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四十四章 世界第一等

夢想島中文    當驕傲仍然重要時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最新網址:lewenge

  穿越以前,于飛對2007年NBA季后賽為數不多的了解就是馬刺打進了總決賽,鄧肯完成了“鄧肯公式”里“30歲的鄧肯在給詹姆斯剃頭”,還留下了一句經典的垃圾話。

  顯然,給詹姆斯剃頭這種事已經不能作為鄧肯的榮譽指標了。

  因為生涯至今從未輸過詹姆斯的于飛現在保持著對前者的24連勝(常規賽季后賽)。

  這種壓倒性的勝率面前,一切試圖談論雙雄的人都會閉嘴。

  樂透抽簽結束之后,于飛安心地等待總決賽到來。

  雖然鄧肯很強,但肯定比不上2003年那個統治攻防的鄧肯。

  現在的馬刺也比不上前世的馬刺,雖然他們依然突破了太陽隊的圍剿,卻在爵士那里遇到了麻煩,兩隊苦戰六場才分出勝負。

  杰森·基德老化明顯,而且,他和波波維奇的矛盾已經變得不可收拾。

  今年的交易截止日到來前,馬刺就嘗試過交易基德,但由于沒有收到合適的報價,所以交易沒有發生。

  內部不穩的馬刺在季后賽里磕磕絆絆,幾乎沒有人看好他們能打過小牛。結果,小牛可能提前研究了雄鹿的比賽,感覺自己可能打不過,于是就給勇士送了人頭,不去決賽了。

  從首輪到總決賽,馬刺每一輪都至少打六場比賽。

  支撐著他們的是場均出場近40分鐘的鄧肯和吉諾比利,以及場均拿到19分的英國喬丹洛爾·鄧。

  與教練組矛盾深重的基德場均在數據上卻沒落下,以場均11分8籃板11助攻的準三雙數據領跑季后賽的助攻榜。

  只是,基德在個人進攻方面的弱勢,使得他的組織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隊友的終結能力。

  盡管他的全能可以在許多方面幫助球隊,但對馬刺這支本來就打得很合理的球隊來說,一個可以讓他們變得更合理的球員并不能帶來實質性的提高。

  因此,總決賽還沒開始,外界便積極宣揚著雄鹿即將奪冠的消息。

  部分籃球專家開始討論五年四冠的球隊是否稱得上王朝。

  然后,季后賽至今取得十二連勝的雄鹿,便在主場遭遇餃子夜的基德。

  當基德投出9中6的三分時,馬刺難覓敵手。

  109比102

  馬刺爆冷破掉雄鹿的不敗金身。

  “放任杰森·基德用投籃擊敗我們的決定是我做出的。”喬治·卡爾說,“我對此承擔全部責任。”

  于飛則認為輸球的原因不在于基德外線9中6,而在于雄鹿全隊的三分命中率不到30。

  隨后的第二場比賽,于飛全力以赴,不再迷戀外線投籃,通過點名生吃洛爾·鄧粉碎了馬刺的側翼。

  與此同時,凱文·馬丁屢試不爽的碰瓷進攻讓馬刺的內線遭遇犯規危機。

  下半場,雄鹿的外線一開火,比賽懸念瞬間消失。

  那是一種即時的崩潰,也是雄鹿在季后賽顯得獨一無二的原因。

  他們在大球時代擁有了小球的火力,這是一種可怕的變革。

  這場變革可怕在哪里呢?

  因為它是可模仿的。

  自從NBA劃時代地引入24秒進攻時間以來,籃球運動沒有本質的變化。得巨人者得天下的古訓已經流傳了半個世紀,只有喬丹的公牛可以在沒有偉大中鋒的情況下持續取得成功。因為保守主義者對三分球的排斥,使得球場的尺寸天然地適合長人的發揮。

  因此,無論你要打UCLA進攻,還是打三角進攻,亦或是普林斯頓進攻,你都需要某些擁有特定技能的巨星。

  而小球是不需要這些的,只要你擁有水平以上的控衛,再給他配置大量的射手和能客串前鋒和內線的多功能側翼,你就能打小球。

  這就是為什么勇士會完全改變籃球比賽。

  其他球隊既針對它,又學習它,最后成為它,并試圖超越它。

  雄鹿將這個時間點提前了近10年。

  現在,圍繞雄鹿的小球是否可以取得成功,已經分為兩派,一派依然是英雄史詩的觀點,認為雄鹿的小球是因為于飛的存在才能打得風生水起,如果沒有于飛,就會崩潰。另一派人認為,小球的核心只能決定小球的上限,但影響不了它極高的下限。

  可是,無論如何,這都不影響馬刺的潰敗。

  哪怕他們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到最好,雄鹿一旦開火,局勢就難以逆轉。

  即使他們用鮑文和鄧肯的組合封鎖于飛的攻勢,雄鹿依然能讓馬丁和格蘭杰來擊敗他們。

  這天晚上,于飛在布拉德利中心看見了很多舉著“弗萊,再來一年”的牌子。

  于飛可能要走的消息已經傳了一個賽季,雄鹿的球迷們惶恐不安,但又無可奈何。

  于飛看見了那些牌子,要說心里不產生什么波動是不可能的,但等他走出球場的時候,他才開始回想,這有沒有可能會成為他在布拉德利中心打的最后一場比賽?

  雖然他們在主場1勝1負,丟掉了總決賽的主場優勢,但他相信第一場的失敗是意外,他們有機會在客場取得三連勝,直接在圣安東尼奧捧杯。

媒體訪問室  記者們提著老生常談的問題。

  “你們即將在圣安東尼奧連打三場比賽,這會讓你們感到緊張嗎?”

  “不會。”于飛說,“我們會在客場連贏三場,然后帶著總冠軍獎杯回家。”

  事實證明,于飛說的不是空話。

  沒有主場優勢?只要他們開始在圣安東尼奧贏球,主場優勢就回來了。

  總決賽第三場,于飛真真切切地讓圣安東尼奧人感受到了無力。

  在西部誰都可以防一防的鮑文,坐擁主場之利,卻讓于飛用擋拆、點名逼換防、運球突破和低位背打打到難以招架。

  于飛半場砍下22分,三節拿到36分,第四節開始,鮑文只能用犯規來阻止于飛的突破,只有鄧肯的包夾可以限制于飛的背打,只有頻繁的上線夾擊才能保證防線不被于飛主導的擋拆進攻打穿。

  可是你讓鄧肯來防,雄鹿隊內那位自封的東部第一中鋒就要開始表演經典節目,吃餅得分后囔囔自己把歷史第一大前鋒打爆了。

  外線提前夾擊的話,于飛的傳球又能調動起馬丁和格蘭杰。

  鮑文唯一能控制的犯規,又能犯幾次呢?

  前三節拿到36分的于飛,第四節只拿到6分,但全場轟下42分11籃板14助攻。

  前三節還能堅持一下的馬刺,第四節崩盤了。

  鄧肯空砍32分18籃板,吉諾比利和洛爾·鄧的20分也都白搭了。

  波波維奇無力地看著比分,明明他們沒有犯下明顯的失誤,但就是打不過。

  鮑文外線對位,鄧肯籃下護筐的防守安排,對于于飛這樣的人來說,似乎已經屬于落后的防守布置。

  想要限制于飛,他們不僅需要鮑文和鄧肯,還需要兩個以上的可以無限換防的側翼,但他們沒有這樣的配置,鄧太高大,吉諾比利在防守端有些小聰明但沒大用。

  而這只是限制于飛的基本配置,就算他們費盡全力把于飛的攻勢掐了,卻還要面對馬丁和格蘭杰等人的考驗。

  波波維奇不是一個食古不化的人。

  2003年與雄鹿打總決賽的時候,他就能感覺到自己的布置相比對方的攻勢過于潦草。

  沒想到四年之后,雄鹿已經完全是另一支球隊的模樣,他們像太陽,像勇士,像尼爾森時代的小牛,但這些球隊馬刺都打得過,就是打不過雄鹿。

  波波維奇曾對那些聲稱“雄鹿是籃球運動的下一階段”的論斷不屑一顧,可事實擺在他面前。

  雄鹿的體系領先于當今這個時代,如果其他球隊不想繼續被對方以這樣的方式降維打擊,要么研究出他們的破綻,要么學習他們的打法。

  可是雄鹿的統治已經持續數年,哪里有破綻可言?眾所周知的內線漏洞看起來也被他們用彪悍的協防解決了。

  最終,波波維奇的目光落到了雄鹿的44號身上。

  那個爭議人物,那個惡棍,那個混蛋,那個缺乏良知和體育精神的惡魔,為什么偏偏是這樣的人引發了籃球運動的變革?

  幾年前,當馬刺在總決賽上輸給雄鹿的時候,波波維奇可以充滿信心地對別人說,就算他們輸了,鄧肯也是系列賽的最佳球員。但是現在,他不會再說同樣的話。

  無論他是否愿意承認,這都是公認的事實——弗萊·于已是世界第一等。

  PS:我本想一章搞定總決賽,但昨晚寫了一半腰痛上床看手機就看見群聊紀錄里有刺蜜說了“我刺不會一章結束吧?這么沒牌面嗎”之類的話。你知道的,我是十一天老刺蜜,所以當即決定睡覺,這樣馬刺就不會在一章內被干掉了。

  (本章完)

  最新網址:lewenge

  如果你對有什么建議請后臺發信息給管理員。(明智屋中文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夢想島中文    當驕傲仍然重要時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