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464 重要匯報

夢想島中文    科技之錘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人生不外乎等待…

  這是陳明才最近習慣于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真不是這位明面上的極兔安保董事長矯情,之前寧為預估23天就能有結果,柳唯覺得可能需要一、兩個星期,才能統一認識,但到今天已經是第二十三天了,從全華夏調來的六十七位頂尖物理學家依然封閉在地下研究院里沒出個結果…

  這已經不是他八爪撓心的事情了。

  畢竟這批人都是高校跟科研單位調來的,還有教授甚至奮戰在本科第一線,都已經影響到教學進程了,甚至已經有人開始打聽這些教授、研究員到底是參與什么項目去了,如此長的時間沒有消息,的確比較詭異。

  不得已現在已經通知大家可以通過研發基地內部電話打出去,先報個平安,不過也只有大概一半的人準備來打個電話回去,另一半直接表示抽不出時間,干脆讓同事幫忙跟單位或者家里打聲招呼…

  陳明才也著實忍不住了,趁著組織這些學術大佬們打電話時,隨機攔住了一位學術大佬,亮明了身份,想打聽現在寧為的理論到底驗證到哪一步了。

  然后對方推了推眼鏡,好整以暇的回道:“陳總啊,科學的事情急不來的…”

  聽了這話,陳明才是真急了,連忙說道:“許教授,急不來是什么意思?驗證一個理論有這么難?寧院士之前匯報的時候,不是說他已經證明了嗎?你們只是驗證而已啊。”

  “陳總,不是這么簡單的。這么跟你說吧,寧院士的驗證過程其實有些取巧,他是利用W玻色子產生時其反向的強子反沖來倒推出現在的結果,并建立模型的。這就會有一個問題…”

  “等等,許教授,你說這些我們也聽不懂啊,能不能簡單點?”陳明才皺著眉頭問道。

  被攔下的教授皺了皺眉頭,反問道:“這都聽不懂,那之前寧院士是怎么跟你們匯報的?”

  站在一邊的柳唯連忙說道:“寧院士是舉了個例子,他說就好像許多車對向相撞,但在某一個瞬間,一直對準撞擊點的高速攝像機卻觀察不到車子本該有的輪胎,然后…”

  不等柳唯說完,這位教授恍然大悟,不但看向兩人的目光有些古怪,還主動打斷了柳唯的話:“別浪費時間了,我懂寧院士是怎么解釋的了。怎么說呢,你可以理解為,寧院士在驗證的時候,只用了在撞擊點附近的攝像機,但還有一種可能,瞬間產生的龐大能量將我們需要觀察的特定粒子,在極短時間內就被推到了觀察范圍之外。”

  “嗯,怎么說呢,這個極短時間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范圍,也超出了舉例中高速攝像機的捕捉能力。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更多探測器給出的數據來確定這種情況不存在。雖然目前來說,這種可能性非常小,但物理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寧院士的理論又太過重要,如果一旦確定,相關研究耗資大概要以百億為單位計算,所以多么小心也不為過。”

  “現在我們已經分成了兩個團隊,其中有七位教授跟著寧院士一起,在復盤寧氏理論的正確性,確保起碼在理論物理范疇沒有漏洞,另外六十人分成六組,二十四小時不停歇的在三月智能系統配合下,分析這些數據,這些數據太龐雜了,所以請理解,我們已經竭盡全力了。”

  說完這些,這位許教授突然顯得有些容光煥發,聲音都更大了些:“但有一點,就目前我們的工作進度來看,寧院士的理論正確的可能性已經超過了百分之八十。你們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一種新的理論將能把微觀世界跟宏觀世界統一起來,也許我們還能從中找到將基本力完全統一的理論!薛定諤方程,海森堡不確定原理描述的是現象,而我們將能探究物理的本質!”

  “對了,如果你們能影響到上層決策的話,我有一個建議。因為數據方面的驗證并不是技術含量非常高的東西,如果想要更快出結果的話,我覺得可以調一批認真細致的學生過來分擔一下驗證方面的工作。當然,這只是我純粹從趕進度的角度提出的個人建議,如果通盤考慮還有別的憂慮,那就當我沒說。不說了,我要忙去了!”

  說完,這位教授急匆匆的徑直離開,甚至都懶得最后再跟兩人打聲招呼。

  這是好事,說明大家是真的在爭分奪秒的做事情,提到的也是好消息,雖然驗證的時間的確是長了些,但并不是內部產生分歧,而是在補全僅為嚴謹的驗證過程,不留瑕疵。

  正如剛剛那位許教授說的,萬一結論是錯誤的,數百上千億投入進去,水花都沒一個那樂子就大了。

  于是陳明才也安了心,繼續等待著…

  對于外界來說,時間果然是治愈一切的良藥。

  當升級之后的LHC持續不斷的產出數據,依然在這里忙碌的物理學家們,也顧不上編段子來調侃寧為,打擊艾德溫·喬治了。大家都有更重要的事情來做。

  沒辦法,誰讓正經期刊都不收段子呢?大家的主業還是找到宇宙的真相。

  艾德溫·喬治也在結束休假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崗位上。

  回來的第一天,他便將阿貝爾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里。

  “現在到底是什么情況?”

  看到這位老友走進門,艾德溫·喬治便直接問道。

  有些話題不太方便通過郵件或者電話溝通,當面聊才是最穩妥的。

  “好消息是沒有再出現類似的數據劇烈波動,但我私下里進行了一些調查,還是發現了一些異常情況。杰克·尼斯你有印象嗎?”

  “當然,哈佛大學的教授,我記得他是前些年才正式入職CERN。”

  “嗯,他前段時間辭職了。就在寧為走之后。”

  “哦?他辭職了?去哪了?”

  “不知道。這就超出我的能力范圍了,我跟他的同事打聽過,不過他們知道的也不多,這家伙嘴巴很緊。不過幫他收拾東西并郵寄回去的同事告訴我,那家伙留的地址在紐約,我用這個地址大概查了一下,半個月那個地址成立了一家新注冊的校準跟檢測實驗室,正在申請其檢測跟認可資質。”

  “這…”

  艾德溫·喬治想了想,說道:“如果能拿到資質的話,這其實是一個好生意,也正好是他的專業,也許是有朋友支持呢?紐約那個地方,也許有些富豪看中了這個行業。如果能幫他順利拿到資質的話,賺的肯定比在CERN多!”

  阿貝爾點了點頭,然后神色更為凝重的說道:“你說的沒錯,但還有一個細節,根據我的了解,杰克·尼斯跟華夏寧為羅志強教授的關系很好。但在寧為進行完試驗之后,這位羅教授被調回了華夏,而杰克·尼斯隨之請了年假,我非常希望這都是巧合,但這未免太巧了些。更可怕的是,這些事情我都能輕松查到,就更別提其他人了。”

  這番話太真實了,做這種事情不管是羅志強還是杰克·尼斯畢竟都不是專業的,他們以為的小心謹慎,其實處處都是漏洞。這甚至讓阿貝爾感覺到了懊惱…

  跟智商無關,純粹是術業有專攻。比如這事如果讓柳唯來安排肯定比兩位智商超絕的物理學家要完美的多,起碼不會留下無數的線索。

  于是兩人對視了半晌,艾德溫·喬治突然說道:“我記得杰克·尼斯是美國人吧?”

  阿貝爾點了點頭答道:“是的,他出生于弗羅里達州。”

  艾德溫意有所指道:“任何事情只要美國人參與了,八成沒有好事,如果是美國人跟華夏人共同參與了…不管這件事是變好還是變壞,我們都沒任何辦法。”

  阿貝爾眼睛一亮,立刻點頭道:“的確是這樣!如果有萬一的話,我會往這個方向上操作。”

  見自己的老友聽懂了自己的話,艾德溫·喬治依然忍不住吐槽道:“知道嗎?雖然如此,但我還是更喜歡跟華夏人打交道,起碼他們是真有做生意的態度,是真的肯給錢。至于美國人,如果他們要插手我們某件事,即便這件事會給我們極大損失,他們卻還要從中大賺一筆!呸…強盜!”

  阿貝爾想了想,發現情況的確是這樣,不由得也啐了一口:“誰說不是呢,媽的,這幫強盜!放心吧,我會安排好的!今天晚上我會去跟羅恩先生好好談談。”

  “拜托你了,阿貝爾!”

  華夏,人工智能前沿研究中心。兩周的時間轉瞬即逝,時間也進入到了11月,京城也已經正式入冬了。現在封閉在這里的已經不止是67位教授,在許教授向陳明才提出了建議之后,陳明才當天就像上面反應,第二天又是一百33人被緊急調入研究中心。

  不過第二批被調來做輔助驗證的并不是許教授要求的學生,而是華夏科學院從各級物理研究所里緊急抽調的一批研究員,以助理研究員為主力,輔以少數實習研究員跟副研究員。

  沒啥別的原因,這批研究員平均年齡只有28歲,正是針對科研的人群最能熬最能打的時候。

  這下研究中心的主樓也更為熱鬧了,多了這么多人,連帶著后勤保障也增加了人手,當然這些細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人都等待著這兩百多號人能給盡快給大家一個準信。

  二零貳八年,十一月十七日,星期日,凌晨三點十二分。

  陳明才覺得自己會永遠記住這個時間,這是當他收到好消息時,專門截屏記錄下來的時間。

  可以帶入一下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正處于深度睡眠之中,卻突然被打斷的狀態。

  當他終于恢復了些意識,下意識拿起手機茫然的應了一聲,便聽到門外極為激動的聲音:“陳總,驗證結束了,經過總計四十二天連續奮戰,內部已經對驗證結果達成了共識,確定寧院士的理論是正確的!”

  聽到這話,陳明才猛得一個機靈便驚醒了,他拿起手機看了看時間,然后飛快的解鎖,截屏。

  沒啥別的原因,他覺得這個時間應該載入史冊。

  匆匆的披上衣服,出門,便看到柳唯已經穿戴整齊,站在門外,一臉的興奮。

  “剛剛傳來的消息?”

  “是的,寧院士剛剛通知的我!”

  “你看看,你看看,這個時間點寧院士怎么還在忙著?不是早跟他說了,得準點休息?這人熬壞了怎么辦?算了,既然寧院士還沒睡,伱趕緊去備車吧。”

  “備車?去哪?”

  “還能去哪?上面早就說了,如果這項成果驗證結果出來,如果是好消息,不管什么時間,都要第一時間聽寧院士的報告跟建議。我這邊得立刻上報,你去備車,大概凌晨五點就能開始正式匯報。”

  “這…寧院士還在跟大家慶祝呢。”

  “先別慶祝了,有的是機會,趕緊吧。對了,跟寧院士強調一下,還是穿得穩重點,就很正常的介紹學術成果,別像跟你聊的時候那樣,說些不著邊的東西,算我求他!”

  報告廳里,一次很隱私的小型報告會上,寧為極為穩重的向三位大佬介紹了自己的理論成果,以及驗證過程。繁瑣的論證過程用最簡潔的方式回報,著重點則在理論所能指導的技術發展向。

  “咳咳,小寧啊,打擾一下,你覺得現在想要讓這套理論指導實踐應用最大的難點是什么?”

  “目前最大的難點其實已經攻克了,就是我們的人工智能計算平臺,因為這涉及到極大的計算量,需要有一個能夠統籌所有算力的中心來對進行模擬,包括未來的各項驗證,尤其是跨空間的坐標轉換,現在三月人工智能平臺已經被證明能挑起這一重擔。”

  “其次就是人了,現在需要更多的人能夠投入到測試環節之中。物理實驗很多時候就是從各種巧合中找到必然的規律,這就需要極為大膽的去嘗試。三月智能平臺每天能根據模型反響反饋數十套方案,這就需要有團隊去根據這些方案進行驗證。”

  “我相信只要這兩點解決了,很快我們就能在做出具體的成果!”

  寧為擲地有聲的說道。

  筆趣閣新:,感謝支持,希望大家能支持一下手機網站:m.quge66

夢想島中文    科技之錘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