中登記造冊的軍隊人數就已經超過了一百二十萬,禁軍八十萬,廂軍四十多萬。

  但其中將領吃空餉的不計其數,朝廷不僅要養著那些流民,還要養著那些吃空餉的權貴。

  所以導致軍費高昂得不像話。

  為解決軍費開支的問題,宋朝朝廷一直在想辦法開源節流,坐茶法就是其中一條。

  天圣元年,朝廷采納李諮的建議,采用見錢法應對虛估的問題。

  新法實行僅一年,京師榷貨務的收入增加了104余萬貫,邊地馬草增加了1169萬圍,軍糧增加了213萬余石。

  而茶、香和東南緡錢的支出反減少了171萬緡,總計所增加的收入和省減的支出共為650余萬貫。

  可以說這是個利國利民的好法子。

  可惜因為損害了茶商以及大量貪贓枉法的官吏利益,導致反對聲音太大,最終不得不取消。

  現在眼看西北邊境又要開戰,朝廷開支怕承受不住,準備重啟茶法。

  但重啟茶法就意味著朝野上下又是反對聲音無數,就連趙禎也得掂量掂量那些大茶商給予的壓力,這令他很是犯難。

  蔡齊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官家,見錢法從長遠來看確實是個好辦法,但朝廷也有朝廷的難處,此法一下子會令國庫空虛,三司那邊同樣反對聲音不絕。”

  趙禎嘆息道:“唉,難道就不能行了嗎?趙元昊叛亂已成定局,西北又將起戰火,邊軍如此消耗,國庫還能維持得下去嗎?”

  “這茶法同樣因三冗之害,國庫空虛,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各種各樣的事情加在一起所致。”

  王曾說道:“現在大宋就好像一個身患重病的病人,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想一計猛藥治好是不可能跟的事情,只能一步一步緩圖。”

  “陛下,遇事不決問問趙駿?”

  晏殊提出意見。

  “趙駿?”

  趙禎揶揄道:“他能有什么好主意?”

  “問問也不是壞事。”

  呂夷簡也贊同。

  “那好。”

  趙禎起身道:“去后園吧。”

  眾人就往后園去。

  這個時候趙駿已經給學生們上完了第一堂課。

  正經語文數學之類沒教,科學科普倒是教了不少。

  但這也是趙駿樂見其成的事情。

  因為培養學生們的科學史觀,有助于他們對數理化的理解。

  山村學生們最重要的是考出去,如果不能讓他們對外面廣闊的世界充滿渴望,那么死讀書效果其實不大。

  當趙禎他們來的時候,范仲淹已經把人都帶走了。

  孩子們這段時間不能回家,只能待在后苑,在趙駿眼睛沒有恢復之前,每天都過來上課,不管趙駿教什么,反正他們不會吃虧。

  “趙老師,這堂課教得很好啊。”

  晏殊進去之后,就先恭維說道:“家長們都贊不絕口,雖然他們聽不懂你在說什么,但都覺得你說的很好。”

  聽不懂自己在說什么?

  趙駿哭笑不得,只好說道:“家長們滿意就好,我現在眼睛還沒復明,不好教正課,以后給孩子們每天上兩三堂知識課吧,我感覺最近天氣好像好了不少,能不能讓我出去走走?”

  晏殊回過頭看了眼趙禎,趙禎就點點頭,前些天天天下雨還能找借口不讓趙駿出門,最近幾天天氣晴朗了,再找理由肯定不好。

  得到趙禎的首肯,晏殊就說道:“那好,待會咱們先吃點東西,然后我帶你在村子里走走。”

  “太好了,多謝拉日叔。”

  趙駿高興不已,然后又說道:“對了,今天笑話還沒講,拉日叔想聽嗎?”

  “聽。”

  晏殊說道。

  “高粱河之戰后一男子在汴京大罵:“趙光義是蠢豬!”,很快他就被刑部、大理寺、開封府三堂會審,將他判處監禁二十二年,其中兩年是侮辱了當今圣上,二十年是泄露了大宋最高機密。”

  趙駿一席話語說完,全場已是鴉雀無聲。

夢想島中文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