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93章: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

夢想島中文    我,譜寫中華上下五千年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293章: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求訂閱)

  第293章: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求訂閱)

  本書作者其他書:

  “話說李靖等七人別子牙,從者進西岐城,回相府。至次日早朝,武王升殿,姜子牙與周公旦出班奏曰:昨蒙陛下賜李靖等歸山,得遂他修行之愿,臣等不勝慶幸。但有功之臣,當分茅列土者,乞陛下速賜施行,以慰臣下之望國。武王曰:昨日七臣歸山,朕心甚是不忍;今所有分封儀制,一如相父、御弟所議施行。子牙與周公旦謝恩出殿,條議分封儀制,并位次,上請武王裁定。次日,武王登寶座,命御弟周公旦於金殿上,唱名策封。先追封王祖考、自太王、王季、文王,皆為天子;其馀功臣,與先朝帝王後裔,俱列爵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者為附庸…”

  周朝滅掉商朝之后,周天子便正式分封各國。

  所以。

  周朝的制度也就是分封制。

  比較現代一些的叫法,那就是聯邦制。

  而到了這里。

  陳凡在快抖上為期一個月開講的《封神演義》也就此結束。

  “又是一部巨作。”

  “看了封神演義,我感覺對于周朝有了一個更為深厚的了解。”

  “我也是,比如齊國,我就明白了,原來齊國是姜子牙封在齊地,所以才有了齊國。”

  “還有一個魯國,那是給周公的封地。”

  “晉國則是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弟弟的封地。”

  當然。

  在這里面,大部分是周武王姬姓為主,少部分則是像姜子牙一樣的功臣。

  如此。

  周朝在分完71個國家之后,一時天下安定。

  “陳凡老師,您講的封神演義當真是經典。”

  “周教授,您就別給我帶高帽了。”

  “不是我給您帶高帽,您看,您講了封神演義之后,大家對于周朝歷史,對于各個諸侯國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這對于我們后面修春秋戰國史,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

  這確實。

  原本大家對于春秋戰國,對于周朝都是一片迷糊。

  可在封神演義之后,因為封神演義就是西周開國史,或者直接就可以叫做武王伐紂史。

  這也奠定了周朝領土以及諸侯的基礎。

  這樣的基礎,也為周朝埋下了禍根,最后春秋戰國時期幾十上百個國家打了幾百年。

  “對了,陳凡老師,京都師范大學想讓您給一眾學子講講歷史課。”

  “行啊。”

  “主要講春秋戰國史。”

  “不會吧。”

  陳凡看了看周教授:“周教授,春秋戰國史不是還在修嗎,現在開講,漏洞很大。”

  “我們也知道。”

  周教授也是點頭:“不過,之前您在直播的時候說得對。要是完全將史書修完再講,恐怕得幾十年。如果運氣不好,我們就算是死了,也未必能修完。”

  “那意思現在我就可以隨便亂說了。”

  “哈哈哈,看你了。”

  “行啊,既然可以亂說,那這樣的課我喜歡。”

  沒有拒絕。

  陳凡修史就是為了普及歷史。

  現在上課,同樣也是一樣。

  如果換成是周教授他們,他們自然無法開講。

  但對于陳凡,那就無所謂了。

  至于陳凡所說的瞎扯,這只是開玩笑。

  陳凡后面要說的,那可是前世有文字記載,有各類佐證的歷史。

  原本陳凡對于這一些,這是想等找到一系列史料之后再講。

  但周教授說的對。

  如果真的找不到了呢?

  如果找到了之后,自己都快掛了呢?

  還不如直接先講了。

  至于史料,證據…留給后世的人去找吧。

  反正其實在前世也有很多例子是這樣發生的。

  比如像某某傳說。

  盡管沒有文字,史料…等這一些記載,但他卻傳了幾千年。

  直到幾千年之后,不小心有人發現了這一些文物,然后才揭開了真相。

  而且先講了也有一個好處。

  到時候大家還可以從陳凡所講的內容進行反推。

  這樣在尋找一系列史料的時候,或許還能簡單快速不少。

  “陳凡老師,真的是您?”

  “呵呵,這位同學,要不一起吃飯。”

  “我可以嗎?”

  “怎么不可以,難道我還要你請客不成?”

  次日,陳凡來到了京都師范大學。

  因為來的時間正好是中午的飯點,原本京都師范大學是定了酒店的。

  但陳凡覺得沒必要,也就與學子們一樣,選擇在食堂吃飯。

  正打好飯菜,這時有幾位學子認出了陳凡,一時驚訝的叫出了聲。

  “陳凡老師,您是我的偶像,我特別喜歡聽您講的課,此前還聽完了您的封神演義。”

  “哦,是嗎,聽完封神演義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我覺得啊,封神演義應該參考過武王伐紂,但又比武王伐紂精彩的多。”

  “果然是京都師范的高材生啊,一部神魔小說都能總結出歷史觀點出來。”

  “陳凡老師,您就別夸我了,我也是總結一眾網友的觀點。”

  “還有呢?”

  “還有我覺得周朝的分封制也是一個問題,這也造成了后來的春秋戰國幾百年戰亂。”

  “說得好。”

  陳凡點頭:“那你認為周朝為什么不實行郡縣制呢,而是要搞這樣有很大缺陷的分封制?”

  “這個…”

  幾位同學想了想,但都是搖頭。

  “呵呵,其實這個也簡單,那就是當時生產力水平的不足。”

  陳凡一邊吃,一邊與幾位同學聊著天:“周朝時期整個國家的生產力并不足,這也造成周朝不可能控制得了整個一大片的土地。他們只能分封各個諸侯,讓他們管理這一些地方。而當時周朝分封的各個國家,其實也不算是什么國家,很多一些國家就是一個小縣城,有的甚至連小縣城都比不了。所以,當時周朝認為,這一些分封的諸侯就算是實力再強,也無法對周朝造成多大的損傷。”

  “而且,就算一個諸侯國大起來了,但整個周朝諸侯這么多,周天子完全可以聯手其他諸侯攻擊這個國家。甚至,周天子自己都不需要動手,他只要發出一個號令就可以了。”

  “謝謝陳凡老師。”

  幾位學子紛紛點頭。

  接著,其中一位學子又問道:“陳凡老師,這一次您來我們學校是準備開一個講座嗎?”

  “不是什么講座,就是講講課。”

  “太好了,我能不能參加,要不要門票?”

  “門票?”

  陳凡一愣,隨后卻是笑道:“你以為這是百家講壇啊,這次是專門到你們京都師范開講的,你們提前報名就好了。”

  一翻與一眾學子聊了聊。

  下午2點半,陳凡便在京都師范階梯教室開始了講課。

  “各位同學好,今天我們接此前講的封神演義,周天子分封各國之后。剛開始表現還好,各個諸侯國對于周天子都非常恭敬,每年都按時向周天子納貢。但是,隨著時間的推去。慢慢的,就有一些諸侯國的繼承人,他們便不想像周天子納貢了。”

  這個道理其實也很簡單。

  原來分封的時候,很多諸侯國與周天子都很有感情。

  比如周朝分封的一系列諸侯,一大半是自己人,不是武王的兒子,就是文王的兒子,或者是周公的子孫一類。哪怕不是姬姓的,很多也是當時有功的大臣。大家感情很好,也很向著周天子,所以他們會按時納貢。可傳了幾代之后,隨著血緣關系以及其他關系不斷的稀釋,大家對于周天子已經沒有太多的感情了。

  這就像現實普通民眾一樣,一般過了三代之后,就不怎么親了。

  過了五代,那完全就是路人了。

  “于是在這當中,矛盾就此產生。當然,周天子實力比較強的時候,也就是西周之時,周天子的實力還比較強,各個諸侯國的實力一般,他們還不能夠對周天子產生太大的威脅。可到了東周之后,周天子的實力已經與普通的諸侯國差不多了,甚至,有的時候還比一些諸侯國的實力還差。最終,周天子也就成為了名譽上的天子,整個周朝進入到了春秋時期。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春秋時期。”

  東周分兩半。

  一半是春秋,一半是戰國。

  春秋在前,陳凡準備先講春秋。

  “春秋時期,周天子已經和普通的諸侯國差不多,所以,他在春秋時期沒有太多的表現。而這個時候,此前被周天子分封的各個諸侯國,已經開始慢慢變得強大。”

  說到這里,陳凡停了一下:“各位同學,春秋時期整個中華大概有140個國家,大家想聽哪個國家?”

  “齊國。”

  “姜子牙。”

  不少同學喊出了齊國與姜子牙的聲音。

  顯然。

  此前的封神演義對于周朝歷史進行了一定的普及。

  大家之所以想聽齊國,就是因為齊國是姜子牙的封地。

  做為周朝打敗商朝最大的功臣之一,姜子牙所在的齊國,自然很吸引大家的注意。

  “看來大家對于姜子牙很感興趣啊,這也證明大家的眼光不錯。那行,今天我們就先講齊國。”

  要說齊國。

  他不只是在春秋時期是一方實力強大的國家。

  他在戰國時期同樣也是。

  之所以如此。

  那就是因為齊國第一任國君姜子牙的牛逼。

  “之前講封神演義的時候,我們知道姜子牙是被封在營丘,也就是現在的臨淄,然后建立了齊國。事實上,齊國并不是姜子牙建立的。他早在商朝之前,他就有齊國的存在。所以齊國在當時是屬于商朝的諸侯國,但商朝被周朝打敗了,所以齊國也就歸屬于周天子。”

  “但周天子雖然將姜子牙封到了齊地,可是齊地的一些百姓,一些大族并不完全與周天子一條心。甚至,齊地附近還有其他的一些小國準備攻打姜子牙。而姜子牙在前往齊地的時候,他就得知那里的情況。在來到齊地之后,他依據當地的風俗,提拔了一些當地的能人,并發展工商業,一時人口增長的非常快。沒用多少年,齊國就成為了春秋時期的一方大國。”

  周朝的分封制借鑒了商朝的分封制。

  不過商朝的分封制又與周朝的有一些不同。

  商朝時期的分封更多的則是部落聯盟。

  一但這一些部落聯盟坐大,對于商朝就有直接的威脅。

  比如周朝。

  周朝當時就是商朝的一個部落。

  周朝吸收了商朝的教訓,于是封的都是自己一些血緣關系比較濃的族人,以及一些功臣。

  但隨著時間的推去,再濃的血緣,再深厚的功臣也不可能一直對周天子如此的恭敬。

  “在姜子牙去世之后,他的子孫繼位。雖然有一段時間,齊國陷入了長達40多年的宮廷爭斗。但當時還處于西周時期,整個政治環境比較好,各個諸侯國之間還比較文明,所以齊國的國力并沒有就此衰落。而到了春秋時期,周天子實力迅速下降,各個諸侯國便開始了相互之間的爭斗。而在這一些諸侯國之間的爭斗當中,齊國國君齊桓公成為了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也可以稱他為春秋五霸之首。”

  是的。

  今天講齊國,重點陳凡講的就是春秋時期的齊桓公。

  “春秋五霸。”

  聽到這個名字,一眾學子一下子迅速沸騰了起來。

  當然。

  還有直播間的一些朋友。

  是的。

  雖然是講課,但陳凡向來不私自單獨講,與之前一樣,也是開了直播。

  “我記得好像之前陳凡老師講過春秋五霸。”

  “是的,之前陳凡老師講過春秋五霸的最后一霸越王勾踐。”

  “我感覺齊桓公應該比勾踐厲害。”

  “廢話,要不然人家怎么叫春秋第一霸呢,人家可是春秋五霸之首。”

  關于春秋五霸,其實有很多個版本。

  但眾多版本當中,最為讓大家公認的,那就是齊桓公。

  也正是因為齊恒公,才有了春秋霸主的稱號。

  并且。

  也因為齊桓公,后世一系列的霸主都遵從齊桓公定下的規矩。

  “齊桓公是誰呢,他是齊僖公的兒子,名小白,我們就叫他小白好了。”

  前世陳凡看《東周列國志》,最開始講的就是公子小白。

  因為他的名字很接地氣,就是叫小白,所以陳凡對于小白還是挺有好感的。

  后來再看到這個小白竟然成為了春秋第一霸,一下子更是讓陳凡欣喜。

  沒想到。

  這個叫小白的竟然這么牛。

  也不知道是不是小白帶壞了規矩。

  后來一系列寫網絡小說的作者都開始叫小白了。

  什么天下第一白啊。

  特別白。

  我最白。

  白開水。

  中原第一白…之類。

  雖然他們寫的小說確實白的可以,但還是挺好看的。

  話扯遠了,陳凡繼續開講小白…

  相關推薦:

夢想島中文    我,譜寫中華上下五千年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