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百八十五章

夢想島中文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二十萬人!

  這個數字把楊清源給震得不清。

  這是個什么概念?!

  把這些人聚集起來,所成之人墻,甚至可以抵擋長江大河的滾滾浪潮。

  金陵府城算上外圍的居民,總人口也就是五十五戶,約兩百萬人。

  而現在將近十分之一的人已經染病,這種感染速度即便是放在疫病之中也是相當恐怖的存在。

  “我們邊走邊說!加速前往金陵城!”“是!”

  楊清源從馬車上下來,騎上了一匹快馬,同時對剩余兩個捕快說道。

  “你二人叫什么名字?!”

  “屬下金陵六扇門支部捕快陳明、李宕!”

  楊清源點頭示意,“陳明,你立刻持我手令,騎快馬趕往揚州治所揚州城,讓他注意境內是否有同樣的疫病例證,同時也讓他將此消息傳給揚州其他地方的太守,讓他們留意此事!若有懈怠者,嚴懲不貸!”

  “是!”

  “李宕!”

  “在!”另一個捕快出列應道。

  “立刻持我名帖,前往荊州上武當山求見孫藥王,請他務必前來揚州。”

  這場瘟疫的傳播速度,讓楊清源心季不已。

  雖然唐慎微和李瀕湖在,但楊清源還是有些不放心。

  他們二人更擅長的是藥學,特別是對于草藥的研究。但對于疫病,光有草藥的了解不夠。

  雖然唐、李二人的醫術已是天下頂尖,但比之藥王孫十常,又遜色一籌。

  太醫院中有一句順口熘,李瀕湖的藥、萬密齋的方。

  而藥王孫十常就是李瀕湖和萬密齋的聯合加強版。

  將他請到這里,楊清源才能徹底放心。

  江南商貿發達、商賈眾多,大周各地的商隊甚至包括海外的商隊,都會匯聚于江南的金陵城、揚州城、蘇州城等地進行交易。

  所以金陵城中就有了一個慣例,每月的兩次小集會不改,但每年的一月十五、四月十五、七月十五、九月十五都要舉行三天的大集會。

  屆時江南各地的商隊,乃至全國各地的商隊百姓都會聚集金陵,參加這為期三日的大集會。

  這有些像后世的商業博覽會。

  今日是四月二十二,七日之前便是四月十五,金陵大集會。

  楊清源曾經在文華殿的處理公文,而王華又在揚州刺史的任上干過兩年,所以他的揚州地區的商貿很了解。

  當即便想到了這一點。

  心中更加的慎重和警惕,若真是疫病,那大周的麻煩就大了!

  楊清源一行人騎馬來到了金陵府城的外圍。

  原本金陵作為大周故都,江南的政治文化中心,向來是繁華的。

  可是當下映入眼簾的場景,讓人在腦海中想到的第一印象便是“空”!

  整條大街,空空的,不,應該說是整個金陵都是空空的,街上幾乎看不到一個人。

  都己時了,連金陵內城的城門都沒有開。

  金陵府尹,薛文,出身原金陵世家薛家。

  科舉入仕,乃是永安十六年的探花,才華橫溢,真才實干,是一個胸有丘壑的人才。

  他年紀雖然比楊清源大,但是比楊清源晚一屆中進士。

  雖然永安十三年被稱為大周第一榜,人才輩出,呈井噴式發展。

  十六年的整體水平雖然不如十三年,但能考上探花的人,不會是庸才。

  而薛文又有背后的薛家支持,也算是一路官運亨通,當然他本人也是才干過人。

  原本按照三互法,他是不能在金陵為官的。

  但是薛家在十年前,舉家搬遷至神都,甚至連族中祭田都賣了,到京畿之后重新購買,徹底撇清了明面上的關系。

  這反倒是成全了十年之后的薛文。

  他得到了現任中極殿學士王華等人的看重,自身又政績突出,自蘇州太守右遷為金陵府尹,兩級連跳。

  來到金陵的薛文半月之間一直忙著公務的交接整理直到今日才空閑下來。

  他本想帶著家人一起回祖墳祭祖,沒承想卻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整個金陵城中爆發了大規模的疫病,沒有染病的百姓也是人人自危,不敢出門,金陵幾乎成了鬼蜮,街上一個人也看不見。

  薛文這才想起了前日的那則消息。

  傳聞,金陵的一家客棧之中,有疑似疫病的病癥。

  在接到消息之后。薛文第一時間便組織了金陵的大夫前往會診,并責成金陵府通判全權負責此事。

  沒想到不過是短短不到十天,這疫病竟然已經擴散成這樣了。

  金陵上下十余萬百姓,趕來金陵的商賈,都在自家或者客棧里昏迷不醒,就如死去一樣,一切癥狀就如老劉和馮威一般無二,身體有著紅斑,身上到處都是抓撓的痕跡,昏迷不醒。

  “這么大的事情,為什么之前一直沒有通知我!?”

  薛文此刻正在衙內大發雷霆,之前因為處理這疫病最為重要,故薛文并未追責,直到今天才緩了一口氣,有時間來討論這個問題。

  金陵通判石原被薛文罵得狗血淋頭,卻也不敢反駁一句。

  通判,為大周府級行政單位的特有左官。

  大周的常設行政等級為州、府、郡、縣。

  其中府與郡的行政范圍類似,府為特殊的郡,比如一州之治所,比如金陵這樣的重地。

  可以理解為藍星上的副省級城市、直轄市、計劃單列市…

  而通判則是府級的左官,掌管糧運、家田、水利和訴訟,功能為輔助府尹政務,以彌補知府管轄不足之處。

  在特定的時候,甚至可以監察府尹。

  可現在的金陵通判卻不敢大聲說話,因為他確實不占理。

  在得知這件事情后,他雖然第一時間去了現場,可之后連續兩日都沒有新的病人出現。

  通判以為不過是大夫誤判而已,便去著手忙其他的事務,當疫病開始蔓延后,便再也止不住了。

  就在薛文大罵通判的時候,一個衙役突然來報。

  “薛大人,衙門外有一隊人,為首之人自稱是武鄉侯,求見大人。”

  薛文被這個“求見”給嚇了一跳,“什么求見,你以后不會學文人說話就不要說!”

  這位楊侯爺本就是超品侯爵,同時還是太子少師。雖然是虛職,但也是從二品啊!

  更何況楊清源還是帝制,也是現在朝廷內閣輔臣王華的摯友。

  薛文立刻帶著一眾金陵府的官員,將楊清源迎入了衙內。

  “我來這里的目的諸位想必也清楚了,我就不多說了,現在就是如何治療疫病?薛府尹,你來介紹一下,當前的情況。”

  薛文,立刻將當前的情形介紹了一遍。

  現在的金陵城可以說是危在旦夕,感染疫病的人數不斷上升,而本地的藥材商人不僅不肯有所支持,還要抬高藥材價格。

  雖然薛文實行了不少防疫舉措,還封城禁行,但城中情況依舊很糟。

  楊清源聽聞之后,雙目微微一瞇,隨后突然睜開,起身說道,“自即日起,由本侯接掌金陵府的一切事務,所有人務必勠力同心,共克時疫,若有玩忽懈怠者,力斬不饒!”

  “謹遵鈞令!”

  所有人都不懷疑這位楊侯的話。

  人家連上一任天子都殺,還在乎幾個五品以下的“微末小官”嗎?!

  當然這小官也不小,換算到藍星,也算是廳級干部了!

  楊清源高坐于公堂之上,開始發布號令。

  “季春行夏令,則民多疾疫。是故,我等須防治結合。”

  “一、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

  隔離是阻斷疫情擴散最有效最基本的手段,這種方法自古有之。

  神都之中便設有養病坊,專司收容流行性病癥的患者,而在各州府也設置有類似機構,名為六疾館,負責各地醫事管理和疾病診療,當大的疫情發生時,也承擔臨時性收容和隔離救治任務。

  當然現在的情況,六疾館肯定是不夠用的,所以楊清源還征用了城中大批的客棧館驛,來安置和隔離重癥患者。

  “二、死于疾者,焚燒其尸,斷絕病源!”

  一旦出現疫死者,尸體作為主要傳染源,必須要在短時間內解決。而最好的辦法就是燒,沒有什么碳基生物能夠承受高溫,如果有,那就是溫度還不夠高!

  “三、濃煮熱呷、祛邪扶正。”

  黑豆二錢(令炒香熟)、甘草二寸(炒黃色),二味以水二煎一盞,時時服之或用姜、蔥、豉三物,濃煮熱呷,無不效者。

  當然,在沒有找到特效藥物之前,這些也能起到殺菌的作用。

  “四、灑掃火燎,環境凈化。”

  這在大周流傳的醫典之中皆有記載,上古周王朝的書冊《周書秘奧造冊經》中均強調了要保持居室清潔衛生的習慣,同時指出屋宇干凈就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

  前秦時期,凡入城秦國,其車乘和馬具都要經過火燎煙熏以消毒防疫。

  兩漢時期是瘟疫記錄最多的時期,《博物志》中特別講到有一次長安大疫,宮中皆疫病,先漢武帝焚燒弱水西國所貢香丸一枚“以辟疫氣”,“長安中百里咸聞香氣,芳積九月余日,香由不歇”。

  五、“消毒滅瘟,高溫蒸之。”

  天行時疫傳染,凡患疫之家,將病人衣服于甑上蒸過,則一家不染。

  這算是目前最原始的消毒辦法。

  楊清源這個文科生,不像別的穿越者,會提純酒精,這玩意他可沒學過,只能用高溫消毒的辦法。

  六、“以巾蒙面、恐氣觸人”

  戾氣自口鼻進入人體,佩戴口罩能阻擋細菌、病毒、灰塵和有害氣體侵害與傳染,而且簡便易行。大周宮廷中的人就會為了防止粉塵和口氣污染而用絲巾遮蓋口鼻。

  “七、高溫沸水,煮后飲之”

  也就是萬能醫學秘典之多喝熱水。

  “本侯所言,爾等可曾記下!”

  “我等謹遵侯爺鈞令!”

  楊清源隨即轉向了唐慎微和李瀕湖。

  “這位是,太醫院丞李瀕湖,這位蜀中國手唐慎微,他們二人回相助我等,共克時艱,還望諸位同僚捐棄前嫌,同心勠力。”

  “是!”

  在楊清源說完之后,薛文再次提出了一個問題——“流言”。

  瘟疫的危害確實是大,但更大的危害卻是瘟疫帶來的混亂與恐慌。

  “如今金陵之中人心惶惶,謠言四起,如之奈何?!”

  薛文有些發愁,這流言根本沒法消滅。

  楊清源表示,當然沒法消滅了,只要有人心,便會有流言。

  “流言”便是在二十一世紀的科學時代都避免不了,更何況是封建迷信極重的古代?

  這旬日之間,一座大城,二十萬人受到了瘟疫的侵襲,這要是傳揚出去會造成多大的恐慌,會造成多么可怕的后果?

  無知的人會以為是上蒼震怒,甚至將這一切怪罪到皇帝的身上,認為這是天子失德,導致天降懲罰。

  又或者認為是妖魔作祟,人力不可為敵,匆匆而逃,使得整個江南動蕩,甚至波及江北,導致數百萬黎民百姓離家避禍,造成地方混亂。

  種種危害,有傷國本,似乎嚴守秘密是限制謠言唯一的方法。

  “治洪之道,堵不如疏,事事皆如此。凡人有好奇心,假若今日我們千萬般隱瞞,事情一旦傳開,必將成倍地吸引他人注意,若是那時候消息走漏,世人俱是驚懼不已,會覺得大事不妙,情況危急,從而驚恐,慌張,流言四起。反之將一切坦白說明,卻是最好的壓制流言的妙招。”

  “當然,這坦白是針對金陵城內的百姓坦白,要求他們配合防疫。至于對外界,暫時保密,嚴禁此事外泄!”

  在楊清源的指揮下,金陵城的防疫之戰正是拉開帷幕。

  神都,中極殿。

  王華和天子都在這里。

  天子雖然很少插手具體政務,但這不代表他不用學。

  楊清源雖然分天子之權,但畢竟不是真正的君主立憲,所以天子依舊是要有知政之能。

  便在這時,突然兩人得到楊清源傳來的八百里加急。

  麟德天子朱瞻垕此時還是很高興的,他已經許久沒有接到恩師的來信了,雖然不明白為何用八百里加急,但他相信這世上沒有什么是恩師無法解決的。

  當年的死局都被楊清源破了,還有什么人能讓楊清源犯難嗎?!

  就在他讓人取來信件,拆開一看后,朱瞻垕登時渾身一顫。

  “金陵疫病盛行,二十萬人受難!”

  這次,楊清源的對手不是人,而是天!

夢想島中文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