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65章 進退有據

夢想島中文    漢道天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大鴻臚楊彪起身,拱手施禮。

  “休屠各胡為禍美稷,攻殺單于,非屬國當為。臣敢請奉詔至北地,面責休屠各,令其謝罪自辯。若其不從,則陛下遣將征討,為之不晚。”

  趙溫、張喜同時起身。“臣附議。”

  趙溫還特地解釋道:“屬國相爭,是非難明。前單于于扶羅詣闕,今單于面駕,皆未言及休屠各之事,其中必有隱情。臣敢請陛下納大鴻臚之言,先問是非,再行賞罰。”

  劉協不動臉色,將目光轉向了去卑。

  老臣就是老臣,說話滴水不漏。哪怕是慫,也讓人看不出一點破綻。

  從程序上來說,于扶羅、呼廚泉都沒有提到休屠各的事,現在去卑突然提到休屠各,而且有十萬之眾,誰也不清楚是真是假。

  且休屠各并非美稷王庭所轄之胡,這件事已經不再是美稷王庭內部的叛亂,而是屬國之間的攻戰。朝廷不能偏聽偏信,先派人了解情況是常規操作。

  就算這件事是真的,也應該先給休屠各解釋、請罪的機會,沒有直接發兵的道理。

  老臣們給了他完美的臺階,他沒有道理不利用一下。

  聽完翻譯,去卑變得極其沮喪。

  他搞砸了一切。

  愣了半晌,他能做的也只是躬身行禮,沒有反駁一言。

  幾個老臣的理由很充足,根本沒給他反駁的機會。

  再說下去,只會讓人懷疑他有詐。

  就在幾個匈奴人很絕望的時候,又聽得劉協說道:“話雖如此,但于扶羅詣闕自訟,呼廚泉簡從見駕,可見心中無愧。休屠各既在北地,當知朕幸河東。身為屬國,既不率部勤王,又不遣使進貢,可見目無朝廷。朕當親臨,問其曲折是非。”

  趙溫等人互相看看,異口同聲的說道:“請陛下三思。”

  去卑需要聽人翻譯,慢了一步,等聽懂了劉協說什么,他心中歡喜,連忙拉著呼廚泉一起起身。

  “陛下圣明,臣等愿為陛下前驅。”

  不管天子是去征討休屠各,還是去了解情況,只要起程就好。

  有什么問題,可以在路上說嘛。

  一旦錯過了時間,誰知道還能不能成行。

  一邊是勸阻的老臣,一邊是極力鼓動的匈奴人,劉協的心里卻一點也不慌。

  這個局面對他最有利。

  老臣只是請他三思,并沒有否決。

  就算上了路,也沒說不能派人先去休屠各問罪。就算到了休屠各,也沒說一定要打啊。

  如果處理得好,完全有可能讓休屠各認個慫。大家互相給個臺階下,就此罷兵。

  齊桓公伐楚,責貢茅之不入,就是這個套路。

  匈奴人被捉了短處,底氣不足,只能降低期望值,請他起程就行。就算他不與休屠各交戰,只要能平定美稷的叛亂,讓他們有家可歸,想來也就心滿意足了。

  去與不去,打與不打,怎么打,主動權都在他手里。

  最終,劉協接受了老臣們的建議,也沒有拒絕匈奴人的請求,表示要考慮兩天,多方征詢意見,再做決定。

  雙方都很滿意,宴會得以繼續。

  物資有限,酒宴算不上豐盛,勉強管飽,天色剛黑就結束了。

  營帳里點起火,吊上水壺,劉協換了一身輕便的衣服,準備接待請見的大臣。

  不用說,肯定有一批人等著進諫。

  負責記錄的蔡琰準備筆墨,裴俊協助,也跟著忙前忙后。

  大帳里比較暖和,蔡琰脫去了臃腫的冬衣,換了一件貼身的夾襖,終于展露了些許曲線。

  劉協不由得多看了兩眼。

  蔡琰今年虛二十,正是最好的年紀,遠非還沒發育完全的伏壽、宋都等人可比。

  蔡琰沒有注意到劉協的眼神,她的面前攤著幾卷簡帛,手里還拿著一卷,一邊看一邊吩咐裴俊做事,忙而不亂。

  劉協心生好奇。“令史在看何書?”

  蔡琰頭也不抬的說道:“與休屠各有關的記錄。”

  劉協恍然,心中歡喜。

  這是一個稱職的秘書,知道他現在最想了解什么信息。

  “可有收獲?”

  “略有一二。”蔡琰起身,走到劉協面前,將手里的書攤在劉協面前。“所謂休屠各,就是之前匈奴休屠王部的后裔。霍嫖姚破河西,呼邪王、休屠王戰敗投降,休屠王臨陣變計,被霍嫖姚斬殺,其親屬為奴,金日磾為其一也。部屬則安置在北地、武威一帶…”

  蔡琰一邊說,一邊將相關的記載鋪在劉協面前,同時輔以地圖。

  劉協聽了,對休屠各總算有了個粗略的印象。

  他有點相信去卑的話了,休屠各真可能有十萬眾。

  當然,這十萬眾是總人口,不是戰士。

  北地、武威等人的地理條件養活不了十萬戶,就算匈奴人學會了種地,也不可能比漢人更擅長。

  整個涼州的漢人戶口加起來不過十萬戶,武威、北地、安定三郡只有兩萬戶左右。匈奴人怎么可能有十萬戶,充其量和漢人差不多,兩萬戶、十萬人左右。

  “休屠各能有兩萬騎兵嗎?”劉協問道。

  如果有,那還是有點麻煩的。

  蔡琰思索了片刻,說道:“臣以為沒有。”

  “為何?”

  “臣隨父在朔方時,見過不少入塞居住的匈奴人。若是一直游牧,匈奴人自然是人人皆是騎兵。若是習慣了農耕,則不見得如此。耕種最耗精力,不可能像牧人一樣隨時練習騎射。時間久了,必然生疏。縱能騎馬代步,也未必能騎射,所以會有勝兵一說。”

  “勝兵?”劉協有點耳熟,仿佛在哪兒聽說過。

  “陛下請看。”蔡琰湊近,指著簡帛上的文字。“勝兵二字,通常是指且耕且牧之國能勝任征戰之人,不見于早期匈奴的記錄。這是他們遷入塞內,且耕且牧必然會產生的結果。”

  劉協一一看去,心情有點復雜。

  如果蔡琰的推測成立,休屠各的總兵力雖然依然可以達到兩萬左右,卻不是兩萬騎士,必然包括一部分步卒。

  雖然這些步卒也可能以馬代步,但他們的戰斗方式卻不是騎射,而是列陣而戰。

  步騎配合,而不是騎射或者突擊,才是休屠各最可能的作戰方式。

  這既是機會,也是風險。

  思索了一頓后,劉協命人去召荀攸。

夢想島中文    漢道天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