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814章 走投無路

夢想島中文    漢道天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得知袁譚應選散騎失敗,甚至連弓都沒敢拉開,袁夫人非常生氣,指著袁譚的鼻子一頓臭罵。

  袁譚低著頭,別說反駁,連大氣都不敢出。

  他清楚為了給他爭取這個機會,袁夫人受了多少委屈。

  袁夫人罵完,又心生疑惑。

  散騎什么時候有這樣的選拔標準了?她就沒聽說過。如果早知道這一點,她肯定不會讓袁譚去應選。

  這顯然通不過嘛。

  她一時拿不定主意,不敢造次,決定打聽打聽再說。

  然后她又安慰袁譚,選不上散騎也沒事。楊修、黃猗都沒有入選散騎,不一樣能當重任?你好好努力,讀書習武,準備考講武堂吧。

  你想去西域建功,進講武堂比選散騎更合適。

  袁譚唯唯諾諾,心里卻有些不以為然。

  講武堂的要求雖然沒有散騎這么高,卻也不是每個人都能考得上的。況且自己堂堂四世三公子弟,還要和寒門子弟一起去參加考試,有這必要嗎?

  畢竟去西域建功,靠的不僅僅是個人能力,更是兵多將廣。

  雖說袁紹敗北,袁術臣服,天子也對汝南袁氏極具敵意,卻無法徹底動搖汝南袁氏幾代人積累的深厚根基。

  有荀諶、郭圖等人的支持,我有必要去考講武堂?花點錢,招募一些部曲不就行了。

  只不過這些話不能對袁夫人說。

  這是一個極度好面子的長輩。

  就算不能和楊修比,也不能被黃猗比下去,否則袁氏的面子何存?

  黃猗考入講武堂,憑軍功封侯,他必須也如此,而且要立更大的功,封更大的侯。

  可是在袁譚看來,這只是婦人之見。

  立功封侯的辦法有很多,考講武堂就算不是最差的選擇,肯定也不是最好的。

  告辭出門,郭圖、荀諶正在外面等著,臉色都不太好看。

  袁譚參選散騎失敗,讓他們大感失望。不是對袁譚失敗,而是對朝廷失望。

  袁譚循例入仕的可能正一點點的消失。

  早知如何,他們就不該入朝。帶著部曲,隨袁術作戰,都比現在這個局面要好一些。

  袁譚使了個眼色,招呼郭圖、荀諶一起出了袁夫人的小院,然后將情況大致說了一遍。

  郭圖眉頭輕皺。“招募部曲,獨自西行?”

  袁譚點點頭,有些不安地看著郭圖。

  郭圖撫著胡須,咂了咂,欲言又止。

  袁譚心中不安,轉頭又看向荀諶。

  荀諶緩緩說道:“這個辦法倒是可行,只是急切之間,恐怕難以實施。我聽貴人說過,在草原上行軍有兩種方式,一是自帶輜重,一是游牧。若是前者,要帶多少輜重?就算沿途可以采購一些,這也是一筆驚人的費用,超出你的想象。”

  郭圖嘆息道:“當年貳師將軍征大宛,可是傾一國之力。僅憑汝潁大族,安能支撐起這樣的征戰?怕是傾家蕩首也不夠啊。”

  袁譚眉頭緊皺,猶豫了片刻。“那…游牧呢?”

  荀諶苦笑。“游牧倒是可行,但需要時間適應。草原上生活艱苦,而且不是一天兩天。到哪兒去招募那么多能忍受艱苦的人?就算我們能籌集到足夠的錢,只怕這些人也不愿意出塞,更別說在草原上游牧萬里了。”

  袁譚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這么說,我若想西域立功,只能去考講武堂?”

  郭圖、荀諶不約而同的一聲嘆息。兩人互相看了一眼,郭圖緩緩開口。

  “顯思啊,大軍遠征西域這樣的戰事,只有朝廷才能施行。憑個人能力,只能像班定遠一樣擇選精銳,以夷制夷,羈縻諸國。即使如此,也必須有朝廷作為后盾。目前看來,考講武堂還是最可行的辦法之一。”

  袁譚緊緊地閉上了嘴巴。

  他很沮喪,這個結果絕對不是他想要的。

  但他沒有更好的選擇。

  “要不…先做個郎官吧。”郭圖試探地說道:“我剛剛聽說,劉備到洛陽了,你要不要去見見他?若是不行,再聯系你的阿舅,看看能否請他出面。”

  袁譚心中煩躁。他沒想到最后還要向劉備求助。

  “既然如此,那也不差這一時,還是先問問阿舅再說吧。”

  郭圖、荀諶沒有再勸。

  他們也不愿意走到這一步。畢竟不久之前,袁紹和劉備還是敵人。

  袁譚糾結的時候,劉琦卻一點沒有猶豫。

  參選散騎失敗之后,得知劉備到了洛陽,去迎接他的正是考核他們的散騎左部督趙云,劉琦立刻帶上禮物,趕到劉備的大營拜見。

  劉備剛剛安頓好,還在營里等諸葛瑾的消息。聽說劉琦來拜訪,意外之余,親自到營門迎接。

  早在十年前,他就與劉表相識。只不過當時他位卑名微,雖然掛著盧植弟子的名份,學問卻一塌糊涂,連老師盧植都不愿意提攜他,更別說劉表這樣出身高貴,學問道德俱佳的名士。

  他曾多次求見劉表,想在北軍中謀一份事,都未能如愿。

  不想十年之后,劉表的兒子劉琦會主動拜訪他。

  兩人見了面,互道仰慕,親熱異常。

  劉琦想以子侄自居,劉備卻連稱不敢,表示自己只比劉琦大幾歲,還是以兄弟相稱為好。

  兩人默契的回避了以譜系論輩份這個選擇。

  畢竟劉備的譜系連他自己都說不清楚,根本沒法論。萬一雙方輩份差距太大,更沒法收場。

  于是,劉備為兄,劉琦為弟。

  兩人攜手入營,分賓主落座。寒暄一番后,劉琦委婉地提出,希望能請劉備傳授一些練兵之道,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大閱。

  他和蒯越帶來的都是精銳。但到了平樂觀之后,看到天子麾下禁軍,以及韓遂麾下的將士,自知差距太遠,根本不可能在大閱中出彩,反倒是有丟臉的可能。

  劉備以兩萬新募的將士堅守彭城,擋住了袁紹的強攻,也因此恢復宗籍,想來是在練兵之法上有過人之處。如果能請劉備指點一二,或許可以挽回一些面子。

  當然,如果能加入劉備麾下,那就更好了。

  在蒯越有意接受朝廷的條件,出任魏郡太守后,劉琦就清楚,他們父子和荊襄人的情誼到此為止。為了前程,他有必要別謀出路。

  與其到宮中為執戟郎,不如到劉備麾下謀一官半職。

  如果劉備能讓他為一偏將,領一營之兵,獨當一面,那就更好了。

  劉備聽出了劉琦的意思,卻沒有立刻答應。

  他對劉琦說,以令尊的名望和才華,朝廷必然不會棄之不顧。如果你不嫌棄,我愿意托人打聽一下天子的想法,然后再作決定。

  劉琦正中下懷,感激不盡。

夢想島中文    漢道天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